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第三十七章 给刘如意取字

    会客厅内,颇为安静。

    醇厚馥郁的沉香从角落的香炉中悠悠飘起,令人心旷神怡。

    相对而坐的两人都未出声。

    陈洛此时不由得思考起一个问题。

    如果将华夏上下几千年来的君主互相比较,那么可否从中挑选出最完美的模板?

    无数人选从他的脑海中划过,却觉得他们各有千秋。

    毕竟每个时期的明君都拥有着自己的优势,何况时代不同,生产力和周边局势都存在差异,单单从几项数据去看,那将会有失偏颇。

    不过自己只从几个角度去看,还是能选出合适的人选。

    要论最适合征战天下的国君,在统御、纳谏、治政能力都是一等一的李世民,无疑是最强模板。

    他那果决的性格,更是加分项。

    如果生在其他的乱世,夺得天下的概率同样极大。

    要论最适合对外开拓的国君,陈洛觉得刘彻和朱棣各有优势,两人擅长的方面不同。

    刘彻“抽卡”能力一绝,整个大汉最为顶尖的三位将领,两人在他手里,而且他能在后方将国力发挥到极致,哪怕运用手段有些过分,但是不这样做,如何支持住大规模的国战呢。

    朱棣则是亲自上阵,从靖难再到五次北征,像他这样亲自上阵,与敌军征伐的皇帝在历史上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相当罕见,但换成其他皇帝,想要彻底断绝蒙古气运,可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两人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对外开疆拓土的野心极其旺盛。

    哪怕那些敌人被击败后,选择逃遁与退让,他们并不会就此作罢,而是选择继续进攻,将敌人的立足之地彻底蚕食殆尽。

    作为他俩的敌人,有且仅有一个下场。

    那就是死。

    至于最适合守成的国君,之前陈洛觉得宋、明两朝都有中兴之主,他们对外虽然拉胯了些,但治国上都还不错。

    直到自己亲眼见到了刘恒的作为,方才意识到他的实力和名声,可谓是严重不匹配。

    什么叫真正的“守成之主”啊?

    要知道这还是刘恒前期势力单薄,朝中诸多旧臣限制了他的发挥。

    若他一开始就名正言顺地继位,或许能省下数年功夫,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刘恒之前,有无数君主使用过“文”这个谥号,但它真正与君主完美契合,甚至因为使用者而增加光彩,他是第一人。

    面前坐着的刘如意,在自己这些年的教导下,性格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改观,比起幼时多了稳重,以及对百姓有着关心。

    只是比起刘恒来说,那倒是差得远了。

    不过刘如意现在对皇位没有丝毫觊觎之心,他对现在的刘恒,唯有钦佩之意。

    要知道他很清楚,自己和刘恒的身份互换,估计现在还在苦苦熬时间,等着功臣派的那一批告病或老死。

    刘如意将面前的茶水饮下,打破沉默道:“国相,还有两旬,就到我及冠的日子了。”

    “嗯?”陈洛扭过头去,接着笑着应答,“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初来代地的时候,你还不到我胸口高,没想到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我须发也白了不少。”

    十一年,弹指就过去了。

    自己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这些年里,他一年在代国待的时间基本都超过了十个月,回阳夏的次数反而很少。

    因此陈洛对于自己的那几个儿子的变化,其实颇感惊讶。

    陈直长到十岁后,便写信前来,征得自己同意,接着动身前往楚地,拜师项羽,学习武艺。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项羽向他传授武艺的时候,显然没有藏私。

    于是到了“三年之约”的时候,陈直正是身体发育的时候,个子猛窜不说,手臂和腰腹都壮实起来,加上跟着项羽学习,功夫练得不错。于是项淇与他鏖战数十回后,因为体力不支败下阵来。

    只是从他到郢都的那一年多时间里,与项淇早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两人儿时的那些小仇小怨,早就灰飞烟灭,反倒让不打不相识,感情迅速升温。

    在陈直十五岁那年,刘乐写信送来,郑重地和自己讨论起直儿和项淇订婚的事宜。

    陈直和项淇两个小辈都情投意合,自己难道还有什么好说的吗?

    于是在大汉二十二年的时候,陈洛与项羽正式结为了亲家。

    显然,项羽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婿也是相当满意,常常在书信之中对陈洛夸赞道,“汝子有吾七分勇武,学去了吾十成武艺”。

    这个评价相当之高,等于宣布说整个大汉能在正面打过陈直,恐怕不过一手之数。

    相比起兄长来说,陈鲁就有些声名不显。

    当然,陈洛对于这个小儿子的关心并未减少。

    相比人人夸赞的直儿,内敛的陈鲁的天赋显露在不经意之处。

    在墨家弟子中,陈鲁不知何时成了年轻一辈里声望最高者。

    起初,陈洛还以为这与自己有关,毕竟作为名义上接近墨家巨子般的存在,陈鲁想要借父亲势,非常容易。

    不过他去具体了解一番,发现陈鲁完全是靠着本身实力做到的。

    墨家在大汉二十年至大汉二十五年中间,在农具方面贡献了一百九十六条改良方案,其中七十三条是由陈鲁提出,超过三分之一。

    这还仅仅是农具改良这一方面。

    要知道墨家当前可是有二十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陈鲁在十六个方向上都有所建树。

    如此惊才绝艳,陈洛甚至有产生过怀疑。

    是不是有人想将自己这个小儿子当成棋子,通过他发布这些成果,借此拿捏住他的命脉,待到未来陈鲁掌控墨家,那人顺理成章当上幕后主使。

    为此,自己特意在闲时向刘如意告假,偷偷回了阳夏一趟。

    当陈洛看着陈鲁穿着灰布衣服,身旁摆放着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工具,在木堆和铁石间来回穿梭时,完全相信那些改良建议是由鲁儿提出。

    自己在他身上看出了匠心。

    要知道拥有匠心的工匠,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创造受到他人染指,更不会允许名声被玷污。何况不少墨家弟子纷纷表示,陈鲁在锻造的手法上,已经超过了不少老秦墨了,更是冠绝年轻一辈。

    虽然陈鲁年龄不大,可基本所有墨家小一辈的弟子,都心悦诚服地尊称他为大师兄。

    而且让陈洛最为欣喜的,便是自己这个次子并非只会模仿前人,做到了开辟自己的一条道路。

    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到死也只能是一个好的工匠,绝对担不起大师的头衔。

    陈鲁在尚未及冠的年纪,便开始改良之前的工艺,显然已经跳出窠臼。

    对于这个小儿子,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了,如果未来没有意外的话,那自己会选择把墨家交到陈鲁的手里,让其掌握这支强大而有隐秘的势力。

    陈洛不担心鲁儿以后的发展,反倒忧虑起他的婚姻大事。

    陈鲁每天就泡在自己的工作坊内,整日与那些木头与工具打交道,别说接触女子,就是与人交际的范围,都仅限于亲人和墨家弟子。

    这放到后世,不可是妥妥的一枚胶佬,整日宅在家里,拼装好高达模型后,就放在自己架子上去,接着再开始研究下一个模型。

    不过令陈洛感到意外的是,刘乐在大汉二十二年送来的信上提到,淮阴侯的长女韩萱看中了陈鲁,让她阿父主动过来提亲。

    这让自己差点惊掉下巴。

    根据从楚地而来的墨家商队汇报,陈鲁这些年里,交际能力非但没有改善,反倒越来越“宅”,除了墨家安排的外出宣讲活动之外,连侯府大门都懒得出去。

    陈洛脑海里冒出的第一想法,这次提亲是韩信的主张,想将女儿给嫁到自己家来。

    于是他修书一封,送去淮阴劝说韩信。

    自己和项羽结为亲家,但韩兄你没必要嫉妒,我的儿子又不是个个像我一样优秀,鲁儿的性子没有那么好,到时候怕委屈了萱儿。

    总之洋洋洒洒写了不少,主要是劝说韩信不要太过干涉晚辈的婚事,这样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容易导致婚姻悲剧,到时候韩信的女儿和自己儿子都成了牺牲品。

    韩信的回信倒是简单。

    这纯属他女儿韩萱自己的想法,他没有插任何手。

    刘乐那再送来新的信件,告诉自己陈鲁已经答应了。

    直到他们两人正式的婚礼上,陈洛方才明白前因后果。

    自己当初拜托韩信顺路护送刘乐和自己两个儿子前去阳夏,路上陈鲁和韩萱作伴,他这个儿子靠着心灵手巧,给韩萱雕了木花、木凤凰、木兔子……

    甚至还有儿时韩萱的木头人像,那叫一个惟妙惟肖。

    在婚礼上,她展示整整两个小木箱,看得陈洛都呆住了。

    原来自己的儿子居然是靠着技术,吸引到了人家?

    待到陈鲁和韩萱结婚后,陈洛在阳夏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了。

    毕竟他两个儿子的妻子贤良淑德,并且各自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难道自己还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吗?

    故而他留在代地,在这位代王身上花费的心思,反倒更多了些。

    此时,刘如意骤然开口说道:“待到我及冠之时,国相可否为我取字?”

    他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的这个请求。

    待戚姬去世之后,陈洛便成了自己唯一认可的长辈。

    无论是哪个方面,都给了自己足够的照顾。

    其实在刘如意的内心深处,他是以陈洛为榜样,处处向着陈洛学习。

    听到他这话,陈洛先是一怔,接着心底涌起一股暖意。

    要知道先秦时期,取字并不流行,哪怕很多贵族都没有自己的字。

    反倒大汉建立后的近十几年里,取字之风开始盛行,寻常彻侯家的孩子,绝大部分人在及冠时就会再取一个表字,哪怕是寻常商贾,为了附庸风雅,同样会这么做。

    有了自己的“字”以后,外人直呼其名,便不礼貌了。

    但他们的这个“字”并非谁都能赠取,得是长辈或者德高望重之人,方才有这资格。

    陈洛的那两个儿子,其中陈直已经及冠,自己给他取字为“正曲”,源自《左传》中“正曲为直,参合为仁”。

    而陈鲁还差了一些年龄,不过自己同样给他准备好了字,到了时间就就给他取为“若愚”。

    虽然当下没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典故,但是陈洛还是能给出相应的解释,《道德经》中有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那么再说出大智若愚,倒也像那么回事。

    不过这实际上也是表达了陈洛的期望。

    毕竟这个小儿子在感情大事上让自己惊讶了一回,完全没想到他居然从六岁就开始“布局”,赢来了未来伴侣的芳心。

    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陈洛这个老父亲自然希望他能保持下去,有着深远的考虑,外人觉得他表现笨拙,实际已经站在了第五层的位置。

    而刘如意的请求,让陈洛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当初大泽乡举义,率军攻破陈县,自己给自己取字为“江宁”,可谓已经绞尽脑汁,生怕出现什么问题。

    结果没想到陈胜跑了过来,想要陈洛帮他取字。

    当时自己是老老实实地选择复刻历史,给对方取字为涉,如果换到现在,指不定要整些骚操作出来。

    毕竟陈洛之前在取字这个领域上属于纯粹的小白,现在即使不算深有研究,但不会闹出笑话,至少他给自己两个儿子取的字,都算得上像模像样。

    因此碰上刘如意让自己取字这事,哪怕历史上没有参照,自己也不会露怯。

    何况刘如意提出这个请求,那证明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让自己来给他取字,要用剩下大半辈子的字。

    这说明自己这些年花费心血教导出来的,不是白眼狼啊。

    于是陈洛深吸一口气,在刘如意期待的目光当中,笑着颔首说道:“自然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