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世界杯那些事

第114章 "贝利"名字的由来

    第4小组第一轮比赛于6月8日19:00拉开战幕,分别由南美劲旅巴西对阵欧洲老牌强队奥地利,世界杯新军苏联对阵现代足球鼻祖英格兰。

    其中巴西与奥地利的比赛在乌德瓦拉的里姆纳斯瓦伦球场展开。

    这是一场南美技术性足球与欧洲力量型打法的较量。

    比赛第37分钟,巴西队中场迪迪左路插上传中,杀入禁区的前锋若泽.阿尔塔菲尼一脚射门命中,巴西队1:0领先。

    上半场结束,巴西队暂时以1:0领先。

    易边再战,一球领先的巴西队攻势不减。

    第49分钟,巴西前锋尼尔森.桑托斯在禁区外突施冷剑,奥地利门将猝不及防,皮球应声入网。

    这使得奥地利的士气再次受挫,巴西队2:0领先。

    比赛尾声阶段,前锋阿尔塔菲尼在第89分钟的进球为巴西队锦上添花,巴西队3:0获胜,取得本届世界杯的开门红。

    同一时间在哥德堡的乌利维球场,欧洲豪门英格兰迎来了世界杯新军苏联队的挑战。

    虽然苏联队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但作为1956年奥运会冠军,苏联队基本上是原班人马出战,其中西蒙扬、雅辛、伊万诺夫是这支苏联队的核心球员。

    而在本届世界杯前,苏联队的天才球员斯特雷佐夫因为得罪了当时苏联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常委而被流放至西伯利亚,错过了在世界杯舞台表演的机会。

    面对欧洲老牌强队英格兰,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苏联队踢得从容自信。

    开场第13分钟,苏联前锋尼基塔.西蒙扬在禁区内接队友传球后,一脚劲射攻破了英格兰队球门,1:0。

    一球落后的英格兰会随后展开了疯狂反扑,但始终未能攻破苏联门将雅辛把守的球门。

    半场结束,苏联队暂以1:0领先。

    易边再战,下半场第55分钟,苏联队打出快速反击,前锋亚历山大.伊万诺夫带球快速突破杀入禁区。

    面对出击的门将,伊万诺夫带球向左轻轻一扣骗过了门将的阻击,然后轻松将皮球打入空门,2:0。

    两球落后的英格兰队并未慌乱,他们凭借简节的长传冲吊打法频频向苏联球门发起冲击。

    第66分钟,英格兰前锋德雷克.科万在禁区外5米处接到队友中场传球后,只稍做调整便起脚劲射。

    皮球势大力沉直奔球门左下角飞去,苏联门将雅辛奋力扑向皮球,但因球速太快,只能眼瞅着皮球从指尖滑过飞入网窝。

    场上比分变为1:2,英格兰队扳回一球。

    进球后的英格兰队士气大振,继续向苏联球门发起一轮轮攻势。

    下半场第85分钟,英格兰前锋汤姆.芬尼带球突破进禁区时被苏联后卫绊倒,来自匈牙利的主裁判伊什特万.泽索尔特果断吹罚了点球。

    汤姆.芬尼亲自主罚命中,场上比分变为2:2。

    在最后的几分钟里,双方均无建树,最终苏联队与英格兰队2:2握手言和。

    第一轮过后,巴西队积2分暂列小组第一,苏联与英格兰分别积1分并列小组第二,奥地利积0分小组排名垫底。

    6月11日19:00,第四小组的第二轮较量在哥德堡和布罗斯同时展开。

    巴西队在哥德堡的乌利维球场迎来了与英格兰的较量。

    本场比赛两队的状态似乎都没调整好,双方踢得都很实闷。

    90分钟战罢,巴西与英格兰均未攻破对方球门,最终双方以0:0握手言和。

    同一时间,苏联与奥地利在布罗斯的瑞亚瓦伦球场展开角逐。

    本场比赛面对第一轮小组垫底的奥地利,苏联队终于展现出了奥运冠军的实力。

    苏联队凭借前锋阿纳托利.伊尔金和瓦伦丁.伊万诺夫在上半场第15分钟和下半场第63分钟的进球,以2:0将奥地利轻松斩于马下。

    两轮战罢,巴西队与苏联队分别一胜一平积3分位列小组前两名,英格兰队两战两平积2分位居小组第三,奥地利两战两败积零分已经提前出局。

    第三轮比赛于6月15日19:00分别在布罗斯的瑞亚瓦伦球场和哥德堡的乌利维球场同时展开。

    在乌利维球场,第4小组的前两名巴西与苏联展开了强强对话。

    本场比赛无论谁获胜都将直接晋级。巴西队因为在第二轮中0:0闷平英格兰,而本轮的对手又是两年前的奥运冠军苏联队。

    为了打破僵局,本场比赛巴西主教练费奥拉.维森特做出了足球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他同时派上了17岁的贝利和24岁的加林查。

    1940年10月30日,贝利生于巴西米纳斯吉纳斯州的三心镇。

    贝利的父亲唐蒂尼奥曾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并得到过米纳斯吉纳斯州的豪门球队米内罗竞技的合同邀约,但因一次严重的膝伤,很快就被球队抛弃。

    在贝利四岁的时候,他们举家搬到圣保罗州的包鲁市。唐蒂尼奥加盟了包鲁市的一只半职业球队,并成为了那只球队的当家前锋。

    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贝利从小就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贝利心中,父亲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前锋,也是他的第一位足球偶像。

    因为家境贫寒,贝利小时候只能赤脚和小伙伴们在泥地上踢用破袜子缠成的“足球”。

    就这样,才五六岁的小贝利赤着脚在坑洼的场地上开始了自己的足球梦想,他时常在一场比赛中打入两位数的进球。

    父亲唐蒂尼奥看到儿子在野球场上的表现后,常常教导贝利,“不要总想着进球和过人,偶尔也要把球传给位置更好的队友。”

    也正是在野球场上,贝利获得了这个伴随他一生的外号。

    球王本来的外号是父母在家里叫的“迪科(Dico)”,据说因为小迪科在街头踢球时会偶尔客串门将,而他父亲效力球队的门将叫做“比莱”(Bilé),于是小伙伴们就称呼他为比莱,但因为小孩子咬字不清,很多人听成了“贝利(Pelé)“。

    就这样,“迪科”先是变成了“比莱”再变成了“贝利”。足球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名字就这样在包鲁街头的野球场上,几个孩子的口中诞生了。

    1950年的夏天,第四届世界杯在巴西如期举行。对于视足球如生命的巴西人来说,没有比在本土第一次捧起世界杯的冠军奖杯更重要的事情了。

    9岁的贝利与其他巴西男孩一样,整个世界杯期间都沉醉于足球带来的兴奋中,关注着巴西队的每一场比赛和每一位球星。

    正是在这届世界杯,贝利有了自己除父亲之外的第二个足球偶像——50年世界杯巴西队的头号球星~济济尼奥。

    巴西队在阿德米尔和济济尼奥等球星的率领下顺利杀入“决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赛,50年世界杯最后阶段采用4队单循环赛事,此前两战全胜的巴西只要最后一场比赛打平乌拉圭即可夺冠)。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是所有巴西人都不愿提起的悲伤往事。

    在这场决赛中,巴西队在马拉卡纳大球场将近20万主场观众的注视下,以1:2不敌乌拉圭,痛失冠军。

    这场比赛的失利让整个巴西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史称“马拉卡纳惨案”。

    贝利全家在收音机旁收听了整场比赛的直播,当比赛结束时,贝利的父亲痛哭流涕,他和当时所有的巴西人一样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这时,9岁的贝利走到父亲身边,安慰道:“没关系的,爸爸,我向你发誓,以后一定会为您带来一个世界杯。”

    在那时没人能够想到,这个小男孩对父亲的誓言在未来永久地改变了足球的历史。

    50年世界杯之后,贝利一边打零工补贴家用,一边在包鲁的业余球队踢球。

    1953年,12岁的贝利加盟了家乡球队包鲁竞技俱乐部的青年队,在那里贝利遇到了改变他人生的恩师——前巴西国脚,瓦尔德马尔·德·布里托。

    在包鲁竞技青年队,贝利在布里托的指导下球技突飞猛进,原始的顶级足球天赋和正规的足球训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短短3年,一个几乎完美的足球运动员就被打造成功。

    1956年,布里托拉着15岁的贝利来到圣保罗州的港口城市桑托斯试训。

    之所以选择在当时巴西足坛还相对默默无闻的桑托斯,主要原因是桑托斯离贝利的家包鲁相对较近,贝利的母亲无法接受自己年仅15岁的孩子跑到里约那么远的的地方。

    试训之前,布里托告诉桑托斯的主管,“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全世界最好的球员!”。

    看到贝利的试训之后,当时桑托斯队的主力左边锋佩佩告诉球队的管理层,“赶紧签下这个孩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天赋,我可不想跟他做对手。”

    就这样,15岁的贝利正式签约桑托斯,足球史上最绚丽的足球生涯在圣保罗州的港口城市正式开始。

    1956年9月7日,贝利在桑托斯7:1大胜科林蒂安·圣安德烈的比赛中上演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首秀,并打入一球。

    1956赛季,贝利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比赛机会,整个赛季他只代表桑托斯出战了两场比赛。

    按照时任桑托斯主教练卢拉的观点,“这孩子的球技已经不太需要什么长进了,我们就让他再长长身体吧。”

    经过大半年的发育,从57赛季开始,贝利逐渐成为了桑托斯的主力前锋。

    在成为球队先发的第一个赛季,贝利就在38场正式比赛中打入41球,一瞬间,这个16岁的少年就成为了全巴西最受瞩目的足坛超新星。

    1957年7月7日,在同死敌阿根廷的友谊赛中,16岁的贝利首次得到国家队的召唤,他替补出场,打入1球。

    虽然最终巴西队1:2输掉了比赛,但球迷们却有一种预感,也许这个瘦弱的小黑孩会帮助桑巴军团洗刷7年前的耻辱,实现七千万人心中的那个永恒的梦想。

    15岁成为职业球员,16岁代表国家队出战,但对于贝利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凭借在桑托斯的惊艳表现和恐怖进球率,17岁的贝利入选了巴西国家队58年瑞典世界杯的22人大名单,这也是年轻的贝利第一次离开巴西,踏上异国的土地。

    在头两场小组赛中,贝利并没有获得出场的机会,他在替补席的板凳上见证了队友们3:0击败奥地利,0:0战平英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