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八百零五章 进退有据(上)

    听完了贤婿的一盆凉水,杜老爹眼中也带了悲愤的情绪。

    贤婿李胜利的话,还真是许多人活脱脱的写照。

    这也不中,那也不成,让他们上,又干啥啥不行,总之一句话,我不会干可以,但你干就是不可以。

    我不会干的你给干成了,那就是生死仇敌了。

    “嗯……

    做事难呐!

    但你小子做事就很容易了,老苗下去了,这次你满意了?

    何苦如此啊?

    老苗半生搏杀,因你的避而不见,毁于一旦。

    赤脚医生的事,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儿戏!”

    正经做事跟剑走偏锋,差的是速度跟结果,速度快是很快,可结果就容易得罪人了。

    就跟自己下去要得罪人一样,杜老爹清楚,自家这个贤婿将来也必然要得罪人的。

    至于苗显的去留,现在底下望眼欲穿的多了,不差一个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激化矛盾的人。

    “爸,李怀德那边还是要予以支持的。

    听说轧钢厂的部分设备还被封在库里,这是专门给轧钢厂进的设备。

    自家没本事,就别到人家门里截胡。

    理论上的东西,终归是书面的,许多差距还是要落在实处看的。”

    李胜利也知道,面前探索归来的杜老爹,不过正式探索的马前卒而已。

    真正拍板的人还没出去呢,李怀德的轧钢厂,在夏天还是要拿出一些成果的。

    “东西不是在轧钢厂吗?

    考核他都可以肆意妄为,更何况一点设备?

    如你所说,设备的进口,是轧钢厂的全权,与其他单位无关。”

    说这话杜老爹就很无奈了,李胜利也能听出他的无奈。

    原因其实也简单,许多其他单位的重要性,还是要高过轧钢厂的。

    好设备,不能尽着轧钢厂先用,而是要等其他单位的意见。

    “明白了!

    爸,您这次途径港城,钮璧坚那边没给您提***业规划跟报告吗?”

    杜老爹找他的原因,李胜利大概清楚。

    但涉及到了具体产业,就不是套用经验的事儿了。

    别说大面上了,就是太平庄的一个电机厂,李胜利所能做的不过是提供现成的电机加工技术。

    具体到落地,还得去找轧钢厂那边帮忙。

    说句难听点的,电机厂的操作台,是用八仙桌,还是钢板桌,在李胜利看来是无所谓的,无非有个面就成。

    但真正操作起来,实际要用的还是钢板焊接的操作台,或是钢骨架的操作台。

    “让你过来就是为了这事。

    这是钮璧坚提供的产业报告,你先来看一下……”

    对自家贤婿,杜老爹这边是相信的,但对港城的钮璧坚,他这边还是存有疑虑的。

    产业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事上,杜老爹也不敢直接拿着钮璧坚的产业报告,作为自己报告的填充。

    接过杜老爹推过来的产业报告,李胜利先是大致的翻阅了一下。

    别说,钮璧坚那边做事还是很细致的。

    产业报告分了两部分,涵盖内容的那一份,自然是大部头,看着就让人眼晕。

    但报告上面,还有一份十几页的梗概,这就比较符合李胜利的能力了。

    还是那话,纯技术类的问题,跟他无关,走势这类问题,李胜利还是可以大略说上几句的。

    “爸,产业报告之中的一些次序需要改一下。

    比如工业设备,这类领域不仅对技术要求较高,对配套产业的要求也较高。

    梗概也说了,目前我们配套产业的精度,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现状。

    而且,工业设备领域,也跟李怀德的考核细则有关。

    如果结合考核细节,我们就可以在不更新设备的前提下,提高一下产业精度。

    这条路是条长路,产业投入也相对巨大,我看还是放在最后吧。”

    看完梗概之后,李胜利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像工业设备领域,这虽说是国之重器,国力的象征,但要推广升级,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是海量的。

    不说别的,仅是现在四五百亿的资金,全部投进去,三五年之内可能也见不到一点效果的。

    这类领域的实质推进,李胜利记的大概是在九十年代。

    现在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不足以大力推进工业设备领域产业升级的。

    “哦……

    以人力暂时代替物力,很不错的选择。

    做事之前,首先整肃内部,也确实是个路子。

    只是,工业设备,是一国机械制造业水准的体现,说白了,也就是国力的体现。

    咱们避重就轻,会不会在以后的结构上,生出先天的劣势?”

    贤婿李胜利的说法虽然不错,但杜老爹这边还是有些担忧。

    看看岛上的工业制造能力,再对比一下自己的,差距之大不可想象。

    就比如钢铁产业,人家一个地方小厂的技术水平,都要高过这边最好的企业。

    这种差距,也是令人生畏的,说句不太好听的,这就是战争能力的差距了。

    杜老爹这批人,也是深切体会过这种差距的。

    “爸,不会的,产业工人几百万,也不是那么容易随便舍弃的。

    再者,我们产能虽说差了一点,但重工业的技术基础,可并不落后。

    落后的只是产业设备而已,与其追求我们自己的制造能力,不如先进口国外的设备,增加产能。

    这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循环,产能增加了,也能后续助力工业设备领域的升级。

    许多事,对咱们而言,只能因陋就简了。”

    内部考核加上设备的引进,在杜老爹看来,近几年也够用了。

    这条路也是之前试验过的,无非之前是缴获,现在是引进而已。

    “好,这一点我清楚了,说说其他产业。”

    将贤婿的建议记录之后,杜老爹这边也就有了大致的做事办法。

    从钮璧坚那边得到产业报告的时候,杜老爹就在一刻不停地翻阅。

    工业设备领域,这边需要新上或是大规模改进的项目,一百一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