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路灯下的少年

停药的风波(上)

    杨叶服用情绪稳定剂已经四五年了,从用药原则上来讲已经可以停药了。

    对于大部分精神疾病来说,用药的原则都围绕着一个标准。那就是病情复发次数。

    病情发作一次那就吃一年的药。发作两次,那就吃两三年的药。发作三次以上就要吃够五年了,能保持五年之内不再复发,将来病情复发的几率则会大大减小。

    杨叶得到张教授的允许后,便开始逐渐减少药量。然而杨叶在减少药物用量的过程中并不顺利。从后来结果看,其实他并不适合戒断药物。并且因为急于停药,差点儿就导致病情复发。

    因为杨叶近几年服用的药量其实并不大,只是晚上吃一点。他的治疗阶段早就从治疗期进入到病情稳定期。晚上吃的这点药可以保证杨叶的睡眠,更可以稳定他的情绪。

    可当杨叶试着把富马酸喹硫平片的用量稍微减点的时候,他的睡眠就出现了问题。他躺在床上一晚上都睡不着,到了白天,他的情绪也变得很不稳定。强烈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无时不在撕扯着他的内心。

    于此同时,伴随着药物的减断。杨叶浑身都感觉到很紧绷,牙关也始终咬的死死的,他的注意力也变得很涣散。

    那个时候杨叶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的时候,一阵阵的恐惧袭上心头,他吓的都不敢再踩油门。后面的车在他身后狂按喇叭,逼迫他速度快点,杨叶只能给他们靠边让车。

    杨叶清晰的意识到,他自己此时此刻的状态非常糟糕。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他离病情复发就不远了。

    而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杨叶服用精神稳定剂不是一天两天啦!她的大脑早已经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所以稍微减点量他反应就很大。

    另外一个是,其实杨叶本身并不适合停药。因为他的情绪多年来都处于紧绷的状态,之所以没有太大的感受,也是因为吃着药的原因。一旦离开了药物,这些不良的情绪就如同泛滥的洪水肆意流虐。

    反正杨叶那段时间情绪非常不稳定,一会儿愤怒,一会儿伤悲,要么就是恐惧,要么就是焦虑。

    而杨叶采取的做法则是学会自己调节情绪。他会在恐惧的时候做做冥想训练,幻想自己在一个安全的能量球里。在这个能量球里,充满着温暖与安全。

    这个能量球如同孕育婴幼儿的子宫一样,里面有舒适的床,床上卧着睡着的猫咪。杨叶躺在床上抚摸着猫的身体。

    不管外界有再多电闪雷鸣,但是能量球丝毫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杨叶不断的幻想自己在能量球里面的场景。

    而这种冥想训练带给杨叶的感觉,就像电流一样刺激着他的内心,而他的身体也像过电一样打起激灵。

    同时杨叶也发现如果有人陪伴,那么他内心的恐惧就会轻很多。所以他经常会和女儿在一起,逃避心中的恐惧。

    而紧张的时候,杨叶也会选择散散步,或者听听轻音乐。感到愤怒的时候,他会用尽全身的力气跑步,然后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叫,用力的踹着附近的花草。

    不得不说,杨叶已经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做的非常好。可就是这样,他的情绪波动依然很大。他的心也疲惫到了极点,他感觉好累好累。

    天还没亮,杨叶却早已经醒了。没醒来以前他也睡的非常轻,但是这也比刚断药的时候强了很多,起码还能咪一会儿。

    当杨叶骑着电动车行驶干货市场的路上时。他瞬间感觉到好委屈,觉得自己好无奈,又觉得这一辈子受苦太多,他哇的一声表哭了起来。当路人向他瞅来的时候,杨叶用手捂住了流泪的眼睛。稍微歇息了一会儿,他才继续往前走。

    杨叶在听音乐的时候,在翻看音乐列表的时候,无意中找到了脑波音乐。脑波音乐是一种让人深度放松的音乐。

    这种音乐的基础是低沉的脑电波,同时结合了很多自然的声音,比如鸟儿的叫声,流水的声音,篝火的刺啦声,还有道家的古筝长笛,佛家的禅音。

    杨叶接触到了这种音乐以后,便真的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每当杨叶感到焦虑不安,或者身心疲惫的时候。

    杨叶就会打开手机倾听这种音乐,低沉的脑波传入他的大脑。这时紧张的脑神经就会慢慢松弛下来,让他从紧绷中释放出来。

    杨叶躺在沙发上,贪婪的享受着这片刻的安逸。如同即将要淹死的人一样,终于抓住了一片木板。杨叶大口的喘着粗气,每喘一下,心中的焦虑都会释放一些。

    于此同时,杨叶又在喜马拉雅这款有声软件中,翻看到了《情绪急救包》,这个所谓的急救包其实就是一种冥想训练。

    它的背景音乐就是脑波音乐,同时顺着它的指引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并发挥想象,让自己融合到特定的意境中。从声音,身体,和想象三个方面,让自己找到安全感。经过几次的训练,杨叶紧绷的身子竟然松弛了下来。

    那个时候,杨叶每天最少听三个小时的脑波音乐,直到现在杨叶每天晚上他都会听半个小时。因为他后来发现,听了脑波音乐后,他会睡的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他的大脑清醒了很多,情绪也不那么暴躁了。

    而在这之前,杨叶每天早上起来,脑子都感觉醒不来。并且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会冲人发脾气。每到入秋入冬的时候,浑身也紧绷的厉害,就如同坐牢一样。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那个时候,杨叶每一天起床的时候,都像死了一遍一样。大早上的头一件事,就是吸根烟让脑子醒过来,同时也缓解下难受的情绪。

    杨叶原本以为,他之所以这么难受是因为吃着药的缘故。可听了脑波音乐后,他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新的认知。

    杨叶明白过来,这么多年来,自己早上起来难受的要死。并不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是他的大脑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虽然晚上也能睡得着,但那是靠药物的结果。

    也就是说,他的大脑一直都没有松弛下来过,所以出现了大脑功能性紊乱。早上脑子醒不来,脾气大,身子难受,天气转冷后,浑身憋的慌,都跟这个有关系。

    虽然杨叶的头部依然会时不时的抽搐,可听了脑波音乐后,他整体情况确实又好了不少。对于他来说,脑波音乐在他治疗病情的过程中,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杨叶万分庆幸自己能找到这种音乐。

    一段时间后,杨叶真的无法再坚持下去了。他真的受不了一天到晚剧烈的情绪波动。

    可他又不想再吃西药,因为是药三分毒,杨叶也不愿意受它的荼毒。另外他也想去和朋友们聚聚喝点酒,可是因为吃药的原因一直无法如愿。再有就是,吃着药就代表着自己还有病,他的心里迈不过这道坎。

    但是杨叶明白,即使自己再不情愿吃药物,但也得吃下去。否则如果病情发作,那就不是吃现在这一点啦!并且自己的生活又要再起波澜。

    这时杨叶想起了中药,自己这么不情愿吃西药,为何不吃点中药调理下,不都说中药副作用小嘛!况且杨叶和中医是打过交道的。

    那个时候杨叶瘦的厉害,并且晚上起夜次数很多。他想着自己平时已经吃那么多药了,再去吃药不合适。

    中医不是有句话嘛!药补不如食补。自己为何不去中医院一趟,咨询下如何食补,再不加药的情况下把身体好好调理下。

    在张博的介绍下,杨叶来到市中医院。中医院不像四医大有那么多的人流量,显得比较冷清一点。毕竟当下社会,西医已经占据主流地位,来看中医的相对比较少一点。

    杨叶当时挂了一个主治大夫的号,并没有挂主任医师的号。因为这么多年看病经验告诉他,那些主任医师的诊室里都是人满为患。还不容你多说两句,人家马上就要哄你走,恐怕把他宝贵的时间耽误了。

    这个主治大夫告诉杨叶,他应该补充点杂粮,多吃点银耳,莲子,枸杞,黑豆,大枣,之类的。因为杨叶的脉象显示,他有点肾阴虚。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概念,所谓的肾虚并不是肾有毛病,而是身体的机能有点弱。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就是,就是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呈现的功能障碍,或者说自身的状态都可以归结在肾虚里。

    中医说白了就是门经验医学,这门医学讲究的金木水火土,五行阴阳,相生相克。什么肾属水,心属金,脾属土什么的。

    这些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着的。都需要中医经过望闻问切,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揣测。因此越是年纪大的医生越吃香,因为他们的经验多。

    杨叶照医生的话吃了一阵他推荐的东西,还别说,他的身体确实好转了不少。原来他动不动就累的不行,调理一阵后,不能说是精力充沛,生龙活虎。但是身体也没那么虚乏了。

    这个主治大夫有个叫李宁的助理,杨叶来这里看了几次病,跟他也熟悉了起来。

    李宁在了解杨叶的身体情况以后,就教授他练习《易筋经》。这个《易筋经》可不是什么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而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法门。

    简单说就是一种导引术,通过调整呼吸,规范自己的身体动作,让自己的身心更好的融合。启动自身的修复能力,提高免疫力。

    杨叶跟随李宁练习一段时间后,便掌握了这里面的门道。练习了一段时间后,确实很有效果。他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竟然好多了,晚上也不起夜了,整个人的精神又好了很多。

    为了感谢李宁,杨叶特地邀请他吃顿饭。可被他婉言拒绝了,杨叶也心中也赞叹李宁的高尚医德。

    要知道跟他学习导引术这么长时间,人家都是白教的,啥也没索取过。

    这在当今这个医疗环境下,可不多见。杨叶看了这么多年病,看惯了医生的嘴脸,一个个趾高气扬的,态度一个比一个差。吃拿卡要一个比一个再行,只要有人送礼,他们哪有不收的。

    什么白衣天使,都是扯淡。说白了不过是披着白大褂子的工作人员罢了。说什么救死扶伤,那就太高看他们了。

    可以说李宁和杨叶后来遇到的关芳大夫,真的可以说是医生里的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像标杆一样挺立在这个行业。

    正因为在市中医院看过病,杨叶对中医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他决定吃点中药过渡下,平稳的度过戒药这段时间。

    当杨叶又再次找到李宁的时候,他向杨叶介绍了双心科的关芳大夫。双心科类似于西京医院的身心科。

    在临床中,有很多患者身体上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可是依然会感到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其实这并不是代表他们身体出了什么大毛病,而是因为心理的关系。

    对,没错!就是心理的问题,当一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往往都会反应在身体上。比如,我们有时候心情不好就不想吃饭,临近考试时就会不断地上厕所。这些只是心理对身体产生的短暂的效应。

    而当我们的情绪长期处在抑郁,焦虑,恐惧时,这时我们就会感到莫名的头晕,或者无端的肚子涨,心口疼…………等等。

    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心理影响了生理。心理学讲究心身一体,心灵会影响身体,而身体也会影响心灵,如同物理学的相互作用。

    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医院就开设了专门治疗这种病的科室。例如西京医院的心身科,市中医院的双心科。

    关芳大夫是双心科的主任医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很久了。杨叶对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说话的语气。她的语气非常柔和,说话的速度非常缓慢。

    这让杨叶没有进医院的压迫感,其实学中医到了一定程度都这样。因为中医的核心理论并非是什么格物致知,而是类似于道家讲的玄学。

    所以当中医越久,被古文化熏陶的就越久。到最后说话办事都很平和。

    关大夫给杨叶诊断后,就给他开了几服中药。同时她告诉杨叶:“中药对精神疾病作用有限,这几服药可以先吃着,如果不行还是要以西医为主。”

    杨叶吃了一阵中药后发现,中药也并不是没作用,但是作用很不稳定。同样的药物,前几天还有效果,过两天就没效果了。

    但杨叶原本的打算就是吃些中药过渡下,所以对这结果也能接受。但他的情况其实并不适合停药,杨叶的一味坚持也会让他受尽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