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第三十九章 张苍上书

    陈洛踏入宫城。

    前方出现侍从进行引导。

    道旁整齐排列着宫廷侍卫,腰挂长剑,威严肃穆。每隔五十步,还站着一名谒者,他们时不时呼喊一句“小步快走”,提醒路上行走的群臣注意仪礼。

    陈洛目光所及处,从前嘈杂的乱象不复。

    这个时间点正是上朝高峰期,但道路并不拥挤。

    群臣们刻意隔着一段距离,安安静静地小步行走,杜绝了相互之间进行交谈的可能性。

    待到他来到殿前,已经在台阶上恭敬站好的官员超过百人,这是郎中之类的官员,位阶尚不够进殿。

    “陈大夫,即颂晨安。”

    待到陈洛往上走了十多阶,旁边传来问好。

    他侧过头,认出了对方,点头示意道:“苏御史,晨安。”

    自己作为御史大夫,哪怕没有什么事情,也是可以进殿坐着。

    除他之外,整个御史体系就只有御史中丞有进殿资格,其他普通的御史只能站在殿外的台阶上,有事上奏才能进殿。

    对于现在自己手下的这三十名御史,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汉代的文官不像后世,只有嘴皮子功夫。

    陈洛只能保证自己是御史体系中最能打的,但要他一打二或者一打三的话,真不一定能完胜。

    沿路又经过几位御史,与他们打过招呼后,陈洛进入殿内。

    上朝的位置顺序是有讲究的。

    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武将混进东边的文官队伍最多被唾骂,文官混进西侧的武将队伍里,那万一因为什么事情吵起来,恐怕会是“血溅五步”。

    走去大殿的东边,陈洛在萧何身后坐下。

    “老萧晨安啊,今天你有什么大事要上奏没?”见刘邦还没来,陈洛压低声音打算闲扯一会,在半年共事期间,自己和对方熟稔不少。

    殿上是有不准喧哗的规矩。

    只是这些规矩想要困住他们这些制定规矩的人,那断然绝对不可能的。

    喧哗,什么喧哗?

    我们这叫心忧国事,时刻不敢忘怀。

    萧何并未转过身来,轻声回道:“我给陛下的奏折不都要在陈大夫那过一遍嘛,真要有什么事,你知道的岂会比我更晚。”

    他这话倒也没错。

    御史大夫日常处理的奏折,就是“皇帝——御史大夫——丞相——诸侯王”这一条线,通常情况下萧何的奏折是必须经过自己这里。

    不过如果想专门绕开,并非没有办法。

    毕竟御史体系中还有一条只是挂靠着自己,但实际上权力交集不多的路线,即“皇帝——御史中丞——郡守”。

    当然,除非自己与陈洛打算撕破脸,那他不可能通过这条线来向刘邦送上奏折。

    陈洛乐呵呵地笑着说:“我这不是问问嘛,万一萧丞相昨日夜里得知了什么加急的情报,来不及上奏,打算今日早朝的时候直接言说呢。”

    “这倒是没有的事。”萧何轻轻摇头,“现在大汉承平,只有喜报,哪会有什么加急的情报,需要在早朝直接向陛下言明的。”

    “没有自然最好。”陈洛轻轻点头,“对了,前些日子该秋收了吧,各地收成如何?”

    天下稳定下来半年有余,各地确实安稳无事。

    秦朝的十余年中,徭役不轻,使得诸夏尚未从春秋战国五百年中完全恢复,秦末又是一波战火,导致现在九州人口远远未能接近土地极限。

    在人地矛盾不明显时,各种内部矛盾几乎消失,主要前进方向集中在开拓方面,离分配问题的处理尚且还早。

    回忆一番,萧何淡淡道:“隔得比较近的京兆地区,巴、蜀地区还有河内郡、河南郡这些地方,皆是丰收,如果明年后年皆是如此,大概粮仓内可以堆积起粮食了。

    不过汝南郡、南阳郡、沛郡等五郡收成平平,只是在陛下减轻赋税的情况下,当地百姓能够养活自己。

    至于更远的燕、楚、齐、长沙四国,他们尚未将今年的收成情况汇报上来,只是想来应该不会太差。”

    哪怕只能见到萧何的背部,陈洛仍然能感受到他说出这话时,脸上是带着微笑。

    大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蒸蒸日上,天下百姓得以安居,这确实是让内心颇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朝堂上永远有争权夺利的人,也永远会有为国为民的人。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两种人数量比例会产生变化。

    不过目前大汉的朝堂上,后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前者。

    “对了,张计相今日似乎有重要的事情打算上言,关于……”萧何说到这时,声音被殿内站着的礼官掩盖过去。

    此时,九名礼官由上至下地传呼道:“陛下至,群臣恭迎。”

    各级官员闻言,瞬间是反应过来。

    他们按照仪礼依次站起身来,向乘坐着“龙辇”进殿的刘邦行礼。

    等到刘邦坐到上首位置后,他们才继续缓缓坐下。

    见到早朝正式开始,陈洛不好继续和萧何搭话。

    至于刚才萧何所说的事情,他是在心底默默思忖起来。

    现在朝中的张计相,即是指的张苍,因为让精通计算,担任大汉管理财政方面的计相。

    按照萧丞相的说法,张计相是有重要的事情上言。

    莫非是张苍负责的本职工作方面出事了?

    陈洛微微皱眉。

    如果是这样,岂不是代表大汉财政出了问题?

    不过为了恢复国力,刘邦基本不动用民力,甚至长乐宫与未央宫都尚且是慢慢修缮,不急于一时完工,半年过去,才有了个轮廓而已,至于行宫之类,刘邦根本没有考虑。

    在没有大兴土木,又没有对外战争以及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在财政方面还会出现问题,陈洛是绝对不信。

    仔细想来,张苍属于全才,计算、乐律和历法全部精通,甚至不局限于儒学,各种杂学亦有所涉猎。

    因此他等会要上奏言明的“重要事情”,还真不一定是关于他的本质工作。

    思索约莫一盏茶的时间,陈洛在心底有了大致猜测。

    于是他坐直身子,对相关方面在脑中进行延伸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