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异闻录

第18章 人类记忆的拯救者

    等待的日子十分煎熬,但是打工的日子,更加煎熬,好在丁一只是一个入世未深的年轻人,任何挫折,只要一觉醒来,就可以忘记,然后重新开始奋斗。

    重回工位,他接下来的日子,就只需要等待,而且只需要等三天。

    除了堆积如山的凭证要处理,还有十来张报表要出具,丁一的眼睛从早到晚,没有离开过电脑屏幕半步,瞳孔如果再不洗刷,就会被满眼的数字所掩盖。

    一个熟悉的电话打来,是申家父子书店的消息。

    电话那头呼吸急促,申忠书着急的说道:“丁一,你今天有时间过来一趟吗?”

    “什么事?申哥。”

    “你上次拿来修复的那本小说,你申大爷在修补的时候,被里面的莫名的液体灼伤了,医生说找不到,你赶紧来看下。”

    “好的申哥,我下了班,马上过来。”

    丁一听到这个消息,时钟一到下班点,就拿着背包飞奔至地铁站。

    沿一号线,在潭州广场下地铁,穿过旧街老巷,来到土皮子街。

    昏暗的路灯,如朦胧的蒲公英花团,旧城区路上几无行人,丁一如同在池塘的水底,默默地行走着,只能透过水面,感受旧城区外界喧嚣的汽车轰鸣。

    路灯微弱的光芒,如同一颗颗柔软的针,向丁一指示着申家父子书店的方向。

    开门的是申老汉的孙子孙女,申聪和申敏。看到丁一,他们便大声呼喊道:

    “丁哥哥来了,丁哥哥来了。”

    没有被叫叔叔,丁一心里已经被安慰了不少。

    “申哥,大爷怎么样了?”

    此时的房间,只有申家父子,其他的人被支开到了卧室。

    旧式的电灯,虽然破旧,但灯光足以洒满这个房间,飞蛾在灯罩下尽情地飞舞,在房间各处留下了不停闪动的点点黑影。

    申老汉躺在一架藤椅上,之前受到的惊吓已经逐渐平息。

    申忠书递给丁一一副眼镜,那是申老汉的金丝链眼镜,如今一只镜片早已腐蚀,一边眼镜链,全然变成了黑色。

    “父亲这几天一直在修补那本小说。”申忠书指了指桌上的那本《恶魔游戏》,小说中间的那个大洞依然清晰可见。

    “但是就在今天下午,小说里面不知道洒出来什么东西,一股绿色的液体。好在父亲戴了眼镜,不然真的会……”

    “对不起,申大爷!”

    “丁一,放心,大爷没啥问题。这个不怪你,千万别放在心上。”申老汉还是那么善良,让丁一愧疚不已。

    “大爷不是让这团来历不明的东西伤到的,是刚才这玩意儿撒到眼镜片上的时候,大爷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突然把腰给扭了。”

    “丁一,你是不是最近遇上了什么麻烦?”这时,申忠书终于开口询问道。

    “医生下午过来说,这东西不是寻常我们认知的东西,医生也没办法解释,必须要拿到化验室化验,但是就在取样的时候,那团绿色物质,就变成几只小蜘蛛,然后这些蜘蛛疯狂地朝外面跑去,一遇到外面的空气,就整个儿地变成了一团一团黑漆。”

    “申大爷,申哥。整件事情说起来,一言难尽。”丁一垂下头,一想到那天晚上,那个蜘蛛美人,疯狂骑在自己身上的场景,恶心至极,丁一还在瑟瑟发抖。

    现在先不要将这件事说出来,如果实话实说,恐怕会给申家父子带来非常可怕的危险。想起申聪和申敏,两个可爱的孩子的纯真笑脸,丁一选择先不说实情。

    “只要麻烦解决了,我到时候会如实相告。”

    “你是不是遇上了奇怪的事情?”申忠书的语气耐心寻味。

    “不错!我是遇到麻烦了,但是我暂时不方便说出来。”

    “小丁有他自己的难言之隐,我们就不强求。”申老汉在申忠书的搀扶下缓慢起身。

    “小丁,但是这本书,申大爷现在没办法再帮你修补好了。在大爷腰好之前,都不能随便动弹了。”

    “大爷,真的很对不住!”

    “没关系,我虽然没有办法,但是我推荐一个人给你,这个人肯定有办法。在我们书本修复的行当中,他们家可谓是声名远扬。”

    “爸爸,你说的是李家李世己?”

    “不错!不像我们父子书店,我们主要还是卖书,修复书本,只是额外的行当。在潭州市,李世己一家可谓是书本修复的世家,我们家的书籍修复技艺,也是很早以前,从李家受教而来的,那还是从我爷爷的那一辈传下来的。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您说的是战争年代?”

    “是的,那个时候,卖书是赚不了几个钱的,而且审查及其严格,稍有问题,便会有生命危险。因为不愿意投靠东倭国,我们申家从那时起,工厂的机械设备,书店门面全部收走,从此就没落了。”丁一以前很喜欢听申老汉讲起过往的故事,这也是他们聊得来的原因。

    申老汉的爷爷,在潭州会战的时候,因为帮助独立团胡怀民团长,运送宣传资料,不幸被东倭国的侵略者发现,然后被带到生物实验室,疯狂折磨,最后被残忍杀害。

    “战争年代,为了技艺的传承,也是为了让申家的后代有口饭吃,同为爱国阵线的李家将一些书本修复技术,教授给了我们。根据以往的传统,这些独家的秘密技艺,都是不外传的,李家能有这份胸襟和悲悯,实在是恩同再造。”

    “那他们和你们申家父子书店,岂不是从上个世纪Y世纪开始,就一直存在?”

    “哈哈,那可不能相提并论,可不敢碰瓷。我们只是上百年,几代人而已。”

    ‘而已’两个字说得如此轻而易举,在丁一看来,如今潭州市企业存活的平均时间只有五年左右,对比之下,一家能够持续上百年的书店,就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在纸质书逐渐式微的当下新时代!

    这已经是超乎寻常人的想象了。

    “大爷,您是不是太谦虚了,还‘而已’,真的折煞许多人。”

    “一点都不谦虚,和书籍修复的李家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因为他们已经传承了至少两千年之久。”

    两千年??

    丁一张开了嘴,简直无法相信,寻常面目下的潭州市,竟还有如此民间技艺的高手和世家大族。丁一知道申家父子书店在潭州市已经开了很长时间,一直屹立不倒,只是他所知道的内情,可能还不及真实历史发生的十分之一。

    “据传说,始皇帝焚书坑儒,烧毁除律书和医书以外的所有经史子集。当年仓颉造字,粟米像雨一样从天而降,连鬼怪都害怕的在夜里哭。那一夜之间,鬼怪笑了,一场灾难的浩劫来袭,人类的历史岌岌可危。”

    “而李世己的家族,就在那个时候站了出来,偷偷保存好民间的无数典藏,灾难过后,根据已有的书籍资料,暗中进行浩大的修复工程,直到新的王朝交替,才放心将这些曾经危在旦夕的竹册,上交给当时的国君。我们的文化记忆才得以保存。”

    丁一实在是五体投地,深深为这样的传承所折服和钦佩,一项技艺如果能够流传千年而不倒,本就是一件奇迹。这些人,本身就是一部部行走的活历史。

    “申大爷,那我要去哪里找那个人?”

    “你应该猜得出来,反正和书相关。”

    “图书馆?”丁一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已经学会了抢答。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