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娘子

寿宴二

    “姐你们不定居吗?”方春好奇的问到。

    “你姐夫是他姥爷的传人,我们定居也定不在这边,得随着公公婆婆定。”

    “我是我公公的传人,这手不沾油盐家务的,就怕用糙了拿不准牛毛针,”思湘说完还特地起身把手给方春看。

    嫩白细腻的都透亮,一看就是没做过事的手!

    “大哥和姐姐呢?”

    “姐姐跟我是一样的,大哥是子溪舅舅的传人,我们学的东西都不一样。”

    “一家人还两家派呀?”菊香还是第一次听闺女谈职业技能。

    “很多医家都是这样的,大哥做药最厉害了,我跟姐姐负责走针。”

    “子溪呢?”

    “他走的是别的派,”思湘一语带过去没有过多解释。

    “以后你们定居下来就买个做饭的仆人,这样就能轻省不少,家里也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家务,”菊香转了话题不在追问了。

    “思湘怎么过来烧火了?”红梅进来忙问到。

    “她姥爷过大寿她烧火不是好正常吗?二嫂你也过来兑菜摆寿桃,可以开席面了。”

    “行,我来喊你二哥吆喝了。”

    屋外很快传来吆喝声开席,嗡嗡的人声都进了院子被安排坐下。

    多发端着盘子过来先送寿星席,思迁跟思修也端着盘子过来送院子的流水席面。

    一连好几趟端齐了,思迁又跑来锅屋,“姐,三嫂,来堂屋给姥爷拜寿了。”

    “这就来,”方春解下围裙跟着思湘去了堂屋。

    韩大年跟登福娘坐在上首乐呵呵的,他面前跪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婿磕完头。

    接着就是多田带头,呼啦啦的跪了一大帮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到:“祝爷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快起来,”韩大年抬手招呼孙子们起来。

    最后就是儿媳妇和女儿跪下磕完结束了。

    “开席了,老寿星请吃一个寿桃!”

    韩大年夹一个面做的寿桃咬一口,登福看他爹吃了,他才高声招呼客人动筷子,每一桌都有一盘面做的寿桃。

    很多人起身给韩大年敬寿星酒,两个儿子和女婿就在旁边陪着招呼。

    外面撤席摆席的事不用厨房的操心,菊香她们只管兑菜烧菜送出去。

    中午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桌,只听到烧尾席的声音,知道席面总算结束了。

    登丰跟孙俊山在门口送吃过的人走,登福在屋里陪着两家新亲家聊天。

    村里的人都散的差不多了,也就剩下两家新亲家,还有费家和红梅娘家那边人了。

    最后三桌席面烧完,干活的人齐刷刷的坐好吃饭了。

    “俊山二嫂那边叫了没?”

    “表婶,我婆婆已经过来吃过了,陪着太婆婆回去看孩子去了。”

    “中午有点忙招呼不到,你们都敞开了吃,今天是寿宴呢!不能客气了。”

    “大嫂你今天忙的最累了,我当弟媳妇的敬你一杯,”红梅端着酒碗笑眯眯的看着费家大嫂。

    “我就不爱跟你坐一桌吃饭,我正吃肉呢!你非端碗跟我喝酒,不想给吃就说,”费大嫂放下筷子跟红梅玩笑起来。

    “我就知道大嫂不识趣的,一桌孩子们都在我孬好也是长辈,一点不给我留面子,这样晚上我们妯娌还怎么喝?”

    “好!我当大嫂的让着你给你面子,谁让我晚上还想跟你喝呢!”费家大嫂状似无奈端起碗。

    周围坐着的人都跟着笑开了,登福娘走过来。

    “你别听红梅瞎起哄,累了一上午好好吃顿饭,晚上清闲下来你们妯娌好好喝,婶子酒管够。”

    “听到没?老寿星都发话了,”费大嫂拿起筷子看着红梅笑。

    “晚上真能跟大嫂好好喝,我酿的那南瓜酒看着不咋地,喝起来上头的很,晚上我就看看是我大嫂厉害,还是我二嫂厉害。”

    “你就会起哄架秧子,正儿八经的时候你就不出趟,”费大嫂白了一眼菊香。

    一桌饭吃的热闹又开心,你一言我一语的算是结束了。

    下午该聊天的聊天,该干活的干活的。

    菊香数了剩下的人,约么在有十桌席面算是绰绰有余的了。

    红梅聊得差不多了进锅屋来做饭,发现菊香娘俩都烧上了。

    “二嫂,我准备了十桌席面够吗?”

    “够了,也没多少人了,两个新亲家顶多吃五桌,我兄弟那边一桌,费家带我们四桌差不多完。”

    锅屋香味一飘,方春就跑进来帮忙烧菜。

    菜端出去依着方家和多发岳家先坐,安排魏大夫和费家三兄弟作陪,

    红梅娘家一桌登福陪着,几家的老人集中在一桌。

    男桌韩大年梁父陪,女桌有登福娘费老太梁小燕和魏娘子陪。

    费家小辈的就有多发他们陪着,儿媳妇这边方春上桌陪着。

    费家大嫂带着两个弟媳妇和菊香红梅一桌,没有别人几人吃饭随意了很。

    菊香抱了一大罐子南瓜酒来,费二嫂一想说话,费三嫂就倒一碗酒给她喝,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费三嫂趴桌上打呼噜了。

    菊香看了好笑,“二嫂没吃到什么饭菜,回头走的时候好给她带一大碗回去。”

    “别管她,咱们喝,这酒是好喝舒服!”费大嫂端着碗豪爽的说到。

    这几天韩家忙成这样,费大嫂带儿媳来可是帮了大忙的,她有意款待她,自然也就陪着她喝了尽兴。

    快天黑的时候,韩大年带着儿子孙子送了亲家们回去。

    费二嫂的儿媳也起身送婆婆回去休息。

    方春听了红梅的安排,给她舀了满满一碗肉菜带着。

    该送走的都送走了,余下就是菊香跟红梅陪着费大嫂吃饭聊天,桌上罐子空了,费大嫂也微醺状态了,儿媳妇们扶着她要回去。

    菊香端了几盆方春整理出来的剩菜,非让三家小辈每人端两盆回去。

    物质生活条件不好,剩菜又几乎都是肉的,她们推辞一番也就满心欢喜的接受了。

    所有人都送走完,红梅坨红的脸看着也有点醉,菊香赶紧把她弄进屋里睡觉,出来跟方春收拾锅屋。

    孙俊山带着两个儿子天黑就去了菜地忙活。

    寒风吹进屋里,多地一身凉气的走进来,把洗干净的锅碗都摞好,板凳炉子都放起来,屋里扫扫干净。

    多田看着他爷奶躺下睡着才出来帮忙抬桌子。

    屋里很快收拾完,多发也从菜地回了。

    “今天就先这样了,都累了几天早点休息,有什么明天在说。”

    “行,姑你们都快回去吧!”

    菊香回家洗完上床就睡了过去,孙俊山回来看她睡的都不挪动地方。

    天亮起来,看见思湘跟子溪背着包袱在院子里,思修思迁在旁边小声的说话,“你们这就要走?”

    “爹,我们得回府城祭祀了。”

    “我来喊你娘过来。”

    “我昨天就跟娘说过了,姐姐他们留下来过年,这几天我娘也累的够呛,让她好好睡一觉,正月我回来给你和娘拜年。”

    孙俊山不舍的送女儿女婿出门,看见魏大夫他们都等着了。

    “思修,给你魏叔的酒搬了没?”

    “给我搬过了,年一过我们就回来,就去府城过个年的,”魏大夫看着孙俊山说完。

    “路上注意安全,”孙俊山跟在马车后面送他们走。

    菊香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小女儿走了,她看着大女儿问到:“你妹说你们想在府城定居?”

    “大哥有这个打算,师傅京城那边的事都了了,我们也就不必跟着东奔西走了。”

    “多田你去叫你姑父回来,趁着还没过年马车又在家里,你姑父带你们去府城看看房子。”

    “娘,我们自己买……”

    “我都买好了,你们有什么钱买?孙俊山带着儿子走进来,思颂这能去府城吗?”

    “我没事的爹,我就需要多跑跑才行。”

    “丫头说可以你就带他们去看,顺带再给闺女买个老妈子伺候着。”

    “你不跟我们去了?”孙俊山问到。

    “我不去了,这几天可给我累的够呛,我得在家好好歇着了。”

    孙俊山进屋换好皮袄子出来,还拿了一张房契给多田,“早就买了,专门给你们做大夫堂用的。”

    “姑父……”

    “给思颂的嫁妆,安安心心定下来住,以后你们兄弟在府城也就有了照应,家里你也看到了兄弟们虽然多,但是一成亲了就散了。”

    “知道了爹,”思颂搂着菊香的胳膊眼睛发酸。

    “你也穿厚一点,别冻着自己了,”菊香摸着思颂的头。

    “我们带着小炉子和锅,路上马车赶慢一点,”思迁看着他娘说到。

    “那就赶紧出发吧!晚上在那住一晚明后天回来都成,丫头才是最要紧的,”菊香不放心的叮嘱孙俊山。

    孙俊山赶着马车出来,“放心,我心里有数的,菜地那边你交代一声。”

    “好,”菊香看着爷几个上马车走了。

    家里没人了,她甩甩手臂舀了几碗面出来,捅开炉子开始炸面果子,做各式各样的点心出来,又酥了不少菜出来。

    孙俊山带着儿子们在过年的前一天回来了。

    进屋搬下过年的东西,“怎么去了五六天?”菊香进来问到。

    “房子他们满意的很,屋里柜子什么都找人打听了怎么做,耽误了一点时间。”

    “我又买了一套房子,留着给思迁或者思修住,”孙俊山说完掏出房契给她看。

    “你说我们要不要在那附近买田?”

    菊香看了房契递回去,“家里你是当家人你说买,我就支持。”

    “那就年外去看看在说。”

    “你走了第三天洪管家来拉炭走了,说年外还要一批木炭。”

    “没事,烧的过来,”孙俊山小心翼翼的放好房契。

    “多田不愿意回来了?”

    “说回来不知道怎么过年,不回来就不回来,买了两个老妈子伺候闺女,比回来吃心强。”

    菊香白了他一眼,她就知道去这么久肯定不回来了。

    孙俊山去菜地看地筒子的时候,韩大年背着手也在看。

    “爹,这冷呵呵的你怎么出来了?”

    “我就出来转转,不是说多田小两口在家过年的吗?怎么前后脚走了?”

    “多田怕魏大夫岳家多想,每年他们师徒祭祀都没落下过,今年冷不丁不去了,让人家咋看呢!思颂这不身子不得劲都奔去了嘛!”

    “年外回来团圆也是一样的,礼数不能让人挑了去,小两口做的对,”韩大年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