农夫的娘子

搬镇上

    寒夜露重的半夜,登福跟魏郎中拉了一车破破烂烂的东西回来了,车尾巴上坐着一个干瘦的女人,并一个豆芽菜的孩子。

    “大哥,魏大夫是你们回来了吗?”孙俊山举着灯笼走过来问。

    “俊山,是我们回来了,”登福大声答应到。

    “你们等着我来给你们开门,”孙俊山确认了无误,才从腰间拿下钥匙过来开门。

    魏郎中走的时候院子才刚挖了坑道,来回七八天时间,他简直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房子!

    “你们还给我掏井了?”魏郎中拿着火把进院子看了大致轮廓,屋里该有的一样都不少的置办上了。

    “给你家掏了一眼小井,够你们自己吃用了,平时要是洗草药啥的,就往上走一走有个荷花塘,那是大哥家的苇塘,都打了条石台阶洗涮都没问题。”

    “这屋里的门,还有院子的门,是俺们里正送你的。”

    “家里使用的碗罐盆炉子是我送的。

    那些筐簸箕篮子是村里老人蔑匠送的,桌椅板凳是我二哥给你做的,你们将就着用吧!”

    “屋后的空地,是村里人合力给你们挖的菜地,可以让魏娘子去我家拿些种子撒上。”

    “你们这么帮我,我们全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魏大夫言语潮潮的。

    “你给俺们村看好了不少孩子,他们都是有东西就送东西,没东西的给出力过来帮忙的。”

    “时间也不早了,你就简单的弄弄先睡觉,东西明天早上才收拾,碎木炭都给你放在堂屋门拐后了。”

    “我也先回去了魏大夫,明早我在过来给你卸东西,”登福解开牛绳出门回家了。

    “庆春这是我们的新家?”魏娘子怯生生的牵着孩子走进来问。

    眼睛到处看生怕是一场梦,眨眼的功夫梦醒了什么都消失了。

    “对,这是我们的新家,子溪过来跟爹去睡觉了,”魏郎中伸手给儿子。

    一家三口拿着油灯推门进堂屋,屋里摆了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几个高矮不一的凳子。

    他领着妻小两边屋里都看了看,其中一个边屋有一张床,床上铺好了铺盖,床后堆了三四个大箱子,还有几个小箱子。

    “他们呀!”魏郎中喃喃低语了一声。

    “睡觉吧!有什么事明早再说。”

    天亮魏郎中打开门,孙俊山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盆都等在门口了。

    “俊山你啥时候来的呀?快进屋。”

    孙俊山也没客气端着盆进去了。

    进到屋直接来到锅屋,从碗柜里拿出一个带花的盆。

    把一盆热腾腾的汤倒了进去,又拿出一碗油炸糍粑和菜饺子,三根大油条直接放在菜饺子上。

    “你们刚回来,第一顿早饭肯定来不及做,我们做的多给你送一份。”

    “那可麻烦你了,菊香这菜饺子怪让人惦念的。”

    “魏大夫喜欢吃我回头再给你送,我不耽误你洗漱了,”孙俊山说完拿着空盆回去吃早饭了。

    魏娘子穿好衣服走出来。

    昨夜天黑她没仔细观察看,这会天光大亮她看的喜极而泣了起来。

    三间大房子连着一个院子并三间小房子,边角盖的鸡圈猪圈都齐的,院子地面都是石头铺出来的。

    屋里地面用青灰砖铺出来的,她走到盖有小棚子的地方,竖高的井口做了一个绞架,门道口内壁墙上挂了一个木筐灯笼。

    “庆春……他们知道你的身份吗?”魏娘子小心的问到。

    “不知道!”

    我以后叫“魏庆春”家里几辈子都是做铃医的人家。

    再也不会有“春溪堂”的御医大夫了,“此后我们就安安心心的过日子。”

    “你整日也不用担惊受怕的睡不着,可惜了咱的老大,怪我这个当爹的太执着了没用,”魏郎中哽咽的说不下去了。

    “不怪你不怪你,怪我,要不是我爹的原因,我们也不会颠沛流离的到处跑,是我这个当娘的原因,”魏娘子哭的泪如雨下。

    “好了,师傅他老人家有一颗仁济之心,他选择的是遵从本心。”

    “我是他老人家唯一的衣钵传人,我会在周边村子继续行医救人。”

    “至于那本药书你就收起来,溪儿将来长大有行医天赋就给溪儿,他若是没有就传给他的后人。”

    魏娘子擦擦眼泪点头,“嗯,不能把我家传了几辈的医书丢了,你选的这个村子好,人看着都很朴实。”

    “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这个村都是迁移户,家户乱我们从此在这里扎根下来,住个一辈两辈的就能把前尘抹平了,子溪将来也能安稳下来。”

    “新户籍都让林里正帮我办下来了,以后安安心心的住。”

    今天开始我是铃医“魏庆春”魏郎中。

    “我就是魏娘子,”魏夫人破涕笑了起来。

    “快洗洗,看看俊山给咱们送来的东西。”

    “他们小两口手真巧,他烧的那炉子和锅真是好用极了,大小炉子各有妙处,”魏郎中引着他妻子进锅屋看。

    还亲自拿了碎木炭放进小炉子里,抠开炉口通风,见了风的木炭立即伸出了火苗。

    他把炉口一封,火苗一会就没了,汤盆放在炉子上加温保热一点问题都没。

    “哎呦!这炉子做的确实好,他要是在京……府城准保是个好手艺人呢!做的确实好!大炉子也是这样用的吗?”

    “都一样用的,夜晚焖好能用一夜,还有这样的锅,”魏郎中从碗柜里拿出一个带盖子的锅给她看。

    “做饭炖汤完全没问题,刚好咱也买不起锅,就用这几个锅烧饭吃也行。”

    魏娘子闻言笑了起来,“有锅用就行,这些罐子是做什么用的?”

    “装酒装油盐用的,喊子溪起床吃早饭吧!吃完你去给孙娘子看看胎位怎么样。”

    “行,”魏娘子温柔的应了一声。

    登福吃过早饭,端了一盆饼子和圆子来到魏郎中家。

    “登福你没去卖饼子呀?”

    “我来帮忙卸东西,卸完我就送桂枝去镇上看铺面卖饼子,这一盆送给你们的,算我们给你温新房子了。”

    “好好好……这个我喜欢,多田也跟你们一起去镇上吗?”

    “也跟去,他跟淘气猴一样,桂枝走哪都要带着他,”登福一边倒东西一边笑呵呵的回答。

    “男娃淘气好,我给他配了泡澡用的药,你回去让桂枝隔三五天给他泡一次,孩子壮实归壮实但也娇的很,出门冷风雨灌的也受不住。”

    “谢谢魏大夫,”登福高兴的道谢。

    “谢什么呀!这房子还是亏了你爹,谢来谢去的没意思。”

    登福摸脑袋傻笑了一声,开始帮忙卸东西。

    要说大件的东西也没有,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胜在都还能缝缝补补的用。

    有登福帮忙一车东西卸完了,他拎着药套上牛车回去了。

    “东西都收拾好了当家的,家里能安全吗?我的荷花膏都要带着别忘了,今年全靠它了,”桂枝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

    “放心,我每天回来一趟看看,镇上白天你带着多田守着,”

    “我回来拉缺的东西晚上就住镇上,我看见银匠坊出了一个小手头宽的花镯子,咱们冬季努努力我给你买回来带。”

    “买那干啥?我不喜欢带,”桂枝听了喜不自胜的。

    “不喜欢戴我也给你买,留着你以后喜欢了再带,我看魏郎中她娘子手上就带了一个,她自己说那是他们成亲的时候魏郎中给买的。”

    “那当家的你给我买,买回来以后我天天戴,桂枝红着脸说完,”眼里的喜悦溢于言表。

    “大哥我来帮你们送一趟,”孙俊山站在门口说了一声。

    “你来的正好,确实需要送一趟了,登福把七八筐的饼子圆子放他牛车上,大大小小的炉子锅碗,又拉了七八筐碎木炭。”

    “还有被子当家的,”桂枝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多田的衣服穿用。

    “被子镇上铺面有,我都提前放好了,去了直接睡现成的。”

    “大哥也别挑了,直接把两筐都带上,我给你烧了两波,家里还有一套在二哥棚子里,这一套专门给你们带镇上用的。”

    “那我连筐带走,”两车的东西带的满满的,桂枝抱着多田坐在车尾。

    “我的大孙子这么小就要去镇上挣钱了,”登福娘不舍的抱着多田。

    “别耽误孩子了,早到一会大孙子就能少受好些罪,碎木炭去了别吝啬用,不够了就回来拉。”

    “喜欢什么菜也别不吃咱家有菜,顿顿做点肉多田不吃肉咋能长壮实了?魏大夫给的药要按时泡着,”韩大年连连嘱咐了个遍。

    “知道了爹,过年回来保准给你个胖实的大孙子。”

    登福带着一脸的笑甩动牛绳走了。

    韩大年两口子撵了好远,才停下脚步转去棚子里忙活。

    多田绑在他娘的怀里漏出眼睛四处看,一会呵呵傻笑要出来,一会转身小拳头捶绑他的布袋,一路上淘气异常的到了。

    桂枝抱着孩子进屋,外面是不大的铺面,撩开帘子后面是好几间的房子,水井厨房样样俱全,睡觉的屋里堆了三个大包袱,她上前摸了摸是被子。

    隔间放的大木桶、小木桶、大盆、小盆的,比乡下的东西全乎多了,心里那点离家的忧伤瞬间没了干净。

    孙俊山跟登福忙前忙后的下东西。

    “大哥,你这边吃的粮食都拿出来了没?”

    “拿出来了,刚好够我们家三口的嚼用,我这两天等你大嫂适应了,我在回去看看拉什么东西过来,家里的房子你就帮我看着点。”

    “家里不用担心的,二哥那房子你看了没?”

    “看了,我还是喜欢我这个铺面房,铺子虽然小但是适合我们用,我们又不是好大的生意好的很。”

    孙俊山听了笑笑,“大哥满意就行,当时买的时候就考虑了,我们没什么钱就过这样的富足生活就很好了。”

    菊香说这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对对对……就是这话,”登福算是敞开了内心的开心,说笑的声音都出来了。

    东西收拾完孙俊山吃了饭下午才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