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之声

第二十七章 雪

    (一)

    我升四年级了,要去桑街上学。

    去学校的前夜,母亲为我炒了满满两大罐子菜,然后用布袋装好放书包里。

    因为我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天刚蒙蒙亮就得起床,匆匆解决完早饭后,马上走路去桑街上学。

    此时天还没亮透,所以路上总是雾蒙蒙一片,得走好一会儿,才能看到零星的车辆来往,偶尔也能见到学生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经过。我总是数着一簇簇竹林缓慢走着,一边又在路上祈祷着不要下雨或者碰到狗了。

    等我快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人渐渐多起来,每一个赶超我的人都骑车嘟囔着:“快迟到了,快迟到了......”于是我开始跟着焦急地跑起来,每次都是满头大汗地到达教室。

    往往都是虚惊一场,也有好几次真的差点迟到,所以我只能第二天起得再早一点儿。

    爷爷曾劝我学自行车,可是对我而言,骑自行车就跟耍杂技似的,让两个扁扁的轮子保持平衡还得有序前进,这谈何容易,于是我每次都是敷衍着应付过去了。

    但当我看见有的同学家离我远,却不用早起就可以轻松骑车超过我时,我便会犹豫地看向家里那辆老自行车。

    那辆是母亲骑过的自行车,后来因为要去外地上班,所以一直闲置在家。由于很久没有人骑过,车身已经有些生锈,但仍可以勉强正常使用。

    我放学回到家后,便会扶着自行车去村外开阔一点的坪里,推着它走两圈,却从来没有上去骑过。

    自行车比较笨重,起初我连扶都扶不稳,更别说上手去骑了。

    苹也不会骑自行车,因此我心安理得地没去学。大多数时候,我们会一起结伴去上学,沿路讨论着各种话题,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学校。

    (二)

    有一日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就感受到屋外刺骨的寒冷。待我把厚厚的袄子穿上后出门,却惊讶地发现外面居然下雪了。虽然积雪只是铺了薄薄一层,但我还是又惊又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清雪的模样。

    我跑到草坪里抓了一小撮雪,不一会儿我的手指便冻得通红,但还是不肯放开,任由它被我手心的温度慢慢融化。

    这时,母亲从菜园里择菜回来,青菜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掰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到完整的菜叶纹理,晶莹剔透的很是精致。

    我在屋外逗留了一会儿,便开始发愁了:今天还要不要去上学呢?很显然母亲也在苦恼这件事,于是她给苹的母亲打了个电话。

    最后她们一致商议决定,让我和苹一起慢慢走路去学校,这样路上也好有个伴。我本来是极不情愿去的,但一听到苹会和我一起,便立刻来了精神。

    家长把穿着厚厚衣服的我们送到村口汇合,然后在她们的千叮咛万嘱咐下,我和苹顶着呼啸的山风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都在收集草上的积雪,然后在手上团成一小团,把玩得不亦乐乎。沿路的小溪流表面也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凑近可以听到冰下潺潺的流水声。

    一路上景色美是真的,冷也是真的。凛冽刺骨的寒风钻进我们的颈窝、脚脖子里,感觉裹再厚都无济于事。

    我和苹相互鼓励着,终于到达了学校,却被门卫拦在校外,他告知我们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由于下雪,学校临时决定停课一天。在我们出门后许久,家长才接到电话通知。

    (三)

    自从那日雪后,苹的母亲便开始催促着她学自行车。

    每到周末,从她家门口经过时,都能看到苹的家人陪她学车的身影。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地学会了骑自行车,再也不用赶个大早走路去上学了。苹告诉我,学骑自行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的内心也开始动摇了。

    我的学自行车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因为我胆小,再三确认母亲帮我稳稳地扶着自行车后座后,我才敢坐上去;她一松开手,我便跟着车一起倒下来了。

    母亲告诉我,一上车就要开始蹬踏板,这样车才不会倒。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无论我怎么努力,手脚就是不听使唤,一上车便感觉被封印了,只能看着前方干着急。

    我仍旧需要走路去上学,不过只要得空,我便会把自行车搬出来练一练,母亲就跟在后面推着像木乃伊一样坐在自行车上的我,累得气喘吁吁。

    渐渐地,我终于有了一些进步,可以在母亲的帮助下,骑在自行车上勉强踏个半圈。老坤调侃道,我这样一直踏着半圈也能骑到学校,只是自行车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报废。

    有一日下午,天空乌云密布,紧接着下起了大雨,我和苹、香约好放学后一起走路回去。

    我们仨撑伞慢慢走着,因为一路上有个伴,所以并不觉得无聊。

    一路上骑自行车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选择走路回家。路上雨渐渐大了,我们前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风伴着斜斜的雨向我们吹来,形成一道无形的阻力,我不得不把伞压得更低。

    就在我艰难地与狂风对抗的时候,突然感到身后一阵剧痛,随后眼前一黑,狠狠地摔倒在地上,耳边传来她们的惊呼声。

    待我缓过神来,苹和香正一左一右地拉着我,试图把我从地上扶起来。旁边正停着一辆灰色的老式自行车,自行车的车主神色不自然地盯着我。我一眼便认出来他是我们村里的,由于我们之间隔了好几个年级,平时并无交集。

    我的膝盖和手掌被蹭破了,不过好在伤得并不严重。我的伞飞到了一边,身上沾满湿湿的泥土,很是埋汰。

    那个男生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反倒开始怪我走路不看路,才害的他骑自行车撞到我。

    我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说,一时间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苹开始生气地跟他争论,谁知他竟一边骂骂咧咧,一边骑着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因为身上没纸,香在路边摘了一些大片的叶子,帮我擦去了身上的泥;随后,我们又找到一条小溪,简单地擦洗了一下。苹仍旧在为我打抱不平,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故作轻松地转移了话题,随后找了个废弃的沙厂暂时躲躲雨。

    不知过了多久,雨势终于变小,最后变成毛毛细雨。由于我们的头发已经淋湿,于是干脆收起伞,踏着一个又一个的小水洼在雨中漫步。一路上,她们讲了许多笑话逗我开心。

    我们一路嘻嘻哈哈地笑着,全然把刚刚的不愉快抛诸脑后。

    待我回到家,母亲正与一名老太太在客厅里聊天。见到我,母亲热情地招呼我过去吃东西,老奶奶也笑眯眯地看着我。看到她们这么温柔,我心里突然感到很委屈,刚刚狠狠摔一跤的难过又爆发出来了。

    我噙着眼泪,背着书包走到了房间门后面躲着;母亲走上前来才发现我全身的泥,她惊呼着查看我身上的伤口,随后她一边拿干毛巾帮我擦头发,一边询问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当我说到是我们村里的一个男生骑自行车把我撞倒的时候,刚刚还一言不发的老太太突然情绪激动起来,开始问我那男生的模样。

    待我大致将他的相貌描述了一遍后,她生气地说道:“我一猜就知道是我那个孙子干的好事了,是不是他撞的你?真的是太不让我省心了,你在这里等着,我现在就回去收拾他......”说着,她风风火火地走了,留下一脸懵逼的我和母亲。

    第二天是周末,那名老奶奶来到我家,告诉我她已经把那名男生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还叫我不要怕他,如果他再欺负我,就马上过来跟她告状。

    又一周放学后,我又碰见了那个男生,他跟他同伙骑着自行车停在路中间,挡住了我的去路。

    他的脸色黑得跟煤炭似的,正恶狠狠地瞪着我;很不巧我是自己一个人回家,此刻我联想到了那些黑社会,顿时感到很害怕,担心会被他们痛扁一顿。

    正当我思索着是该大哭还是大喊的时候,他冷冷地撂下一句话:“你不要让我再看见你!”随后他瞪了我最后一眼,跨上自行车和同伴潇洒地离去了,留下愣在原地瑟瑟发抖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