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之声

第二十六章 男人

    (一)

    转眼间,端午节临近。

    奶奶说,她知道有一座山的山窝里全是粽叶,于是我们说好吃过午饭便去摘。锦因为好奇,也吵着闹着要跟着去。

    吃过午饭,奶奶便背着一个竹篓出发了,我和锦则共用一个小篮子。

    那座山离得比较远,走了十几分钟才到。想要进入山窝,还得用镰刀拨开丛生的杂草,才能勉强从缝隙中穿过,这样以来,又耽误了十几分钟。

    那是一座不高的丘陵,山上的植被却远比其他山上的茂密。树木之间的缝隙很小,但是每一棵树都长得十分高大;同样长势喜人的还有藤蔓,它们盘错在树根处,形成牢固的网,人整个躺下去都不会塌。

    好不容易把藤蔓拨开,踩到的不是泥土路面,而是厚实的杂草,它们也很细密,分不清到底长了几层。

    奶奶说,这座丘陵上的几乎都是老树,但从来没有人去砍过。我有些不解,因为这山上确实没有什么稀奇的木材,都是随处可见的普通树木,为啥就不能砍这山上的树呢?

    我把这个疑惑告诉了奶奶,但她手里的镰刀在挥动着,用急急的声音小声对我说,不要在这里讨论,回家再说。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终于到达了山谷深处。当奶奶拨开最后一层藤蔓,顿时一股凉爽的山风从耳边吹过,刚才还燥热无比的我们一下子感到轻松不少。

    山谷内部是一片较为开阔的空地,周围就有许多长势喜人的粽叶。

    那些树差不多有一人高,树顶的粽叶是最新鲜且完整的,我们便会把它柔软的枝干拉下来,摘完叶子后,它又慢慢回弹成原本的模样。

    我和锦都感到很新奇,摘了两片叶子后便站不住了,随后往另一边的山坡上走去。上到半山腰时,我们看到阳光正照射在前方不远处,便循着光钻上去了。

    到了那之后,才发现那是一块被人为挖开的开阔空地,但它在一个山洞前便停住了,没有再继续往下挖,旁边还停着一辆挖机,看样子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动过了。

    山洞前杂草丛生,锦要往那边走,但我莫名感到恐惧,虽然此刻是大太阳,但我感觉凉飕飕的。锦看到我不动,他也不敢上前,我们就这样呆站在山洞前愣神。

    这时,从背后吹来一阵风,旁边树木便哗哗作响,锦吓得大叫起来,随后转身往奶奶的方向跑,我也被吓了一跳,跟着他一起跑了。

    锦跑到奶奶面前,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发现山洞的事。奶奶什么也没说,只叮嘱我们不要再跑到那里玩了,就乖乖地待在她身边。

    随后,她又告诉锦,无论在哪座山里都不能大喊大叫,这样很不礼貌。锦脸上明显是不解的,但他看奶奶的表情不像是在开玩笑,于是安静地在一边玩了。

    很快,背篓和小篮子里装满了大片新鲜的粽叶,我们又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径,原路返回。

    回到家后,奶奶将粽叶一一用清水洗净,用开水煮一遍让其变软不容易断裂,然后将早已准备好的糯米拿出来,开始包粽子。

    我们家包的是素粽子,里面只有糯米,没有其他馅。糯米提前用山栀子水泡了一夜呈现出漂亮的暗黄色,泡好的糯米有一股特殊的草木香味。

    奶奶熟练地将粽叶凹成一个圆锥形,先用勺子挖几勺糯米,然后用一根筷子将糯米捅得更紧实一点,重复了几遍这个动作后,就可以将粽子收口,随即用棕榈叶将粽子捆得严严实实。奶奶说,如果那一步没做好,粽子就会散掉不能成形,到时候就变成一锅糯米粥了。

    我也尝试着包过粽子,可是第一步就难倒我了。圆锥的底部不透光才算合格,但无论我怎么卷,都感觉底部有一个亮亮的小圆点。后来我干脆放弃挣扎,拿了一片粽叶在一边玩。

    (二)

    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和我闲聊。不知不觉,话题扯到了那个山洞的故事里。

    她说,以前隔壁村有一个男人,他长得特别高,估摸着得有2米。他以前来过我们家,得低头弯下腰才能进来厨房。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平时就上山砍砍柴。他性格很好,再加上长得高,村里好多人都认识他。

    有一日他照例去了山里,意外发现那座山上长了一棵大树。他寻思着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于是回家取了斧头。

    他跟家里人打过招呼,一大早便出发了,结果接近傍晚都还没回来。村里人便自发去寻找,结果在一个山洞前看到一棵被砍到一半的大树,斧子还劈在裂纹里。大家进洞后不久,便找到了地上残留的衣服和鞋子。

    听村里的老人说,那棵大树旁边的山洞是个蛇窟,里面曾经住了一条很大的蛇精,它洞门口的树已经有灵性了,所以砍不得。

    男人下葬那天,村里人在那个山洞门口放了一挂很长很长的鞭炮,是用十几串长鞭炮连在一起的,鞭炮点燃后,至少响了快十分钟。

    后来,村里要修缮出一条大路,本来是计划在那座山上开路的,可是开到山洞附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施工队伍没有继续下去,而是重新规划了一条路线,那辆挖机也一直停在了那里。

    我将信将疑地听着,奶奶也从没见过那条蛇,只是听说那座山有灵性,上面的树木轻易砍不得,所以才会长得如此茂盛。事实已无从求证,就当是听了一个神话故事吧。

    不知不觉中,粽子已经全部被包完。包好的粽子要放进蒸锅里,加水煮好几个小时。我们吃过晚饭,便把粽子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然后倒入与粽子平齐的碱水,听说加了碱水煮粽子才不容易散。

    奶奶不停地往灶台里添着耐烧的木柴。不一会儿,蒸锅里便热气腾腾,粽叶的清香也随之一阵阵地散发出来。煮粽子时火不能断,奶奶一晚上要起来添好几次柴。估摸着煮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添上最后一次柴,随后便让粽子在锅里焖到天亮。

    等到我们第二天起床,整个厨房里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它们被捞到一个大竹篮里,煮粽子的水也已经变成暗绿色。

    我会直接把粽子当早饭吃,奶奶她们胃不太好,所以他们还得吃点其他东西当早饭。剥开粽叶,露出的便是一个呈圆锥形状的金黄粽肉。我最喜欢吃粽子尖端的部位,再往上就必须蘸着白糖才觉得美味了。糯米粽子很顶饱,我吃了两个便吃不下了。

    因为不能吃糖,爷爷也变得不爱吃粽子了;奶奶则会把大部分粽子打包好,分成好几捆,趁着逢圩拜托熟人把粽子带给她的女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