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懵将

三十三 蹲监狱

    “使君死了后,上下黏附,南阳郡为孙坚所掌握,然后他轻骑前往鲁阳拜见了后将军袁术。”

    “后将军对他颇为赏识,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新到任的荆州刺史,刘表刘景升或许觉得张咨殷鉴不远,写了一篇华丽公文表袁术袁公路为南阳太守…”

    能活下,真是一桩极为幸福的事。

    此刻,神情放松,赵舒说着不知从探听来的最近传闻,用一根稻草插着鼻孔,好像很痒似的。

    俩人也算是共患难,对于之前发生过的事,此刻在陈兰心间,无论对与错,全都云消雨散了。

    自己形骸放浪,但至少还算长了点肉。

    而他,赵舒,已经瘦弱了下来。

    陈兰并非是知恩不报的人,嘴上虽然没说什么感激的话,在心底却将此事牢牢记住。

    “陈兄,我知你心有胸襟,非是一般普通贩夫走卒。”

    “我观那孙坚颇有招揽你之心,陈兄,你只需叩门而入,无须于此消磨岁月,沦为阶下囚。”

    赵舒试图说服陈兰,向那孙坚投诚。

    这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陈兰投向孙坚,肯定会更上一层楼,他之前不是屯长吗?

    孙坚麾下数万人,难道就给不了一个军侯、校尉的职务?

    投向孙坚?

    这并非不可能,但就像水镜先生司马徽感叹说的那样,“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

    假如我陈兰有诸葛亮那样经天纬地的手段,又彷如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那般,给予尊重,给予放权,那么就此投向孙坚也亦无不可。

    但现在的情况是,我陈兰此刻就是一个阶下囚,投向孙坚,他会重用吗?

    我说的话,他会听吗?

    在他眼里,恐怕我陈兰至多也就是一个能搏命的武夫,算不上亲信,想提点意见,他会采纳吗?

    若没有任何变化,讨董之后,孙坚就会死去。

    到时候,其子孙策彻底丧失了主导权,只好依附袁术,要等到袁术快称帝的时候,孙策才有转机,抓住机会提兵向南,一统扬州。

    那至少是5.6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我陈兰就待在孙氏门下蹉跎数年?

    何况,就在不远的未来,遇上董军,孙坚的兵马会很快打光,我陈兰想活的更久一些,不想死在这样的战斗中。

    所以,现在不管孙坚有什么想法,我陈兰是不可能投向他的。

    何况…

    “子宽,现在既然后将军已经成了南阳太守,你我应该归属其麾下。”

    陈兰不急不慢说着,脸上更是绽放出了光彩。

    “孙坚,不管他怎么想,他已经不能把我们扣留太久。”

    “假如,袁术其人,他还一点治政能力,他不可能放弃这么一个收拢人心的机会。”

    赵舒苦笑,“陈兄,你以为我没想到此事吗?”

    “只是…”

    “陈兄,不是我说你,当时你太冲动了!”

    “向他孙坚挥刀,凭此事,他就可以扣留我们很久。”

    汉律:对于以下犯上,大不敬处以斩、绞刑。

    斩刑又称斩首,除了斩首之外,还有腰斩。

    绞刑分缢死和勒死两种。

    缢死,就是吊死,是指以绳索将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

    勒死,是指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

    孙坚虽然常被称作乌程侯,但实际上他也是一方太守。

    张咨与他平级,他要弄死张咨,以陈兰看来,其中牵扯到了诸多因素。

    有讨董大势这个背景在,南阳又有后将军袁术,他孙坚前脚刚刚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难免惴惴不安。

    而从后面的事态发展来看,他设计弄死张咨的原因就很明显了。

    这是给袁术的投名状,干掉张咨后,南阳地盘尽归袁术之手,这为袁术扫平障碍的同时,也为讨董大业扫清了绊脚石。

    因此,就算他孙坚干掉了张咨,也没人敢说什么。

    因为,在大势面前,张咨是被牺牲的那一枚棋子。

    至于我陈兰挥刀向孙坚出手这件事,单独拎出来看,肯定错在我陈兰,这时代,不会有人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真发生了,那么就会被处以极刑。

    但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我陈兰有着我理由。

    我的上司的上司要被你孙坚给宰了,我出手抱不平难道有错不成?

    这一块,说不太清,但很简单的,可以猜测一下当时孙坚的心理。

    他孙坚已经把张咨的罪证说的一清二楚,而你小小的一名屯长竟敢站出来?

    不服?

    这不服,就是大不敬,就是以下犯上啊!

    该处以极刑!

    现在只把你关押起来,已经算是轻罚了。

    是非公论,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很难分的清。

    所以说,这是一笔糊涂帐,就看当事人怎么处置。

    心念这里,陈兰木然。

    赵舒继续聊着他的大天,叹道:“我若在外就好了。”

    “此事极易操纵。”

    “陈兄,你因张使君之死激起义愤,怒而拔刀,虽然不敌被擒,但依旧是一桩美谈,会被士林间传颂。”

    “陈兄,你因此得了美名,我在推波助澜一番,势必能激起使君党人的愤怒,再由他们施压,孙坚假如还不想被称之为反贼,也就只能放了你我…”

    这就过过嘴瘾,此刻,赵舒真的在外,他肯定不会这么干。

    因为以当时的情形来看,我陈兰是那正面的角色,而他赵舒则是一个贪生怕死,反面的小丑。

    我陈兰的美名传的越深远,他赵舒得到的骂名也就越多。

    所以说这家伙,真的无耻啊。

    陈兰撇撇嘴,懒得理会此人。

    ……

    随着张咨死掉,南阳局势发生急骤变化。

    没过三日,孙坚就拔营而起,向鲁阳进发。

    因为袁术没有派人过来讨要陈兰、赵舒俩人,这让陈兰的猜测落空,也让他精神不振。

    平常,与赵舒侃大山的时候,难免会鄙视其为人,说点什么冢中枯骨的屁话,发发牢骚。

    赵舒只是笑笑,不敢应。

    他算看出来了,经过孙坚大营那一茬,这位仁兄已经彻底放开了,不再像从前那般把心思全藏在心里面。

    途中,经过宛城之时,大军缓缓向前移动,被铐在一根绳索上俩人一搭没一搭相互说着闲话。

    由于在军中多日,孙坚一干将校,俩人都认的八九不离十。

    忽韩当提拎着一把大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