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被曹操灭门,刘备拜我为军师

第四十五章 糜竺归来了

    听着李欢的劝说,刘备陷入思索之中。

    他当然不是愿意躺平的人。

    而今,徐州局势一片大好,他确实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熟视无睹。

    李欢等人也没有说话,他们在等待刘备的决定,如果刘备在这个时候优柔寡断,他们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他们只是谋士而已。

    谋士可以出谋划策,决断却需要君主本身。

    就在众人瞩目下,刘备忽然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变得格外坚定,说道:

    “好,那就如军师所言,派人前往荆州联系刘景升,另外,如今徐州也需要开始整顿兵马了,与袁术开战,和伏击吕布不同。”

    至此,众人如释重负。

    除了李欢因为是穿越者的缘故,他知道刘备是什么样的人,不会有太多顾忌。

    而陈登、陈宫,他们都是押宝刘备,如果失败了的话,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

    在徐州城,兵马迅速调动。

    如今刘备在徐州征召兵马,人数已经来到了六万人,他在徐州的名声很好,使得不少青壮前来投奔,让刘备募兵没有受到阻碍。

    如果要夺回广陵郡,便要和袁术正面征战。

    虽然现在的袁术,势头远不如前,但是他麾下依旧称得上兵强马壮,不容小觑,如果过分轻视敌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在出兵之前,便要做好准备。

    一切按部就班进行着。

    便在此刻,一直在东海忙碌的糜竺终于回来了,而且带着大量的财物。

    此番售卖精盐,是糜竺亲自带人前往。

    可见收益不容小觑。

    现在的糜竺,可以说是刘备的金主,这年头招兵买马都要钱。

    所以,刘备对糜竺很看重。

    他便是将糜竺招来府衙,虽然糜竺很早之前就向刘备示好,但二人却还没有深入交流过,这段时间都在外面忙碌。

    其实从糜竺售卖精盐开始,他就已经算得上刘备阵营的核心人物之一了。这年头能搞钱也是本事,而且是莫大的本事。

    “糜竺见过主公。”

    刚见面,糜竺就直呼主公,这还是糜竺第一次称呼刘备为主公。

    之前只是使君而已。

    这意味着双方关系的拉近。

    刘备的心情好极了,他拉着糜竺就开始谈话:

    “子仲这一路上辛苦了。”

    糜竺则是笑着拱手道:

    “主公放心啊,这点事情不算什么,此番有军师提供的制盐之法,当真获利颇丰,那些达官贵人,甚至为了购买精盐而争抢。

    有了精盐之后,徐州起码不必为钱粮之事头疼了。竺只是路上奔波,但此事功劳最大的,应当还是军师,此乃徐州之幸也!”

    在来刘备这里前,糜竺已经对徐州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时间没过去多久,但徐州却宛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进来的时候,糜竺还觉得难以置信。

    他本来就看好刘备,哪里想到,他都没有和刘备好好谈谈,就已经青云直上了。

    也幸好,之前糜竺虽然没有和刘备深聊,却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刘备招兵买马的钱,其中有不少都是糜家给的。

    毕竟之前精盐尚未获利,想用钱只能用徐州府库,但如今的徐州,虽然算不上一穷二白,却也相差不多。

    要不是糜家给力,刘备如何有这么多兵马?

    对于糜竺所言,刘备深以为然,他笑着点了点头,而后说道:

    “子仲所言极是,幸好有军师相助,否则徐州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可就算如此,你的功劳依旧不可磨灭。

    今日备找你过来,便是为了说这件事,卿不负我,我不负卿。”

    糜竺神色一凛,他察觉到刘备的用心。

    这正是他想要的答案。

    如今的糜家,算是豪强,主要是有钱,却和世家没什么关系。毕竟身份摆在这里,商贾再有钱也是商贾,这是无法改变的。

    重农抑商,是上千年的国策了。

    糜竺想要投靠刘备,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只有攀上了刘备这艘船,只要能够成功,日后糜家的身份将发生彻底的转变。

    他们也能从商贾变成官宦。

    还不只是名义上的。

    糜竺心中唏嘘,也是毫不犹豫的行礼:

    “承蒙主公信任,卑职定不负主公。”

    二人又是一副挚交的模样。

    刘备心情好极了,因为糜家不止有钱,同样还会挣钱,否则的话,就算李欢有提炼精盐之法,也无法快速换成真金白银。

    要是盐这东西,一定程度上能和金银媲美,但也只是一定程度,真要招兵买马,依旧需要足够的钱粮,否则啥也干不了。

    百姓要吃盐,却不可能花大价钱购买昂贵的精盐,吃饭才是最要紧的。

    总之,徐州有糜家真是太好了。

    解决了刘备的一个大问题。

    便在此刻,糜竺忽然有些犹豫,而后迟疑不定的说道:

    “对了主公,竺有一事相求。”

    听见这话,刘备几乎毫不犹豫答应下来,方才还说得这么好听,总不能转眼就拒绝人家吧,便是信誓旦旦的说道:

    “子仲有什么事直说就是,只要备能够办到,绝不会有半句推诿之言。”

    这让糜竺松了口气,但还是纠结道:

    “那就有劳主公了,这件事说来也有些尴尬,便是舍妹的事情,竺想替她寻一门亲事。”

    听到这话,刘备不禁愣了下。

    糜竺的妹妹?

    好吧,刘备有所耳闻,听说才二八年华,是徐州有名的美人,不过糜竺说这个是怎么回事?

    难道说……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刘备心中涌现。

    莫非糜竺是想要把妹妹嫁给自己,如此来稳固彼此的关系?

    此事很有可能。

    不然莫名其妙的,糜竺说这个没道理。

    刘备不由得有些激动,他现在年龄也不算大,也就三十五六岁吧。关键在于,他这段时间,确实没有媳妇。

    虽然以刘备的身份,缺女人也不至于,但讨个媳妇回来并无问题。

    考虑到这些,刘备心情很不错,他意味深长道:

    “子仲的妹妹如何?”

    他已经在期待糜竺接下来的话了。

    到时候,也不必拒绝,坦然答应即可,这是有利于大家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