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方苍狼

第一百五十八章 乌桓战休

    zw443sx

    自古以来,纸上谈兵者数之不尽,真正能够躬身而行取得成功的少之又少。

    在如此绝境中,便是坚韧冷静如张辽都不免产生了自我怀疑。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自以为坚强的意志是那么无力。

    就在他双目涣散的一瞬间,一支利箭飞了过来,直奔张辽的面庞。

    “将军小心!”

    正在与一名乌桓首领鏖战的亲卫统领见状,不顾眼前的对手,迅速无比的持枪将箭失挑飞。

    然而,与他交战的乌桓首领狠辣无比的一矛从他胸口穿过。

    亲卫统领嘴角鲜血不断,但双手依然死死地握住长矛,不让乌桓首领拔出。

    回过神来的张辽,连忙策马上前,趁乌桓首领被牵制着,一刀将其斩于马下。

    随后看也不看,扶住亲卫统领。

    周围的亲卫见状迅速围了上来,护住张辽。

    将长矛自伤口处斩断,张辽慌乱无比的从袖口掏出止血药,准备给亲卫统领敷上。

    亲卫统领松开了长矛,转而紧紧握住张辽的手,制止了他的动作,目光涣散、含湖不清的说道:“将军,不用浪费时间了,末将已经不行了。”

    “将军,你……你一定要,带着兄弟们活下去!”

    长矛早已刺穿了他的心脏,只将用尽最后的力气将话说完后,亲卫统领带着满足的微笑,永远的沉睡了过去。

    张辽再次呆住了。

    眼中满是悔恨的泪水。

    望着战场上熟悉的身影不断倒下,这些可都是和他生死与共的同袍啊!

    一直以来与他同吃同住,一起喝过酒的兄弟,就因为他的愚蠢,死了!

    愧疚、懊恼、仇恨、不甘!

    无数的情绪涌上心头,原本已经油尽灯枯的血气再度疯狂地燃烧了起来。

    李兴这些年无数的灵药培养,虽然多数都已被他吸收,但还有一部分残留在了他的身体里。

    日积月累下,他体内已然堆积了大量的药力。

    而在此刻,这些药力伴随着他的血气燃烧,迅速地被转化为气血。

    深蓝色的血气自张辽体内喷薄而出,犹如海洋一般深不可测,隐隐浮现黝黑之色。

    与此同时,整片战场上,无数精疲力尽的召虎军只觉得一股新的力量从身体中涌现。

    深蓝色的血气再度横扫整片战场,与乌桓的红色血气持恒不下。

    “怎么可能!”

    丘力居瞪大着双眼看着仿佛浴火重生一般的召虎军,不可置信道。

    明明对方已是强弩之末、几近溃散,是从何处迸发出来这般恐怖的力量。

    从深渊中走出的张辽,缓缓地将亲卫统领扶起,拿出绳索绑在自己的身后。

    一道道深蓝色的血气,自亲卫统领的尸体中逸散到张辽的身上,与其融在一起。

    同样,战场之上,一道道血气自死去的召虎军身上逸散而出,仿佛有灵性一般,融入到他们最熟悉的同袍身边。

    同源的血气自然无比的交融在了一起,让他们的实力不禁再涨几分。

    特别是对于只是炼体小成的普通士卒而言,这些血气甚至让他们产生了质的变化,短暂的突破了原本的境界。

    眼睁睁看着召虎军的血气不断保障凝练,毫无颓势,甚至直接碾压了乌桓军的军势,丘力居眼中愈发的惊恐了。

    “汉军都是群什么样的怪物!”

    这一刻,丘力居再度想起了被汉军支配的恐惧。

    作为汉末出名的雇佣兵,丘力居不是不想像鲜卑一样当强盗,之所以那么听话,是因为被汉军揍怕了、打服了。

    他见证过凉州三明的恐怖,比之眼前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是凉州三明在此,便是给他十倍的兵力他也不敢与之开战。

    而面对现在的张辽,他感受到了当初面对皇甫规和段颎时的感觉。

    发自灵魂的战栗。

    “杀!”

    张辽长刀一挥,巨大的刀芒如匹练一般直接将三名乌桓军一分为二。

    召虎军犹如下山勐虎一般势不可挡的向着乌桓军直扑而去。

    两侧蓄势待发的李龙和李蛇见到这一幕,终于长舒了口气。

    “这场战斗终于可以结束了。”

    张辽这边的战斗是最为惨烈的,两翼的战斗早已接近尾声。

    狻猊军、龙胆军和赤羽军,这三只大军并没有像召虎军一样,对于意志上有如此苛刻的要求。

    在战斗中,他们也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战况激烈、损失不小,但整体还是处于一定优势。

    伴随着召虎军的蜕变完成,看不到希望的丘力居最终叹了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吹号吧。”

    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正在舍命赴死的乌桓军纷纷一愣,随后神色复杂的丢掉了手中的兵器。

    他们输了,输的很彻底,输的心服口服。

    张辽见乌桓军认输,同样叹了口气,伴随着鸣金声,汉军也止住了攻势。

    尽管此前是生死仇敌,但双方都明白这场战斗没有对错,只是为了争夺话语权。

    乌桓注定会融入辽东军之中,双方会成为同一阵营的同袍。

    作为战败方的乌桓军早已习惯,毫无负担的束手就擒,等着继续过上包吃包住的雇佣兵生活。

    而辽东军士卒不少双目赤红,满是不甘和恨意,但却没有一人对丢下武器的乌桓军下手。

    早在开战前,张辽他们就对所有士卒做了多轮的思想工作。

    李兴麾下没有汉胡之分,这也是尽管知晓部族将被吞并,丘力居依然抵触不大的原因。

    在刘虞调离之前,曾在李兴的请求下单独召见过乌桓、南匈奴和鲜卑等诸多异族的首领,谆谆嘱咐过他们。

    刘虞曾与李兴彻谈过,双方的理念相近,都是想通过文化、贸易等手段将异族汉化,不过区别只在于刘虞的手段更柔和一些。

    有李兴这个志同道合的后辈驻守北疆,刘虞心中放心无比。

    因此才会十分痛快的接受朝廷的调令离开了幽州,将幽州的百姓托付到作为度辽将军的李兴手中并在走之前送上了这样一份大礼。

    李兴对于刘虞也是非常感激敬佩,对方对于如何掌控异族的理念之超前,对于流民的管理接纳、对于幽州的开发,都令李兴惊叹不已。

    只可惜,对方是刘氏宗亲,双方的立场注定不同。

    而且,对方在北疆的威望着实太恐怖了。

    只要一声令下,除了辽东外的幽州诸郡和异族都会联合起来。

    李兴不可能让这么可怕且不在掌控的人留在身边。

    但他会很好的继承刘虞留下来的成果,将胡人汉化的理念贯彻实施下去。

    战死了那么多的同袍,汉军将士包括张辽在内如何心中如何甘心,如何没有仇恨。

    但这些人将来可能都是生死与共的同袍。

    这场战斗并没有胜者,但却不得不打。

    所以他们理智的放下了屠刀,将怒火压下。

    因为对方也没有错。

    有一天,对方也会为了他们而拼命、而战死沙场。

    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日后他们必然会放下这一切。

    在双方首领的共同调度下,打扫战场、救治伤病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

    张辽并未欺辱这些乌桓首领,心平气和的与他们商谈协定之后,便将他们放回去了。

    他知道乌桓不会跑,也跑不了,很快李兴就会派人去接手所有的乌桓部落。

    zw443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