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风云

第三章 大夏王朝陈年事

    众人回到家中,已经过了晌午,弟弟左青和妹妹左红正在院子里玩耍,见到哥哥回来,两小儿大声欢叫,上前来一左一右拉住哥哥嚷着要吃饭。

    左飞龙搂住了弟弟妹妹柔声安慰一番,下厨生火烧饭,三人吃过午饭,弟弟妹妹又去院子里玩耍,左飞龙拿起一本书又用起功来。

    书名为《大夏国见闻实录》,据书中记载,大夏国疆域辽阔,从大夏国国都向四方派出快骑,奔驰十年方可到达边境,大夏国境内多为山地,北邻临丘国,西邻巨木国,东方南方与滨海国接壤,传说在临丘国更北方的极远处是更加辽阔的白云草原,在巨木国极西之地是无边无际的剧毒沼泽,滨海国极东之地是辽阔的苍岭山脉,极南之地是溟海。

    由于大夏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皇权很难到达像断崖村这样的偏远之地,于是在大夏国境内盗贼多如牛毛,军阀派系林立,互不统属,表面上虽然共尊大夏皇朝为尊,但是听宣不听调,朝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按时缴纳税赋,彼此也就相安无事。

    大夏国开国君主公孙霸,名如其人,原是前朝大康王朝的大将军,霸气无双,手下奇人异士无数,康王无道,导致全国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公孙霸率领军队东征西讨,剿灭无数叛贼,怎奈大厦将倾,他独木难支,眼看大康王朝如风中残烛,命不久长。

    岂料康王昏聩,竟相中了公孙霸妻子独孤兰,欲行禽兽之事。亏得众臣苦苦劝谏乃止,彼时公孙霸正率领大军东征西讨,听闻此事怒不可遏,正与诸将商议如何善后此事,诸将皆默不作声,忽闻天使至,乃是康王召公孙霸回京述职。公孙霸乃忠义之人,虽心怀愤恨,但仍然遵旨回京。岂料康王狼子野心,在回京路上设下埋伏,欲置公孙霸于死地。幸得高人相助,死里逃生。

    公孙霸一怒之下,终于决定扯旗起兵造反。大康王朝本来就是摇摇欲坠,而公孙霸在大康王朝的声望如日中天,公孙霸举起反旗后,犹如摧枯拉朽,各地望风而降,各地皆是传檄而定。康王见大势已去,遂投井而死。

    公孙霸掌权以后,整军经武,迅速扑灭了各地的义军流寇,重赏恩人,又改国号为大夏,励精图治,国力蒸蒸日上,实乃一代明君。鉴于国土庞大,管理不便,建国后大肆分封,至今四百多年过去了,大夏国被分封了八百多个诸侯国。如今大夏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周围附属小国无数。

    大夏国本来处于四战之地,周围大国林立,尤其是滨海国和巨木国的国土面积是大夏国的数倍,但不知为何,几百年来几个大国秋毫无犯,各行其是,百姓安居乐业,人口滋长,好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大夏国的权贵们通常豢养一种唤作豪鹰的猛禽,这种猛禽双翅展开翼展能达到三丈,成年豪鹰体重能达到二百斤,以狮虎等猛兽为食,它能把成年的狮子轻而易举的攫到空中,狮虎毫无反抗之力。这种猛禽的飞行速度极快,是快马速度的十倍以上,万里距离一日可至。

    大夏国人口数以百亿计,即使这么多人,仍然是地广人稀,在大夏国只要不是好吃懒做,肯吃苦,混个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左飞龙读到这里,不禁掩卷沉思,此生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就是横穿大夏国,如果是步行的话,即使日行百里,也得一百多年的时间。他面露坚毅之色,暗下决心,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自己也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个大得离谱的世界,才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大多数山民祖辈都不会离开自家的地盘,一代代传将下来,耕地越来越多,为了自保,山民往往习练武艺,抱团取暖,因此民间武风极盛,其中不乏高手。

    为了生存,村民往往依附于某个势力,每年缴纳一定的岁贡,可保一年平安。断崖村位于大夏国东部边境地区,是黑云寨的势力范围,方圆三里,住着三百户左右的山民,方圆五十里内的土地都归村里的山民所有,村长由山民共同推举,负责村内的大小事务。

    村内民风淳朴,大家遇事都和和气气地商量着来,村子虽小,掌握各种职业技能的村民却不少,铁匠,郎中,屠户,猎户,货郎……

    甚至村内还有一个小酒馆,每到农闲时节,几个闲汉经常聚在酒馆里喝酒吹牛,聊天打屁。经常在自家婆娘的骂声和众人的哄笑声中歪歪斜斜地往家里蹩去。

    整个村子只有两条交叉的主街道,一通南北,一通东西,从空中望去,整个村子呈规则的长方形,两条街道把村子分割成四个大小相同的矩形,村民的院子都极大,但是房屋却都矮小简陋,村民生活质朴,对此倒是毫不在意,每日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即闲适又安逸。

    左飞龙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忽又想起今天之事,道长看起来似乎知道今天在山洞内的死者身份,可看他的意思似乎不愿意让他们了解更多。

    道长来历不明,平时口风极严,所有人对他的来历丝毫不知。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可是左飞龙总是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总觉得道长对几个弟子有一种隐隐的防范之意。

    且不让几个孩子称呼他为师尊,这几年左飞龙读书不辍,心智渐开,知道师父和弟子之间绝不应该是他们这种样子,至于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又说不出来,只是感觉到和道长亲近不起来,每次看到道长,不是紧张就是害怕。

    自己也不知道怕什么?道长从来没有打过他们,只是偶尔有训斥的时候。不过师傅训斥弟子,实属寻常。

    左飞龙能感觉到,道长在传授武艺的时候并无藏私,也许自己实在是太敏感多疑了,难道自己是书中所说的白眼狼?左飞龙不由得一声苦笑。

    左飞龙这份小心思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胡思乱想了一阵,自言自语道:“只要你不负我,你总是我的师尊,毕竟于我有传道授业的大恩!无论如何,我还是您的弟子!”

    道长说明天会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且听明天道长说些什么。

    到了傍晚,左铁石夫妇从集市归来,给三个孩子带了一些吃食,给左青,左红买了些糖果,给左飞龙买了一只烤鸡,用荷叶包着,左青左红嘴巴里塞满糖果,眼巴巴地看着左铁石把烧鸡从荷叶里拿了出来,一时间满室皆香,两个小家伙含含糊糊地道:“我要吃鸡肉!要吃肉。”左铁石道:“这烧鸡不是给你俩吃的,你们哥哥身子骨弱,还要每天练武,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给他补补身子。”

    两个小家伙吞了吞口水,不再索要。可眼睛还是盯着烧鸡不肯移开。

    左飞龙把烧鸡撕下一条鸡腿,递向母亲,道:“娘,这么多年您最辛苦了,您吃一条鸡腿吧,东西不多,儿子借花献佛,就是表达一份心意!”

    周氏眼眶泛红,伸手推拒道:“娘身体好着呢,我和你爹在集市上吃过了的,你快趁热吃吧,你爹怕烧鸡凉了就不好吃了,把烧鸡揣在怀里捂了一路,别辜负了你爹爹的一片心意,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左飞龙扭头道:“爹,您看娘……”

    左铁石满面笑容地对周氏道:“孩子的一番心意,你就吃了吧”

    周氏含泪接过鸡腿咬了一口,只觉得世上从无如此美味。

    左飞龙又撕下另一只鸡腿,递给左铁石,道:“爹爹每天辛勤劳作,这个鸡腿儿子用来孝敬爹爹”

    左铁石急摆双手,道:“我就不吃了,大儿还是你自己吃吧”

    左飞龙道:“爹爹不吃,孩儿也不吃!”左铁石见儿子态度坚决,只得接过鸡腿。

    左飞龙又撕下鸡脖子咬了一口,道:“孩儿喜欢吃这个,”又把剩余的烧鸡分成两半,每人一半递给了弟弟妹妹。

    左铁石夫妇感动得热泪盈眶,儿子长大了,行事条理分明,孝敬父母,爱护幼弟,幼妹。有这么优秀的儿子,他们感到自豪。左铁石暗暗决定,不管多累,明年再开垦几亩田地,多养几只鸡鸭,决不能让大儿吃不饱。

    左青拿着半只烧鸡咬了几口,忽然好奇地问哥哥:“哥哥,鸡脖子很好吃吗?你为什么不吃鸡身子?”

    左飞龙宠溺地拍了拍左青的头,道:“是啊,鸡脖子最美味了!”

    左青歪着头想了一会,道:“哥哥撒谎,鸡脖子全是骨头,才不好吃,哥哥是舍不得吃。把好吃的留给我和妹妹”

    左飞龙一愣,没想到这小鬼头人小鬼大,竟能明白自己的用意。

    一家人其乐融融,风卷残云般把一只烧鸡片刻间吃了一个干净。

    一夜无话!

    正是:

    潜龙升渊虎出匣,

    井底之蛙窥大夏。

    欲将尽展凌云志,

    前途未卜苦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