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寻道

第五十三章 三宝炼兵

    “三宝炼兵术”之所以显得荒诞不经,实因其间所载诸多条件苛刻至极,寻遍天下间也无有几人够格去施展此术!。

    “三宝”者,精气神也。

    以术中所载“元一锤”每日里锻打铸材一万八百次,此谓之“以身为炉”。

    以先天真气每日洗炼铸材通体数十遍,谓之“以气为柴薪”。

    待得二者圆融,寻一雷火交击之所,以神意引雷火击之,“九”数锻之,神兵乃成。

    册中所言皆是匪夷所思之举,然沈唯细细思量后,又觉得似是有那么几分可能。

    随后几天,沈唯足不出户,反复翻阅这两本秘册,心中灵觉的震动更是无一刻歇止。

    元嘉六年,一月廿二,宜出行。

    沈唯携天外异铁、蟒皮等物飘然而去,无人知晓。

    直至月末,王氏子王微登门相邀,方才于房中发现一封修书,将青溪小院托于王微照看,未言及去处、归期。

    然而沈唯的突兀消失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引起一阵波澜,在时代的大潮下连一朵浪花都算不上。

    元嘉六年春正月,今上身体病重,无法理政,遂以骠骑将军、荆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事,刘义康正式入朝掌权辅政。

    三月丁巳,立皇子劭爲皇太子。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

    七年春二月壬戌,雪且雷。三月戊子,遣右将军到彦之侵魏,轰轰烈烈的元嘉北伐正式拉开帷幕。

    朝堂大局、民生百计,千百万人东奔西走、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众生万象悄然上演。

    只这一切与沈唯已不相干。

    上虞城中最为奢遮的兵器铺“重玄行”后院中,“叮叮当当”一阵阵颇有节奏的锻打声传来。

    极富韵律的敲打声结束后,紧接着便在如雨打芭蕉般急促的锤声里予以收尾。

    一个老者声音响起:“好!这柄九窍长刀材质不过普通精铁罢了,难得沈小友以精妙锤法七锻七打,硬生生将其品质提升一个档次。且小友刀身所设这九个圆孔大小不一,用刀者若有手段当能以音惑人,妙极!”

    此人话音刚落,另一个声音说道:“蔺大师谬赞了,沈某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刀上以音惑人的灵感本就源自当年玄帅‘九韶定音剑’玄妙,不知大师可曾听闻?”

    这人正是离开了建康的沈唯。

    蔺大师笑道:“淝水一战,成就一段谢家叔侄指挥若定的佳话,那谢玄又是当年内九品榜上上品高手,南方第一剑术名家,我这般的工匠怎会不关注各式名刀名剑呢?”

    “唔,说来那九韶定音剑与我这一派也大有渊源。先祖师成名于东汉末,其后一身所学传于三人,一人精擅铸剑、一人精擅铸刀、我这一脉则是大杂烩,唯精擅控火操风、寻矿定脉等杂术罢了。”

    沈唯自是知道这是蔺大师自谦之词罢了,能得行内尊称一声“大师”,又岂会没有真本事傍身?

    蔺大师接着道:“那九韶定音剑便是那铸剑一脉的一位长辈所铸。”

    道明了缘由后,蔺大师又咂摸着嘴说道:“可惜铸刀一脉行踪无定,不然将小友引荐过去,以小友这短短大半年从门外汉便能打造出精良刀器的天资,可尽得铸刀精髓!”

    沈唯惭愧道:“大师实在过誉,沈某能得如许进步也是靠着大师无私教导方能成事,何来天资可言?”

    蔺大师直爽大笑,“好了,小友,我俩也不必再相互吹捧啦,悉心教导是不假,小友所奉上千两白银和那本阮师秘录可是着实打动我心啦。”

    “今日时候也不早了,小友可自去歇息,老夫还得紧急处理一批军械打制,最近几月恐怕无暇过问小友进度了。好在小友已经全数掌握铸刀技巧,剩下的便靠日复一日的实践了。”

    说到这儿,蔺大师顿了顿,流露出羡慕之色。

    “先天高手就是不凡啊,有谁见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捶打不停的匠人?这恐怕还不是沈小友的极限吧。”

    蔺大师离去后,沈唯也自回了房间。

    房间里布置异常简单,一床一桌一椅,再无他物。

    桌椅上只简简单单放置些许文房用具,闲暇时练字炼心。

    唯一一张床通体是由褐色大理石打磨制成,只因非如此不足以承载天外异铁的重量。

    沈唯盘坐于石床,随手将身旁天外异铁拈起放于膝上,左手握拳、右手掌心摊开平放于异铁上。

    接着左手使动“元一锤”,开始日常的锤打功课。

    右手心处先天真气缓缓吐出,顺着异铁内部的奇异通道通体洗炼、汰出杂质。

    黄昏时分,一万零八百次锤打、数十遍真气洗炼方才完成。

    沈唯缓缓睁开双眼,查视着异铁的细微变化。

    自三月前沈唯初步掌握好铸造精要后,便着手开始依着“三宝炼兵术”所载步骤进行操作。

    沈唯仗着自己修为深厚,“以身为炉”与“以气为柴薪”同步施为,进度果然大幅增加。

    三个月下来,这块“神兵胚子”已变了个模样。

    原本这异铁长约六尺,宽三尺余,厚度亦有尺余,整体呈灰黑色。

    经过沈唯三个月的持续锤打,如今铁身厚度已明显少去一寸还多,宽度亦是变窄,灰色渐少。

    而除去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外,更让沈唯惊喜的是,沈唯与这异铁间已建立起一种玄妙的灵应,此时在沈唯心湖中,这件异铁的模糊轮廓隐约印入其中。

    “这怕不是跟祭炼法宝一般了?莫非这玄微子还是修仙者不成?”沈唯胡乱思索着。

    只这种事情本就难索答案,沈唯只一心投入铸刀大业中去。

    任凭外界风云变幻,沈唯只一心蛰居在这不起眼的兵器行里,一心打铸刀器。

    技艺节节攀升,偶尔也会出手,帮商行解决点“小麻烦”。

    冬去春来,转眼间已是元嘉七年三月廿三,沈唯提出告辞。

    “重玄行”的东主与蔺大师一同前来拜访沈唯,意图劝说沈唯留下。

    几人坐定后,蔺大师当先开口:“沈小友何故着急离去,可是敝行照顾不周?我可是把东主都抓来了,若有不到之处,立时让小琰给你负荆请罪!”

    重玄行东主名为解琰,出身河东解氏,姓名倒是与那谢安次子同音。

    此人是蔺大师看着长大的,故而蔺大师也能做得了主。

    沈唯却是笑道:“无关其他,得大师教导,沈某铸刀技艺短时间内已升无可升,剩下的唯有天长日久的打磨了。且我近日便要远行,完成自己一直挂念的一件紧要事,故此向二位别过。”

    眼见沈唯去意坚决,蔺大师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是叹道:“小友奇人奇行,本就不同凡流,我也不多说什么。这些日子以来,小友虽不言语,可老朽却是知晓敝行那几次堪称覆灭的危机都是小友暗中解决的,我也不多说其他,这本“青如精要”,是我的一点心得。今日便赠予小友,期望小友早日成就一品之境。”

    说完便从袖中掏出一卷书册递给沈唯。

    兵器行中,效仿当年的九品高手榜也给铸造技艺分作九品从低到高排序,九品最低,一品最高。

    沈唯这近一年来从门外汉一路推至五品匠作,除去蔺大师悉心传授外,更得益于沈唯强大的先天修为和重玄行近乎无限量的材料供应。

    寻常铁匠哪能得到全备的炼材,想开炉就能随时开炉呢?

    只是从四品往上技艺的提升难度就很大了,每一品都得付出大量心血精力才行了。

    只是于沈唯而言,现在的五品实力已足够沈唯开启第三步的神兵铸造了。

    道别之后,沈唯将天外异铁以蟒筋缚于后背,身法一展便向北而去,消失无踪。

    河南地,伏牛山脉横亘豫西八百余里,淮水、汉水以之为分水岭。

    沈唯端坐于三大主峰之一的玉皇顶,静静等候雷火降世。

    自下定决心修习这“三宝炼兵术”后,沈唯便着手寻觅何处常有雷火交击奇景,几经打探后终于寻得此处。

    七日前,沈唯刚来到此山左近时,便目睹了一场雷火击顶的奇观,心中大定。

    今日里,沈唯观天象变化,算定夜间便将起一场雷雨来。

    及至入夜,风云变幻,隆隆雷声自天际传来。

    静修中的沈唯双眼一睁,立时将放置于膝上的刀胚笔直插入面前四尺处坚硬山石之上。

    此时的天外异铁已被沈唯锻造成了初具雏形的神兵胚子,只见如今的刀身更加修长,连刀柄至刀尖共有七尺二寸,厚薄与普通刀剑无异,刀背约莫一寸多厚,刀刃渐薄,宽约一掌。

    整柄长刀不似常人所用,只因沈唯早已将“都天金身”的因素考虑进去,以沈唯全力使动都天金身的圆满状态去御使此刀,恰如其分。

    当第一滴雨水落在山顶时,沈唯便已将自身状态调整到圆融。

    更加奇异的是,任是这雨水再大,却无一滴半点落于沈唯肩头,都被无形气罩弹飞。

    “呲啦”间,白光划破夜色,一道天雷以超越凡人感知的速度击中刀胚,尔后才有隆隆雷声传入沈唯耳中。

    只是沈唯此时却已于不知何时闭上了双眼,先一步隔空灌注入刀身内的先天真气活泼泼地在四处游走。

    沈唯以神意投入刀身,另一半心神主导着身体围绕着刀胚快速游走。

    双拳“元一锤”不停隔空挥动,“铛铛铛”之声震荡天地。

    半个时辰后,雨消雷散。

    沈唯手一招,刀胚自行飞入手中,神异初显。

    此后时日,峰顶上或三五日或十天半月便有一次雷暴,最长时候一场雷暴能持续二三时辰。

    每次沈唯便抓紧时间,运使起“三宝炼兵术”祭炼这柄神兵。

    在持续不断的铸炼当中,沈唯精气神与神兵混同,炼兵也是炼身。

    时光倏忽间便驰过好大一段,已是深秋时节。

    沈唯已不知在神兵胚胎上砸过多少锤,洗炼过多少次刀身,今日,神兵终于要功成了。

    此刻,七尺余长刀已与成品别无二致,只剩下最后一步“点灵”,整件神兵便可成为“通灵神兵”。

    当天雷再一次劈落时,沈唯不知何时已立在长刀旁,左手伸出牢牢握住长刀,强大的先天真气毫无保留地尽数灌注入刀身。

    沈唯竟是以自己的毕生修为在与劈下来的天雷进行角逐,一股酥麻的感觉迅速由刀身延伸至沈唯全身。

    沈唯连灵魂都为之颤栗,可此时沈唯已进入“身如枯木、心如蛟龙、似求非求、不求却求”的难言意境。

    从未有哪一刻,沈唯与这神兵结合的如此紧密。

    神兵仿佛已成了沈唯身体的一部分,心神的延伸,两者一起震荡、气意流转。

    下一瞬间,天雷散去。

    握着长刀的沈唯青衫片碎,无声无息间便被无形气劲吹走,露出底下那一身以异种蟒皮糅制的劲装来。

    那长刀一眼望去,似与之前毫无变化,黑黝黝地。

    只是若长久视之,方能发现刀身上不时寒光闪烁,更是会产生一种“此刀似会呼吸”的奇异感受。

    沈唯此刻心中喜悦无以言表,面上竟反常地一脸淡然。

    千锤百炼,费尽心思,神刀“无拘”终于在自己手上铸成了。

    “希望你能助我无拘无束,挣脱一切束缚,获得那真正的逍遥吧。”沈唯低语。

    而这把刚刚命名为“无拘”的神刀竟自行鸣叫一声,仿似在回应这主人的心意一般。

    神兵通灵,匪夷所思。

    沈唯对此却是早有预料,在神兵铸造尾声时的种种表现就已经超出沈唯心理预期了。

    此刻,沈唯还想看看这初生的神刀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只见沈唯将长刀平举在胸前,尔后,握刀的手倏地松开。

    更加神奇的情况出现了,长刀平平的漂浮于原处。

    接着无人指使下,长刀缓缓绕着沈唯转了一圈后回到原处。

    沈唯这下真是再也忍不住,放声狂笑起来。

    “真真好一柄通灵神刀,以神御灵、以气驭兵,再这般修行下去,几可御刀行于天地间也!”沈唯暗想。

    可是很快现实便让沈唯明白,想御刀飞行,恐怕还是泡影。

    无拘刀重量一千二百余斤,如今能凭着自身神异将刀身凌空,已是极限。

    要想真正御刀,沈唯还得倍加温养方有一线可能。

    此后事尔,沈唯思过便抛之脑后。

    “接下来,该去寻找属于我的极致绚烂啦!”

    沈唯低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