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回到2016年白手起家

第一百零四章:人为什么活着?

    “首先,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大家可以先讨论几分钟。”

    话音刚落,15.3班的人纷纷展开讨论。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个什么问题?”

    “不活着难道死吗?”

    “对啊,这是什么问题?感觉怪怪的。”

    汐夜在座位上,认真的看了一眼蓝兰春这个教育局的心理咨询师,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

    三分钟后,蓝兰春在讲台上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本来炸开了锅的教室,瞬间鸦雀无声。

    蓝兰春缓缓说道:“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同学B脱口而出说道:“老师,来都来了,不然怎样?”

    这也是大家的回答,来都来了。

    蓝兰春继续询问说道:“人始终会死,那活下去的勇气和意义又是什么?与其问终究要死为什么要活着,不如问,既然终究要离开那为什么不好好地活着?”

    这一个问题,瞬间把大家都给问住了。

    人为什么要活着?

    沉默了几分钟后。

    蓝兰春缓缓说道:“同学们,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被称为活着呢?我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在人生每个阶段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问了我的父母,他们的答案是血脉的传承。”

    “我们活着的这一生,会遭遇苦难,甚至折磨,会因为家庭的担子感到无比的辛苦。”

    “但也会有老天爷的馈赠与礼物,会有子女的降临与陪伴,而活着,就是去感受这些。这是我父母给的答案。”

    “我同样问了我的朋友,他问我是不是有病。不活着难道去死吗。”

    话音刚落,15.3班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确实啊,不活着难道去死吗?这个话说到心坎上了。

    蓝兰春继续说道:“你经历了你想经历的一切了吗?你完成了你想完成的事情了吗,还有你想见的人,还有这么多未完成的事情,怎么轻易说再见。就是因为这些,才让我们有所期待的活着。”

    这时候,汐夜缓缓站起身说道:“老师,你看过余华作家的《活着》这本书吗?”

    看到班长站起来,本来热烘烘的教室,一刹那瞬间安静下来。

    蓝兰春顿了顿说道:“没有。”

    汐夜开口说道:“身处在这个苟且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直击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内心深处。”

    “关于老师的活着这个话题,我相信这本书最有发言权,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下。”

    “余华的“活着”,没有绝处逢生,也没有苦尽甘来,只有苦难的一生。”

    “书中的主人公翁福贵的一生,让我们明白了人本来就是来世间受苦的。”

    “福贵在一次次的失去与悲痛中直面命运,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活着,得失共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福贵祖辈给他爹留下了两百多亩地,但是被他爹败了一半,福贵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败家子,他不但不顾家,还喜欢赌博,在一次与龙二的赌博中,把祖辈留下来的一百多亩地全都输得精光。”

    “龙二在这次赌博中,一夜之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主,拥有田地,可以收租,日子越过越好。”

    “福贵由富家少爷成为了龙二的佃户,要称龙二为老爷,从今往后龙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丰衣足食的。”

    “龙二当年从福贵手中用手段骗来的土地,他是非常开心,可谁能想到多年后,居然惹火上身。”

    “因为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命运相连的,就是古人说的福祸相依。”

    “自从解放后,地主龙二被没收了田地,由于他不服,后来又被判处枪决。”

    “在行刑那天,福贵也去了观刑,龙二看着人群中的福贵,不甘心地喊道:‘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

    “当年福贵失去祖辈留下来的土地,当年失去一切的他,现如今居然帮他把命保住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得必有失,得与失是共存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人不可能一直都能一帆风顺。”

    “人不可能一直都能顺风顺水,但是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稍微赢不可喜,输也不必伤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为什么活着?这个世界上,好坏人并存,我们要学会识人。”

    “福贵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把家中的财产全输光,还动手打怀孕的妻子。”

    “这样一个只顾着吃喝玩乐,对家庭不管不顾的人,注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富贵是一个来者不拒,逢赌必输的人,正好青楼来了一位走南闯北的龙二,他也好赌,两人一赌即合。”

    “龙二在掷点前,他让跑堂给福贵拿了一块热毛巾擦脸,趁着擦脸的时候调换了桌上的骰子,结果毫无意外,龙二赢了福贵的全部身家,从此福贵的一生都在苦难中度过。”

    “福贵的姑爷二喜是一个不善言辞,但是负责人的人。”

    “二喜第一次上门拜访,他没有怎么看即将过门的妻子,反而在临走前看了一下房顶上的茅草,福贵以为二喜嫌弃自家太穷。”

    “但是没过几天,二喜便带了几个人拉着板车来到福贵的家里,帮他修理屋顶。”

    “原来二喜并不是嫌弃自家贫穷,而是想帮忙把屋顶修理好。”

    “大家,不要以貌看人,认清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俗话说得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有的人虽然不善言辞,但只要他答应了什么,那么他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那些吹嘘者,都是不干实事的人,寡言少言的人才是实干家。”

    “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千万不要听对方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花言巧语容易让人失去判断能力,忠言逆耳利于行。”

    “活着,苦难并存,要坦然面对生活给予的苦难。”

    “从福贵爹的死亡,到最后他的外孙苦根的离世,这家人的血脉延续戛然而止。”

    “福贵从最开始的地主家衣食无忧的少爷,成了龙二自力更生的佃户。”

    “从家有老婆和儿女,到最终只剩下福贵一个人自生自灭。”

    “一生的不如意和孤独没有击垮福贵,他找来一只无用的老牛,并叫它为福贵。”

    “一人一牛,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继续生活。”

    “仿佛老牛福贵也有一群同伴,它们是家珍,有庆,凤霞......”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最终成为一人一牛继续生存的精神寄托。”

    “孩子们的相继离世,失去自食其力和劳动能力的家珍的生命随之走到了尽头。”

    “曾经支撑她活下去的希望已消逝,受到苦难双重打击的家珍已无法面对,撒手人间。”

    “有着同样经历的福贵,他能坦然面对生活给予的苦难,所以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人生在世,苦难并存,要学会与苦难共存。”

    “为了能承受生命之重,一个人必须要学会独自走过漫长苦难的生活道路。”

    “生命的旅途中,再大的风浪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

    “只要精神不倒,勇敢面对生活给予的苦难,我们就能跨过去。”

    “人生下来就是受苦。”

    “《活着》书中的主人翁福贵,命运一生坎坷,年轻时就要面对家道中落,年老时还要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从原本有父母宠爱,妻子的爱护和子女共享天伦之乐,但最终孤苦伶仃的一个人活着,这不禁令我们思考,福贵的一生,活着到达有什么意义?”

    “福贵的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中,他仿佛就是一粒低微的尘埃,在苦难中被冲击得遍体鳞伤,但他仍然顽强的活着。”

    “只要有一点点气息,他都坚强的活着,可是这样痛苦的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说了那么多,又回到了最初老师问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佛说: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

    “人是来世间受苦的,这才是人生活的真相。”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茫茫人海中,苦难,悲伤和绝望无处不在,希望我们在绝望中能看到一丝丝的希望。”

    “我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