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日记而已

11.4

    今天玩了一上午游戏。

    下午看了个10000m。

    太恐怖了。

    第一名拉了第二名三圈。

    太恐怖了。

    直接破了省记录。

    下午还和zyh讨论了一下文学这个东西。

    所以文学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载道和缘情哪个更重要?

    说实话,对于我,这个菜得一批的作者,都不重要。

    对我来说,情和理是一体的,或者说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只有处于两端的,才容易区分。

    像《雪国》,里面那种淡淡的哀伤,还有虚无主义,两完全是混合在一起的。

    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也是混合在一起的。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水平不够。

    谁知道呢?

    反正我从来不会去刻意分割。

    《乞力马扎罗的雪》也分不清。

    有些时候,体验本身也弥足珍贵。

    听了场辩论。

    文学的价值更在于载道/缘情。

    首先,什么才算文学?

    《民法典》想来不会被当做文学吧?

    《马克思主义》呢?

    我认为它不是,为什么?

    它是说理的。

    为什么?

    因为它没有情感。

    我的观念里,文学首先是要传达感情的。

    很奇怪啊。

    辩论的时候有句话,载的道是好是坏。

    啥叫好的道,啥叫坏的道?

    资本主义就一定是坏的道吗?

    但是它确实带领着西方进步过。

    道是分是否适合的。

    不是分好坏。

    文学对作者和对读者而言不一样的。

    作者是表达自己。

    有时候可以很单纯的,去表达一件事,和自己的情感。

    读者从文章里明白的道理可能和作者想表达的没有关系。

    虽然有些时候作者想说的和读者理解的是相同的就是了。

    今天在那边抄读书笔记的时候,又开始感觉不会写字了。

    看《萌芽》,看到一篇《复调》。

    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它们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

    用复调描述内在。

    很不错的比喻。

    晚上又在打游戏。

    想起了《龙族》。

    有的人打游戏是为了等待。

    大学一定要报远一点的。

    不然小心你的黑历史在你寝室里传播。

    亲身经历!

    焯!

    绰号被lh知道了。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化妆。

    其实我不太喜欢化妆。

    小时候要上台大合唱,画了个妆,结果洗了半天。

    很不舒服。

    对于每天化妆的,我也不太喜欢。

    在特殊的日子化妆,我完全接受。

    但是我不,喜欢平时也化妆的人。

    其实没有必要太在意他人的目光。

    今天开始转凉了。

    又要加衣服了。

    好久没有出门乱逛了。

    以前在家的时候,不下雨的晚上,会一个人出门,在小店买瓶rio,边走边喝。

    没有固定的路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反正路上也没多少人。

    大学了就不一样,晚上不敢乱走。

    全是情侣。

    既然快冬天了,去买点巧克力,还不用担心融化。

    其实我很喜欢甜的东西。

    不喜欢酸的东西。

    突然想起了之前的心理班会。

    主持人:“内向的和外向的,你会选哪个处对象?”

    我的内向:“纸片人!”

    今天看了一集《妖精的旋律》。

    又是一部一看就是禁番的存在。

    时间差不多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