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悬剑山

第三十四章:妖鬼

    金叶巷。

    少年走进武馆的时候,正好看到杨惊蝉一只手捂在一名白衣少女的臀部,正在窸窸窣窣的说些什么。

    少年干咳了一声,那名白衣少女便迅速干瘪缩小了下去,化为一张巴掌大小的纸人消失不见,而杨惊蝉则有些尴尬的扭头看着少年,“不是上工么?这就回来了?”

    “山上出了点意外,现在被封了。”少年不愿意多说云溪玉矿里的事,闷闷的说完这两句话,便走到演武场中摆起了拳架。

    “意外?”杨惊蝉有些讶异,“不是昨日才封了北岳山神么,还有一支燃烽军的精锐驻扎在那里,这样一个地方能出什么意外?”

    “不清楚,我只听到有人说是从矿洞下方又挖出了一些枯骨,之后督造官大人便急匆匆的从矿洞中冲了出来,开始遣散我们。”少年一板一眼的走着拳桩,“会不会死人啊?”

    杨惊蝉捻着下巴上为数不多的花白胡须笑道:“从古至今,死的最多的,不就是你们这样的凡夫俗子么?更何况,你在桃叶巷十二年,除去你娘亲在的五年,剩下的七年,你可曾在那些人的身上感受到任何善意?”

    “有的,于飞,孙婆婆,韩遂间,还有魏老头、王大哥,还有教我淘金的苏大叔,他们都看得起我。”少年收拳立定,目光有些涣散:“只是苏大叔不见了,孙婆婆也走了,于飞也要去京城了。”

    杨惊蝉叹了口气,这少年要不是遇到这些人,那张素质描绘的灵魂里,指不定就会被染成什么样。

    “大爷。”许重阳抱拳。

    “要么叫孙儿,要么叫师傅。”老人没好气的顶了一句,“你想让我去山上看看?”

    “嗯。”许重阳点了点头,“您的拳头那么厉害,肯定能够轻易解决玉矿里的事情。”

    “轻易是轻易,可是我觉得没必要。”杨惊潮拔出旱烟杆,开始抽烟。

    “为什么呀,那么多人呢?”少年有些不理解,“习武之人,不是要心怀善意,这样出拳才能更高更快更狠吗?”

    “心怀善意并不是说我就一定要去救,我心里肯定是觉得这件事是不对的,可是不对的事,我就要去管?那这天底下不对的事多了去了,我他娘的一个人,一双拳头,管的过来吗?”杨惊蝉冷笑了一声,“你知道天下有多大吗?十三洲最大的中土神洲就不说了,就单说这断剑洲,从南往北你知道多长吗?你知道有多少人口吗?你知道山水之间有多少妖物鬼物吗?我告诉你许重阳,不可计量!”

    “人在这片天地之间,就如同一蜉蝣,哪怕是三教祖师,都不敢说自己与十三洲的光阴长河同等,你一个刚刚踏上修行路的蝼蚁,是如何敢说善意二字的?”

    “你信不信现在你走出这武馆,你身后随时都会有两到三名的大离王朝山水庭的谍子跟着你,记录你的一举一动?你有错吗?你没有,那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善意呢?”

    “我并不是要劝你丢掉善意,而是这份善意,要在你有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去释放,古往今来,升米恩斗米仇的事还少了?你去翻翻那些读书人所写的杂书传记内,有多少?”杨惊蝉冷笑了一声,“我出拳,那矿洞的问题自然可以解决,但我为什么要出拳?人命?一条人命固然贵重,但他们是大离王朝的军士、官员与修士,拿了大离王朝的俸禄,出力效死很正常。我昨日帮忙出拳封山定岳,便已经是帮了大离王朝大忙了。”

    许重阳沉默了一会,又问了一句,“亚圣有言: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那这所为与所不为的评定界限是什么?自己的内心?”

    杨惊蝉抬头看向天幕,眼睛微微眯起,“首先,你得是一名君子。”

    许重阳立刻便再度沉默了下去。

    君子是什么?儒教教义遍布整个十三洲之地,但仅仅有七十二名君子,每一名被书院冠之以君子的读书人,最少都是如同断剑洲天幕之上坐镇的周天水一般。

    登神境!

    “练拳吧,想这么多有何用?”老人走到少年身边,伸出旱烟杆矫正了一下少年的拳架,“等你拔起了岁月剑,独自走进江湖,再来看看现在。”

    少年抿着嘴,默不作声。

    他丝毫不知道,天下第一武馆外,一名穿着红色儒衫,头戴木簪的小姑娘正在外面安静的看着那座牌匾。

    杜廷海站在小姑娘身侧,笑眯眯的看着这名为天下第一,实则也是天下第一的乡镇小武馆,以心湖涟漪与姑娘说道:“看一眼就够了,再多看,那老头子就要出来捶人了,不过他对于小姑娘向来喜爱的紧,但你先生我就要倒大霉了。”

    韩遂间点了点头,“重阳就是被这位老人家收为了弟子?”

    “对的,一步登天,步子迈得比你大多喽。”杜廷海笑了笑。

    韩遂间收回目光,双手负在身后蹦蹦跳跳的朝前走去。

    杜廷海颇有深意的扫了一眼那面光秃秃的影壁,跟了上去。

    ---

    于飞买了一辆马车,将那些尚未描青画红的瓷器用刨花、米糠等搁置好之后,便叫自己娘亲出来,准备出发。

    妇人拎着一个包袱,有些安静,丝毫不像是骂遍整个桃叶巷无敌手的彪悍泼妇。

    “找到你爹的话,先打个半死。”妇人登上马车之前,跟于飞说道:“我怕到时候我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他不听。”

    “知道的,知道的,您都说了不下数十遍了。”于飞哭笑不得,自家娘亲之前知书达理,只是父亲消失之后,娘亲为了让母子俩不受欺负,才变成了这样。

    当年,自家父亲风姿卓绝,持笔落笔,山水生灵自成,而旁边的研墨者,除了自家娘亲还能有谁?

    苦等了这么多年,得来这么一个音讯,妇人内心有多么痛恨与凄凉,于飞是清楚的。

    于飞驾驶着马车刚刚驶出桃叶巷口,便连忙勒紧了缰绳,一名黑瘦少年手里捧着一个小包袱,一名红衣小姑娘则拎着一方食盒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于飞哥哥,婶婶,你们要走也不说一声,要不是重阳特地到我们家与门房说了一嘴,我恐怕都不知道哩。”小姑娘将手中的食盒递给于飞,“这里面就是金叶巷点水斋的糕点,婶婶最喜欢吃的。”

    “哎哟...”那妇人掀开帘子,看到了小姑娘之后,眼角泪花浮现,“婶婶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小遂间喽,到时候长成大姑娘了,就别忘了来看看婶婶,兴许还能把婶婶这两个字变成婆婆呢。”

    韩遂间擦了擦额角冷汗,不知如何回答。

    妇人看向了许重阳以及他手中拎着的小包袱,问了一句:“难得你这只铁公鸡还有这份好心。”

    “婶婶,于大哥。”许重阳抱拳,将手中的小包袱递给了这名妇人,“山高路远,这里面是一些药膏,我特意从魏老头那里要来的。”

    妇人伸手接过,脸色复杂。

    对于这个黑瘦少年,妇人虽然从未阻拦于飞与他来往,但也从来没给什么好脸色。

    “以后来了上京城,记得找我。”于飞干脆许多,跳下马车与许重阳拥抱了一下,再揉了揉韩遂间的脑袋。

    两人点了点头,于飞便不再多说,退后一步,抱拳道:“山水有相逢,告辞!”

    许重阳与韩遂间让开身子,一同抱拳行礼。

    待得马车驶出桃叶巷,拐向了福禄街之后,旁边的小姑娘开口说道:“重阳哥哥,这两天你最好不要出门,就待在武馆里哦,孙婆婆院子也暂且不要打扫了。”

    “霜璧峰上的东西,压不住了?”许重阳神色凝重,有些不可置信。

    “我方才回家的时候,爷爷跟我说,霜璧峰上有个东西跑出来了。”韩遂间看了看四周,这会虽然才下午,但深秋时节,日头早已落下,昏沉一片。

    “死没死人?”

    “军卒死了十七人,驻军修士重伤,前去支援的王朝修士,也有几人受伤,现在还在山上僵持着。”韩遂间负在身后的左手动了动,一幅约莫巴掌长,一指粗细的卷轴滑落在手中,朝着少年一递:“拿着。”

    “这是什么?”少年看着那幅卷轴的用料以及做工,并没有接过,问了一句。

    “我们家的一种符箓,可以抵挡一些莫名其妙的攻击。”小姑娘斟酌着用词,与许重阳解释道。

    “不用了,我在武馆里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少年可是知道那个死皮赖脸想要让自己叫他一声师傅的老人,到底有多可怕!

    云烟峰顶,一拳轰出,那天地异象直接爆碎退去,他不相信有什么鬼东西敢跑到武馆里去。

    “拿着吧,这东西我们家多的是。”韩遂间板着脸,拉住许重阳的手,将那幅精美的小卷轴放在他手中,“挂在腰间就行。”

    许重阳扫了一眼这枚外观朴实,但用料做工极为讲究的卷轴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