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鲤小福妻超旺夫

第34章 唐僧,走到哪里啦

    厢房里乔苓哀嚎连连,灶房里两个妇人有说有笑,灶上蒸笼热气腾腾,灶里柴火哔啵作响。

    这时院门口传来高声呼唤,“姜家大妹子在家不?”

    姜娘子和顾氏对视一眼,笑着放下手里的活。洗净手理了理鬓边的发,抬脚往外走。

    “哎,在家。哪位寻我?”

    院门口那妇人大嗓门又故意捏着嗓音的娇笑声让乔苓抖了一身鸡皮疙瘩。

    好奇的挪下床,单脚跳到窗户前伸手推开一条缝隙。

    院子里站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婆子,矮墩墩的身材臀大腰圆。

    一身惹眼的海棠红绣喜鹊上衣配荷叶绿阔腿裤,耳边发间别着一朵红色绢花,手上拿一条粉色绢帕正擦着额头上的汗。

    姜娘子出了灶房看到院里站着的婆子,笑意淡了下来。

    “是王媒婆啊。”

    王媒婆又是一阵让人忍不住后仰的娇笑声,乔苓看着那婆子那矫揉造作的神态,生怕她涂得红艳艳的嘴里吐出一句。

    唐僧,走到哪里啦?

    王媒婆甩甩绢帕,浑身散发着喜气洋洋的气息。

    “哎哟,可不是我么。真是羡慕大妹子的好福气哟。”

    “可怜那刘掌柜的闺女对你家姜公子那是日思夜想,茶饭不思。上次我回去给她家带了口信,那姑娘急得天天在屋里抹眼泪,把她爹娘都急坏了。”

    姜娘子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如果你今天还是替刘掌柜的闺女说媒,那你还是请回吧。”

    王媒婆也不恼,笑着疾走两步到姜娘子身前,亲昵的拉起姜娘子的手拍了拍。

    “我的大妹子哟,那刘姑娘有什么不好?知书达理温柔贤惠。身子壮,屁股大,一看就是好生养的。你娶进门去保准三年抱俩。”

    “刘掌柜还说只要你家愿意上门提亲,那陪嫁再加五亩水田。”

    姜娘子抽回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僵着脸笑了笑。

    “是我家云昭配不上刘姑娘,如果没别的事请王媒婆回吧,我这正忙着呢,就不留你了。”

    说完干脆转身回了灶房。

    那王媒婆的笑意僵在脸上,拉下脸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

    小声骂道,“一破落户摆什么脸子,就那童生通街都是!要不是那闺女贪你家儿子生得好看,你当老娘愿意拿热脸贴你那冷屁股!呸!”

    眼睛瞄到西厢房屋檐下,乔先林和两个小豆丁好奇的望着自己,看几人穿着穷苦,恼羞成怒喝道:

    “看什么看,破落户招的租户也是破落户,活该穷一辈子!”

    气愤的甩着帕子一扭一扭的走了。

    乔苓看完热闹又单脚蹦回床边,心想那姜云昭才多大啊,十六七吧。

    放后世那还在无忧无虑上中学呢。搁这就要说亲娶媳妇了,造孽啊。

    姜娘子进了灶房,朝顾氏扯出一抹难堪的笑容,“让你看笑话了。”

    顾氏也不傻,什么话该问,什么话不该问还是清楚的。

    “你这是哪里话,我哪里还会笑话你。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咱们做母亲的都不容易。”

    顾氏温声细语的宽慰姜娘子。

    也不知这话触动了姜娘子哪块心事,向来从容淡定优雅得体的姜娘子却是红了眼眶掩面而泣。

    顾氏一看慌了,轻轻给姜娘子拍着后背。

    “我。。我可是说错话了?我一个乡下妇人没什么见识,说错话了你别放在心上,别跟我计较啊。”

    哭了一阵,姜娘子掏出帕子抹了眼泪。

    看顾氏一脸做错事的无措,嘴角微弯噙着泪花,抓着顾氏的手。

    “你误会了。我相公在云昭六岁时便过世了,这些年来我一个人拉扯孩子。在外人面前我不能哭,在儿子面前我更不能哭。今天你一句不容易实在是说到我心坎里了。”

    顾氏拍拍姜娘子的手。

    “别难过了。你把姜公子养得很好,有学问有涵养,用不了几年就熬出头了。往后你享福的日子多着呢。”

    两个母亲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全然忘记外面还有人饿得嗷嗷叫。

    乔苓早上喝的碎米粥早就消化完了,眼看这日头都过了正中央往西慢慢移动了,这午饭还没着落呢。

    乔苓拄着拐笃笃笃笃挪到灶房门口,朝里面可怜兮兮的喊道:

    “娘,我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了,再吃不上饭我可能要去院子里啃草了啊。”

    顾氏和姜娘子低呼一声,聊天聊得都忘了摆饭了。

    顾氏清咳一声,脸色微赫,“咳,哪里就那么严重了,娘马上摆饭啊。你先回房里等着吧。”

    乔苓摇摇头,两个女人只要有共同话题,那友谊简直突飞猛进令人咂舌。

    不一会儿,午饭陆续上桌。

    米饭,蒸槐花,槐花炒鸡蛋,烧茄子,酱黄瓜。

    乔苓一瞧,谁说古人不聪明?

    只要给个食材人家自然能摸索出菜式。

    那些穿越前辈们一种食材能写好几个菜谱换钱的怕不是把人都当傻子?

    乔苓夹起一块酱黄瓜进嘴,酸脆爽口,嚼起来咔吱咔吱的,在这样炎热的夏季非常开胃。

    “娘,这酱黄瓜不错,改天再去买点。”乔苓扒了一口饭又夹了一块酱黄瓜进嘴。

    顾氏笑眯眯答道:“不是买的。是你姜婶子自家腌的。你要是喜欢吃,娘也买个腌菜缸子给你做。”

    乔苓弯了眉眼猛点头,“买买买,夏天吃这个最开胃了。”

    午后。

    晴空万里,热烈的阳光欢快的烤着大地,院里老桃树上的蝉拖长声音叫着热啊热啊。。

    乔先林和顾氏出门了,两个小豆丁也睡午觉了。

    乔苓拖了一张凳子坐在屋檐下吹着风。找了一根竹条截断,翻出乔先林的篾匠工具慢慢削着。

    乔苓想做几支竹子钩针。

    虽然挖人参得了几十两银子,但是那人参又不是杂草满山都是。上哪天天挖人参去。

    做人就要有追求,吃饱了就要穿暖。吃饱穿暖了就要追求生活品质。混吃等死有什么意思。

    再说乔苓还想送乔松去学堂读书还得花大把钱,一家子文盲可不行。

    有能力就要供出个读书人来,士农工商,士可是排第一位的。

    乔苓一边想事情一边慢慢地打磨钩针,竹子钩针得光滑圆润无刺。特别是前端的钩子,更得细心打磨。

    乔苓全神贯注的做着手上的活,水井边传来打水声,乔苓抬头望过去。

    姜云昭正在打水,乔苓一看计上心头。

    “姜云昭,你过来一下,我跟你说个事呗。”

    姜云昭端着木盆正要走,听乔苓唤他只得放下木盆走过去。

    乔苓仰着脸咧嘴一笑。

    “我想到个赚钱的法子,想让你娘也一起做。这样她就不用天天替人洗衣裳泡得手指都脱皮了,这活轻省赚得比洗衣裳多。”

    姜云昭一听有些迷茫,“那你叫我来做什么,我又不会做妇人的活。”

    乔苓翻了个大白眼,直男的脑回路总是异于常人。

    “谁叫你做妇人的活了,我想叫你帮我砍一些棕叶回来,我要做女子戴防晒斗笠卖钱。”

    姜云昭低头想了想,“棕树啊,我夫子家后院种了几棵。你要是想要,我一会。。。”

    话还没说完,一声惊天怒吼打断了姜云昭还没说完的话。

    “你们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