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外甥朱厚照

第一百二十三章 悲天悯人

    “臣是大明的臣子,自然愿与太子共享这万亩土地!”

    张鹤龄这话,说得慷慨大义,坚决无比。

    “好哇,好!”

    弘治皇帝脸上的笑容,已灿烂起来。

    看得出来,他对张鹤龄的这一提议,已极是认可。

    张鹤龄心中一笑,看来这近万亩地,算是拿下了。

    方才见弘治皇帝死活不肯松口,张鹤龄情急之下,便作出共享土地的决断。

    对于他张鹤龄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土地的使用权,而并非坐拥土地升值带来的利润。

    只要将这万亩土地牢牢把握在手,不让旁人得去,他便能安心地发展集市,建设工坊。

    这集市和工坊,才能带来最丰厚的利益。

    土地固然能升值,但比起工坊集市来,差得太远。

    更何况,与太子共享土地,还能享受两点好处。

    一者,可以分期付款,这解决了张鹤龄缺钱的苦恼。

    要知道,张鹤龄手头上的钱,还不足以买下这万亩土地。

    而不能掌握所有土地,始终是个隐患——万一被旁人买去,将来集镇的发展定然受限。

    二来,太子成了土地的所有者,弘治皇帝看在皇家私产的面子上,也会对这西山集市多有照顾。

    毕竟,这土地的价值,是附着在集市之上的,集市越繁华热闹,土地的价值才越高。

    “就这么说定了,这土地朕卖给你,由你分期偿账。”

    “而这西山土地的所有权,你寿宁伯与朕……嗯,与太子一人一半!”

    “日后你若用上份属太子的那一半土地,需得缴纳租税!”

    弘治皇帝很快就拍板定计,他已等不及要算起经济账了。

    张鹤龄长舒口气,拱手应下。

    ……

    好不容易买下土地,张鹤龄心情大好。

    推开御书房的大门,他正准备回去收整土地,规划日后发展大计。

    可刚一开门,却撞见两张老脸。

    这是两张熟悉的脸:周寿和周彧。

    这两兄弟,倒是许久没见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心情不错,连这两张老脸,都显得……

    好吧,还是那么招人厌烦。

    不过既然撞上了,张鹤龄总不至于装没看见。

    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在周家两兄弟面前显摆显摆。

    他拱了拱手:“两位伯爷,这是来面圣呢?”

    “哼……”

    那周寿一看见张鹤龄,便是一愣,待到张鹤龄轻松悠扬地拱手问候时,周寿脸上的表情,却犹如死了老娘一般难看。

    那是种希望尽丧的颓然,就好像张鹤龄这一声招呼,将他周寿期许以久的一个梦,给彻底打碎了般。

    而站在周寿身旁的长宁伯周彧,则是咬牙切齿,一脸愤愤不平。

    他两人却都没有回礼,像是沉浸在各自的情绪中。

    “咦?”

    张鹤龄一头雾水,自己近来,似乎没得罪你俩啊?

    怎么搞得像我抢了你们的宝贝一般?

    “切……”

    既然他们不理人,张鹤龄也懒得啰嗦,摆了摆手,他便哼着小曲荡了出去。

    “我本是……卧龙岗……散漫滴人哪……”

    曲声悠扬,渐渐飘远,直到此时,那周家两兄弟方从震惊失望里,回过神来。

    “兄长,咱们的地……还有希望吗?”

    周彧颤声问了一句。

    周寿苦笑了声:“你看他方才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想是已从皇帝那里得了土地。只怕……只怕……”

    “那咱们怎么办?还要不要进去?”

    周彧将牙齿咬了咬,看到张鹤龄得了好处,真比自己丢了银子还难受。

    周寿点头:“当然要进去!”

    他看着周彧:“西山日后定有长足发展,咱们无需太多,只需几百亩地,日后就能坐等收钱。”

    “对!”

    周彧狠狠点头:“左右那西山脚下土地那么多,陛下总不至于将所有土地,全都给那张鹤龄一人!”

    两人正商量着,那御书房的房门又被人推开,萧敬已走出来召唤道:“两位伯爷,陛下召见。”

    周家兄弟大喜,立马跟着萧敬进了殿。

    弘治皇帝此刻正抱着茶盏,悠然品茗。

    一见周家兄弟,弘治皇帝便展露出笑容:“不必行礼了,你二人今日来是做何事?”

    他的态度极是和悦,面容极是安详,说话间连点头带微笑,看起来心情极好。

    见弘治皇帝这般表现,周家兄弟心下大喜,看来这买地之事,已有了指望。

    “陛下,臣等今日前来,实是为了那西山……”

    周彧已激动万分,赶忙抱拳说出来意。

    可他的话只说了一半,那周寿就连连咳嗽。

    周彧啊周彧,你是忘记了为兄方才的话了吗?

    周寿咳嗽两声,这才抢步上前,拦住自家兄弟道:“陛下,臣等是为了那流民犯京之事前来……”

    怎么能直接说西山的地呢?

    咱是来搭救流民的。

    一听周寿的话,周彧方才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差点露了馅。

    还好有兄长哇,兄长当真机敏过人,若没有他,咱这土地的事,怕要告吹了。

    周彧已偷偷扭回头去,给周寿投去个感激和钦佩的眼神。

    而那周寿,自是昂首挺胸,自信非凡。

    “哦?流民?”

    弘治皇帝眉头一扬:“你二位对那流民,有何看法?”

    这一回,周彧再不敢插话了。

    周寿已将眉头皱起,眼角下拉,挤出副悲天悯人的凄苦表情:“臣等听闻京郊流民缺衣少食,又无安身之地,心下担忧不已。”

    “又念及流民动荡京郊,思来想去,觉得该给流民置一个容身之所。一来照料贫敝,二来也能防止京师再起动荡。”

    这些词儿,周寿方才已整理了无数回,此时慷慨陈辞,自是驾轻就熟。

    再配上他强挤出的卑悯表情,当真有兼济天下的达者气派。

    “哦?”

    弘治皇帝面露惊色:“两位爱卿,竟有如此胸怀!”

    他又拊掌而笑:“好哇,好得很啊!朕本道你二人平日不理苍生,却是不知竟有如此卑悯情怀!”

    弘治连连点头,看起来极为满意。

    很显然,这场戏已打动了弘治皇帝。

    周家兄弟心里狂喜,看来此番买地,是势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