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拯救三体宇宙的只有西游记了

第二十一章 日语是个啥?算中文方言不?

    记者会的最后,东森大学准备了歌曲表演作为余兴节目。

    朱晓萌为大家演唱了《漫步人生路》的日语版《喜欢孤独》。这个世界是没有中岛美雪的,所以,习惯孤独自然成了朱晓萌的“原唱”。

    如果说为何能创作出一模一样的歌曲,也许“弦理论”能解释这个现象吧?可是谁又知道呢?

    两个单摆就算在真空中,他们的摆动频率也会相互干预,最后变成相同的摆动幅度和频率,不是吗?

    朱晓萌的演唱被传到了网上,一开始都是惊艳和赞叹,甚至很快有倭国的音乐公司希望购买这首歌曲的版权。

    ひとり上手(じょうず)

    私(わたし)の帰(かえ)る家(いえ)は(在街角听到你的声音)

    あなたの声(こえ)のする街角(まちかど)(我感觉像是回了家一样)

    冬(ふゆ)の雨(あめ)に打(う)たれて(任冬天的雨点打在身)

    あなたの足音(あしおと)をさがすのよ(搜寻着你的脚步声)

    あなたの帰(かえ)る家(いえ)は(你在街角把我忘记)

    私(わたし)を忘(わす)れたい街角(まちかど)(也仿佛是回了家一样)

    肩(かた)を抱(だ)いているのは(你搂着她的肩头)

    私(わたし)と似(み)ていない长(なか)い髪(かみ)(一个和我不一样的长发女子)

    心(こころ)が街角(まちかど)で泣(な)いている(我的心在街角哭泣)

    ひとりはキライだとすねる(哭闹着说它不喜欢一个人)

    ひとり上手(じょうず)と呼(よ)ばないで(不要说我习惯了一个人)

    心(こころ)だけ连(つ)れてゆかないで(不要只把我的心带走)

    私(わたし)を置(お)いてゆかないで(不要丢下我就走)

    ひとりが好(す)きなわけじゃないのよ(我其实不喜欢一个人)

    雨(あめ)のようにすなおに(就像落下的雨水那么明白)

    あの人と私(わたし)は流(なが)れて(他和我已成过去)

    雨(あめ)のように爱(あい)して(虽然曾经彼此相爱)

    サヨナラの海(うみ)へ流(なが)れついた(现在已经流进了分别的大海)

    手纸(てがみ)なんてよしてね(请不要写信给我)

    なんどもくり返(かえ)し泣(な)くから(我会捧着一次次的泪流满面)

    电话(でんわ)だけで舍(す)ててね(只要打电话给我就好)

    仆(ぼく)もひとりだよとだましてね(在电话中骗我你也是独自一人)

    心(こころ)が街角(まちかど)で泣(な)いている(我的心在街角哭泣)

    ひとりはキライだとすねる(哭闹着说它不喜欢一个人)

    ひとり上手(じょうず)と呼(よ)ばないで(不要说我习惯了一个人)

    心(こころ)だけ连(つ)れてゆかないで(不要只把我的心带走)

    私(わたし)を置(お)いてゆかないで(不要丢下我就走)

    ひとりが好(す)きなわけじゃないのよ(我并不喜欢一个人)

    ひとり上手(じょうず)と呼(よ)ばないで(请不要说我习惯了一个人)

    心(こころ)だけ连(つ)れてゆかないで(不要只把我的心带走)

    私(わたし)を置(お)いてゆかないで(不要丢下我就走)

    ひとりが好(す)きなわけじゃないのよ(我其实不喜欢一个人)

    不过很快又开始有人质疑朱晓萌是“崇洋媚外”,尤其是不应该崇媚倭寇。

    校方第一时间联系了朱晓萌和她的辅导老师,朱晓萌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了澄清视频。

    视频里,朱晓萌坐在中间,周吉和孙小美坐在朱晓萌的两边。

    朱晓萌首先表达了自己创作日语歌曲《习惯孤独》,对网上的一些朋友带来的误解表示了歉意。

    随后朱晓萌反问说:这个世界上存在日语吗?我是指真正意义上的一种语言,叫做“日语”的,存在吗?

    1937年之前,倭国一直反复重申和强调他们自己跟我们一样是华夏人,结果占了不少便宜,甚至很多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可是37年之后呢?狼子野心暴露了,随后短短八年时间,他们就一败涂地,糟了“报应”了。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倭国经济起飞,治安也比较好的时候,文化上也是故意靠近我们华夏的。那个时候的连续剧,歌曲的风格都是往华夏的传统文化方向靠拢的,就连动画片也都是故意贴近华夏文化。

    朱晓萌继续说,我这首歌虽然是用日语创作的歌词,但那也是七八十年代的风格。那个时期是倭国向我们靠拢,主动贴近我们的时期。

    如果继续按照当时的势头发展,很可能今天日语直接又变回成华夏语的一种方言了。

    事实上日语也确实是华夏语方言的一种而已,只不过混入了很多匈奴和古印度的词和少量语法,清朝以前的华夏人,说话倭国人都是能听懂的,尤其知识分子,都能听懂华夏语言。

    历史上倭国一直主动或者被动引入华夏文化,科技以及工业产品。这个地区的语言,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本来就是华夏一种方言的地位。倭国对我们进行的文化输出也就是近几年比较多,我们反过来对他们文化输出个二三十年,日语就又变成华夏一种方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