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楫

第十五章 若有块垒,横戈胸间(3)

    第三节

    “张定见过大祭酒!”张定一身戎装,虽然比他的部属的衣甲要良好很多,但是上面依然残留着一次次战争落下来的划痕。五斗米大祭酒却不敢看轻这个年轻人。这个只有二十六七的断发妖怪,在一时间仿佛握住了河北的命脉一般,掀风布雨,令冀东的形式焕然一新。此刻站在他的面前,虽然穿戎装,却毫无一丝传说中生吃人肉的暴戾之气,不卑不亢,宛如一个端端君子。只是脸上的那道伤疤,竟然让他平添了一丝杀伐之气。

    世家子啊,大祭酒心中哀叹道。他不由自主的如同崔甸一样,将张定归类成为有着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只是在张定行礼的时候,才觉得张定仿佛对这些礼节,仿佛极为不熟悉似的。

    “张将军果然一表人材,气宇轩昂。”他称赞道,看到张定嘴角裂开的一丝微笑,心中想到毕竟是年轻人。指着随行渤海骑兵称赞道:“军容严整,杀伐之气直贯天际,将军治军不下于汉之李广,卫青。便是霍去病也毫不逊色”

    张定听着他满嘴的夸奖,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次他出城迎接大祭酒,做足了排场。先是让程望五十里外迎接,自己三十里处迎接。随行的军士都是他百里挑一的卫士,加上本身的训练要远远超过乐陵的乌合之众,自然落在大祭酒的眼睛之中,包含了一丝示威的含意。

    “大祭酒此言差矣,乐陵、渤海想来互助互盟,宛如一家,岂有你我之说。若是道尊护佑,破了石生,冀州还凭借崔公,祭酒两人收复,张定岂敢私取任何好处,只望渤海安全,能让我等诸人有一个安身之地罢了。”

    “平之何须如此谦虚,若说河北英雄,谁能不提渤海张定?”谭知在旁边接过话头说道:“我在乐陵便有河北流民传言,凡有归晋之心者,必将平之与当年刘并州相提并论。远远高于河间崔甸以及乐陵我等。”

    “可能是因为收纳妇孺罢了。若是单说愚仁,张定或者可为流民广为传说,但是论起其他,则远远不及。张定自起兵以来,驱民征战死者不下数千,方有渤海尺寸之地。而祭酒一声令下,乐陵便日月逆转,岂是张定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个谭知,在这个时候提起张定在河北诸地的名声,其不是给那个年老的祭酒多加提醒防备自己。张定心中暗骂谭知,却不动声色的提到了乐陵借助渤海大胜才光复的事情上来。

    祭酒听到张定话中的刺,呵呵一笑道:“平之自然河北传扬,单是辅崔甸,定渤海,破石曾便已经足够。何况我等光复乐陵也是借了平之的大胜之威。这些武勇之事不说,何况平之又立新道,渤海人心归思道尊,便是我乐陵也有人信奉。平之即便是自立为天师,恐怕也无不妥。”他虽然是笑着说话,但是话语中却没有一丝笑意。

    “天师之位,张定不敢当,大祭酒传道多年,上接道尊,下连信众,天师之位除大祭酒外谁能担当。张定只不过为道尊传话而已,却不敢代道尊管理信众。若是祭酒信我,我便领了信奉道尊之众,在这河北为我等留下一片安乐之地,若是不信我,此战过后,我便连接厌次向西,不敢与祭酒争风。”

    大祭酒呵呵笑着,忽然正色问道:“敢问平之,若是河间崔甸、厌次劭楫与我争这冀州刺史之位,平之该如何自处?”

    “朝廷之事,张定岂能左右,两者于我皆有盟约,若是两家相争,张定只能中立。厌次劭楫,我想或许会放弃刺史之位吧。”他勒住马匹,看着坐在车上的祭酒,叹了一声问道:“祭酒若是意在仕途?不妨过河据有青州而称刺史,胜过在河北三家相争。”

    “青州?”祭酒微微意动,若是过了河,振臂一呼,若是青州五斗米教徒云起响应,赶走曹薿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五斗米教各有所属,一呼百应不过是想想罢了。何况张定曾经说过要去青州,此刻怎么变卦了。他眯着眼睛捻着胡须,思考了半晌,睁眼看到张定正出神的看着他,笑道:“青州曹薿岂是那么容易赶走的。”

    “青州曹薿与羯胡石虎相比如何?”

    “这......”

    “大祭酒若是有意仕途,自然前途险阻,即便克服重重苦难,不过是一刺史。”张定勒住马匹,低头在祭酒耳朵边小声说道“不过若是天师整合道派,成为北迁以来首位公认的天师,那么张天师当年的梦想,或许能够成真。”九月底开始,张定便从连续不断的流民之中获得消息,五斗米教的大祭酒竟然在这个乱世之中做起了他的祖先张鲁做的事情来。他当时哈哈一笑也就算了,但是当自己搞起宗教之后,才想起了这件事情,于是就拿出天师之位来示好乐陵。

    张鲁当年在汉中创建了一个****的政权。这一直是后续的五斗米教徒的梦想,巴蜀的成汉政权,也算是这种政治梦想的延续之一。五斗米在乐陵起事,自然也存了一份这样的心思,凉州的张氏割据自立,更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是河北不比凉州,石赵重兵所在,还有崔甸,厌次劭楫,张定等人就在身边,这才让祭酒对冀州刺史之位看的重了起来。如今张定为了示好,愿意奉自己为天师,不得不让天师心中高兴,当然也让他对张定的胃口有些隐隐不安。犹豫再三问道:“平之奉我为天师,可曾想过得到些什么?”

    “若是祭酒愿意将乐陵军政交由我领,张定自然不敢妄求更多。”

    “此事好说,若是道尊所命,我自当遵从,些许俗事交给平之又有何妨。我观平之新立之道,甚合道尊之意,我等信众自当持此约诫。只是传道事物繁重,不知道能否让我代劳掌管?”当时的道教逻辑并不是很严密,张定粗疏的教义,已经是比较严密的一种教义了。五斗米道自然能够看到其中的好处,即便是张定不奉大祭酒为天师,跟随其后也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教义是教义,领导权是领导权,谁也不想失去控制信众的权力。

    “这个,”张定笑道:“祭酒成为天师,此事张定自当践诺。不过道尊嘱托张定传道,或有补充,不可匆促而行,以免贻害信众。不如祭酒缓上一段时间,再做打算不迟。”

    “平之可是有意推脱?欺骗我等?”五斗米道师眼神一变,哼哼了两声,威胁到“,你不怕我宣布新道为左道,然后撤军回乐陵吗?”

    张定目光定定的望着大祭酒,良久才说:“若是祭酒之意如此,张定自然无话可说。我非独自一人去战石生,河间崔公处我已派了冯良前往联络。若是万幸道尊保佑,我军破了石生,那么冀州之地,恐怕没有大祭酒什么事情了。只是到时候,旁门左道的不是我张定,而是乐陵的五斗米道了。”

    “哼哼,平之好蛮横的口气,若是败了呢?”谭知在一边不屑的说道。

    “若是败了,我等若是不死,恐怕会逃向幽州,或者厌次。只是乐陵也不能独自支撑,大祭酒恐怕需要南下江左,寻一郡之地东山再起。只是江左是否有五斗米道的立足之处,张定便不知道了。”

    “危言耸听!”

    “是否危言耸听,看看当日张鲁的汉中即可。长安一破,汉中便被迁徙一空。若是渤海被破,羯胡也不是曹操那么容易说话。羯胡有浮屠教,何必留下你等众人乱其根基。”看到众人被他说的沉默不语,这才接着说道:“这是合则两利,分则两败俱伤的局面,我想大祭酒智慧过人,不会不知如何选择吧。”

    大祭酒抬起头来,盯着张定看了良久。他早已知道张定不会允诺接管传教之事情,不过就如同谭知所说,这件事情,还是需要缓行,莫要让渤海反弹。他闭上眼睛,张嘴说道:“渤海,乐陵互为盟助,援助渤海乃是我乐陵当仁不让之事。若是合并之事不成,而我等攻占了武邑,平之又将如何补偿乐陵。”

    “补偿乐陵?若是破了石生,你我众人皆有好处,非独我一人得利。未战之前,武邑之事,张定不敢乱说。但若是祭酒不愿意将军政交我,而欲在乐陵行昔日汉中之事,或者张定可说服河间崔公,让祭酒前往幽州,觅一片地方,自治自立。”(1)

    “可笑,我等为何要离开乐陵?前往幽州?”祭酒冷笑道。

    “若是青州收复,朝廷派人前来,看到乐陵又行汉中之事,天师到时当如何自辩?即使琅琊王家为乐陵后援,也不可靠吧。”

    “此事容我细想。但幽州之地并不好取,平之承诺又有何用?”

    “还是看此战结果如何吧,若是此战败了,我们谈论又有何益?”

    “如此也好,总是千算万算,若是不能取胜,纵是虚幻。”大祭酒沉默了一会,说道:“若是不肯合并,平之奉我为天师,是否会有变化?”

    “张定已经允诺了祭酒,自然不会变化,祭酒放心。只待石生一灭,张定便筹划奉祭酒为天师。祭酒安心等待即可,只是这次出兵,众军当听我号令,祭酒是否愿意。”张定笑道,众人若是心有不齐,号令不通,恐怕这次合军之事,要以失败而终结。

    “如此甚好,来,我们击掌为誓!”听到张定的话,祭酒便立刻伸出手掌来。

    张定看着面前这一张有些苍老的脸,眼睛之中满含的热切的喜色。张定伸出手掌,轻轻的拍了下去。两手接触的一瞬间,两个人的眼睛之中都有一丝得逞的笑意。两人的眼睛稍一对视,立刻错开。队伍终于在夜色来临之前到达了渤海,绵延不决的火光让渤海沸腾。渤海那处羯胡曾经攻击渤海时候留下的营寨已经被紧急的翻修了一遍,此刻乐陵大军有条不紊的正在进驻着营寨。张定带着五斗米道祭酒以及其护卫进入渤海。

    接风宴已经在渤海郡守府邸为乐陵众人准备,渤海城酒香四溢。

    此刻,石勒苦祖逖连续追战,意图过河,修书祖逖意图行缓兵之计。

    此刻,段氏鲜卑再败于石虎,段氏余部或俘或逃,段氏仅有辽西,幽西之地方。众人皆思段匹磾。

    此刻,冯良说服河间众人,合击石生,以免被石赵所屠。

    有汉522年十月上旬下,乐陵五斗米道大祭酒亲帅援军至渤海,与张定盟,誓奉五斗米道祭酒为天师。

    注释(1),文中汉中,都有五斗米教****的割据政权的含意。

    ------

    好多人过瓦伦丁节,害的我因为没有送花而被骂。我恨这一帮炒做情人节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