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

第九章 决心

    “嫂子,今天辛大哥怎么没来?出海捕鱼去了?”

    蓝氏长长叹了一口气,将一个多月来家中的惨况告知。

    “唉!世道艰难,官匪横行。真是走投无路啊!”二舅爷也长叹一口气,“嫂子,你们母子将来有什么打算?”

    “现在国内到处都不太平,我想让天佑跟着二舅爷,到南洋去谋生,或许还有一条活路。”

    二舅爷想了想,“南洋一带,都是英国人的天下,谋生也不容易。何况远渡重洋,海上风高浪急,生死难卜。”

    “放心吧,二舅爷。我从小跟着爹出海捕捞,水性好。也读过两三年书,认识一些字。渡海下南洋谋生,没问题的。”

    “再说,现在辛大哥走了,女儿被卖身为奴,天佑是你唯一的依靠。一旦他背井离乡,嫂子你的生活又依靠谁?”

    “这都是没有办法啊!留在家乡,万一官兵再上门滋扰,也是没有活路啊!我年过半百,死不足惜,关键是儿女要有活路啊!”蓝氏眼里闪着泪花。

    “世态动荡之下,年轻人多往南洋跑,这也是情有可原。”二舅爷点了点头,“‘寒露’刚过,东北风大盛,再有几天,那艘‘富泰号’就要到南洋去,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抵达马六甲和新加坡。如果你下定决心要下南洋讨生活,就赶紧买船票吧。”

    “谢谢你,二舅爷。”蓝氏感激地说,“船票多少钱?”

    “洋银贰拾元整。”二舅爷伸出两个手指头。

    蓝氏一愣,和天佑面面相窥。

    天美卖身所得的叁拾元洋银,已经用于老辛头的医药费和丧葬费。如今家里已是山穷水尽,再也支不出钱了。

    “二舅爷,能不能请您出面,跟船家商量一下,先赊账,等天佑赚到钱再偿还。”蓝氏吞吞吐吐地说。

    “嫂子,现在出洋谋生的人多,红头船客舱数量少,还要运输货物,看现在的世道行情,估计船家不愿意赊账的。再说,你们有什么东西可以担保?”二舅爷生意人明算账。

    蓝氏想了很久,深深叹了一口气,“真是山穷水尽、束手无策啊!二舅爷,您见多识广,看在亲戚的份上,给我们点一条活路吧。”

    二舅爷想了想,“要不就让天佑来客头行打工,跟着我做水客吧。”

    “水客?”

    “俗话说,‘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南洋一带有众多的潮人劳工,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寄金钱和书信给潮汕的家眷,家眷也需要回信告知故乡家中情况,这就需要水客代为来回传递。南洋汇回潮汕各地的侨款每年约有二百万,我们在樟林和南洋的新加坡、马六甲、槟城等地的客头行和客栈中设立批局,雇佣专人定期随着红头船往返于南洋一带侨居国和潮汕地区,揽收、递送侨批,从中赚取报酬。”

    二舅爷喝了口茶,继续对天佑说,“做水客,可以南洋、潮汕两边跑。风声紧时,在南洋多呆一些时间,深入矿山、橡胶园扩展业务;安全时期,可以回乡看望、照顾你寡居在家的母亲,并派送侨批。这样既赚钱,又顾家,两全其美。”

    “娘,我觉得二舅爷这个建议很好。”

    蓝也氏点了点头。

    “等你有了一些本钱,来往于国内与南洋的时候,可以携带国内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前往南洋销售,再从南洋携带苏木、燕窝、鱼翅、象牙等贵重物品回国销售,利润更加丰厚。”

    “以后天佑就依仗二舅爷您照顾了。”蓝氏起身行礼。

    “哈哈!我们都是自家亲戚,不用见外。”二舅爷又大笑几声,“等天佑南洋的路径和人脉都熟识了,也可以自己做客头,帮带新客前往南洋,到达目的地后还能帮忙介绍职业,由此可以得到更多报酬。这可是无本生意哦!”

    “谢谢二舅爷!谢谢二舅爷!”天佑连声道谢。

    “至于你来往南洋的船费,就由‘客头行’先行垫付,天佑你只要在这契约上按了手印,就能以工抵债。等你抵清了所有债务,就还你自由之身。”二舅爷轻车熟路,顺手从抽屉中取出一张写满字的纸。

    听到要签字按手印,蓝氏心中一紧,又想起天美的事情。

    “二舅爷,这……”蓝氏面露难色,“再者,如你所说,海上风高浪急,做水客跑侨批要经常出海往返,万一哪一次出现意外……”

    天佑将契约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安慰蓝氏,“娘,你放心,儿子努力些,一两年就能还清债务。至于安全问题,生死由命,担心也没用,我会照顾自己的。”

    “但是……”

    “没事的,娘。现在世道艰难,二舅爷能帮助咱们,已经是很大的恩德了。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了。”

    蓝氏沉默不作声了。

    天佑下定决心,用力在纸上印下一个鲜红的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