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陈洛的推断
刘乐送来的这封信上,三分之二都在说最后这件事情,以及与它相关联的各类细节。
要知道这条消息送到长安后,知道的人只有吕后,就连萧何都没有告诉,毕竟刘邦在长沙国病倒的事情太吓人。
他已经五十来岁,平日里看着生龙活虎,能够和戚姬恩恩爱爱,率军亲征并没有一丁点儿违和感,可实打实的是位老人了。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导致大汉的首位皇帝驾崩,并非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若是真实发生,后续影响不会小,足以让接下来的朝堂乱上好一会。
相较起来,哪怕说南越国有继续犯边作乱的意图,都根本称不上大事。
沉吟片刻,陈洛突然眼睛微微眯起,想到一处不寻常的地方。
刘乐的信上是说刘邦病倒的消息,整个长安城内就连萧何都不知道。吕雉却是告诉了刘乐……
难道这是看在他们父女情深的份上,才这么做的吗?
陈洛相信吕雉不会那么幼稚。
她肯定知道刘乐得知这样重磅的消息,会首先派人来告诉自己。
陈洛又揉了揉下巴。
自己这个想法要是没有问题,那顺带是印证了刘乐信上所说的第一件事情,看来吕泽果然重伤难愈。
若不是这样,吕雉在长安里是没有足够的助力,需要来暗示自己早做准备。
到时候刘邦真出了意外,众人慌了神,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的自己可以迅速扶持刘盈坐上皇位。
他看着这封信件,没想到刘乐在向自己传递消息的同时,吕雉可以借此也向自己“传递”一层意思。
只要沾上了政治,真就是得处处留心,不然走错了一步便会被漩涡卷进去不得脱身啊。
只是现在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陈洛尚且不清楚。
目前在长沙国的刘邦病得到底有多重?
刘乐送来的信件上没有说明这个情况,陈洛觉得是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刘邦的具体病情,并未在送到长安的消息里具体描述出来,这样的话,吕雉未能知晓,刘乐同样不知道。
这样的情况是可能出现的。
病情这东西是说不准的。
有时候看似小病,身体没有出现什么毛病,但实际上就像蔡桓公那样,可以被扁鹊三连问候。
有时候则是眼看人出气比进气多,行将就木了,没想到却又是挺过来,接下来又能好好的活个十几二十年,一点毛病都没有。
何况长沙国到长安之间隔了那么远的距离,指不定信上说刘邦病危,实际在长沙国的刘邦已经生龙活虎、精神抖擞。
这还不如不写具体病情,以免惹来罪责。
至于第二种情况呢,就是刘邦真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快打算交代后事了。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吕雉没有跟刘乐明说,那属于正常情况。
这与刘乐在信上所说的第二件事情相吻合。
吕雉现在掌握整个长安,就如同始皇帝在东巡时在外驾崩,遭遇矫诏,她想要模仿,并非什么难事。
可她如果想走更加稳固的路子,那则需要更多时间,因此瞒下刘邦重病的消息,争取布置好更妥当的局面。
手中拿着帛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陈洛恨不得立刻飞回长安,亲自去了解情况,现在他仅通过这只言片语来进行判断,终究是不准确的。
“真是件麻烦的事情啊。”陈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历史上刘邦是在这段时间内是亲征匈奴,结果被围在了白登山上,不过除了心灵上受到了些许打击,身体未遭受任何伤害。而他亲征九江王黔布,是身中一箭,次年去世。
现在的情况是与原本的历史出现了偏差,他仍是心心念念地不忘亲征过把瘾,选择去攻打南越国,结果惹来一场大病。
这样的改变是否会导致刘邦提前因病去世,没人说得准。
自己不可能被动地看着事情发生。
陈洛将帛书放在案牍上,半闭上眼,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冥想大概一炷香的时间。
安静下来思考,往往可以让心灵平和,比起焦虑状态,更容易思考出正确的答案。
而想出一种解决方案后,他缓缓站起身来,将案牍上的那卷帛书细心收纳到一个由墨家制作的机关木盒中去,接着走出大帐,唤来自己的亲卫。
“你去给韩大将军、周将军、夏侯将军、樊将军他们传话,说我有要事请他们相商,尽快赶往中军大帐。”他语气并不急切,却听得那亲卫暗暗咂舌。
真有大事要发生不成?
这个级别的内部会议,你要说大军需要掉头去再和匈奴来一场决战,那他都是会选择相信啊。
于是亲卫恭敬地应声,不敢有丝毫懈怠地跑去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