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

第三章 起团(3)

    每个人都被秀才的问题问得犯迷糊,不是已经有了水车吗?连水都往高处流了,还要打井干嘛?可是大家伙没有一个人敢对秀才提出疑问,干嘛要问,秀才郎无论做什么总有他的道理,人家摆两块石头就能让水往高处流,种了自家的地就能让老天爷下雨。所以秀才做的事都是对的,如有错误,那么一定是别人搞错了。

    只是这次村里人实在没有办法让秀才满意了,因为在陕北这地界,打井是一件高技术活,只有少数人懂打井,而且每一眼水井要打十几丈深,这是一项十分危险且又要耗费很大代价的活,整个长峁村拢共才有两眼水井。据说为了第二眼井,百年前唐家曾经付出了两条人命的代价。

    人们经常看到唐无病在塬峁的断崖边徘徊着,看看河滩,又看看地里,谁也不知道他想干嘛。最后唐无病长叹一口气,自言自语:“或许是我搞错了?或许,或许……”终于秀才不再坚持打井了。那些本来准备提着脑袋跟秀才干的青壮们总算松了口气。

    黑夜里,大榆树下已经没有了琅琅的读书声,唐无病掂量着手里的雁翎刀,祖上传下来这把刀的确是杀人利器,重量适中,刀刃在月光之中泛着寒光。唐无病轻轻抚mo着刀刃,这是一把“百炼钢”的雁翎刀。

    “百炼钢”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及其工艺,其特点是反复加热锻打。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时期,而后一直延续到宋明之际。

    唐无病知道,到了民国时期,我国许多地方仍然在用这种方法打造兵器,比如西北军的大刀队里的大刀。这种方法打造的武器倒是不错,就是太费功夫,通常这种刀是将官们使用的刀,也不知道唐家祖先怎么有办法搞到这么好的武器。

    他也看过唐家其他人的刀,质量和这把没法相比,显然,唐家祖上曾经出过军官。边镇的百姓手里有兵器这一点倒让唐无病十分欣喜,有了兵器就有了基础,日后也能有些其他想法。

    其实在这个时代,中国还有一种相对容易的炼钢方法,就是灌钢法。那辈子,唐无病的杂志专门做过关于中国古代钢铁制兵的专题,对灌钢法也比较熟悉,就是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灌注到熟铁上,这样几度熔炼,就成了钢。钢炼成之后,以熟铁作刀背,用钢作刀锋,并用动物的尿和油脂來淬火。用這种方法制造的宿铁刀,能一下子砍断胄甲片。在那个时代,灌钢法最兴盛的是在长江流域,其中芜湖是当时大明的冶炼中心。

    这个时代最好的制刀法就是灌钢了,可惜离得太远。如何打造兵器必然是难题,唐无病没主意了,他不是科班出身,大炼钢铁是做不到的。

    唐无病在黑暗中摆了一个姿势,然后缓缓挥出,他的动作不快,一招一式都甚是持重,刀来身去,八招刀法已经使完了。然后深呼吸一口气,再度挥刀而出,这一次出手加快,刀光剑影中唐无病身影如飞。很快八招刀法又使完了,这是唐无病微微感到有点喘气,看来自己继承的这个身子虽然个子不矮,但还是有点弱,不能跟那辈子相比。休息了一会,唐无病又练了第三趟。走完三趟,唐无病才停手做到树下,喝了口水。

    唐无病非常庆幸,自己带着这八招刀法来到这个世界上,这就是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破锋八刀”,西北军大刀队的标准白刃武术。那辈子唐无病有机会学到这套刀法,还是因为工作的缘故,在一次采写西北军大刀队抗日的稿件时,唐无病采访了昔日一位西北军大刀教习的传人,了解了昔日在抗战中曾经显赫一时的抗日刀法。

    原来西北军大刀队正式名称是手枪队,由于每人身上背着一把大刀,所以社会上又把它叫做“大刀队”。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了“新武术研究会”,研究会中有不少沧州籍武术名家,如马凤图、马英图、王子平、洪立厚、刘鸿庆、王桂林等人。在西北军第二号人物张之江的主持下,马凤图、马英图等人编创成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

    这八式刀法有八句口诀,一句一刀:“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融会了古代刀法的精粹,又吸收了军旅拼杀的经验而成。

    从1926年编成下发部队训练,到1937年十年间,西北军用“破锋八刀”打过内战,杀过鬼子,特别是长城抗战,一战成名。据唐无病了解,其实长城抗战时大刀队的战绩并没有咱们历史中吹嘘的那么厉害,但确实弥补了我军在拼刺刀中与日军的差距。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官兵们又以实战的经验不断改进刀法,使之更加接近实战。“破锋八刀”动作简捷精炼,大劈大砍,迅猛剽悍,极具实战意义,与那些花拳绣腿的武术表演有本质区别。

    采访之后,唐无病一时来劲就向传人学来了这套仅有八式的刀法,原来只想着平时练练强身健体,没想到自己穿越回了明朝,没多久就用这刀法经历了实战,实战证明,破锋八刀还是相当有效,刀法简练,却招招致命。惟一的问题是,雁翎刀是单手刀,和双手刀使用起来还有区别。

    月光如水地泼在地上,唐无病已经三趟一歇,练了三次了。他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出汗,这种汗透背脊的感觉让人感到十分舒畅。

    月光之下,雁翎刀光影森寒,让唐无病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原来心中总是悬疑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自己穿越而不是别人?

    ……

    注意,此书是一个大坑,书友们敢往下跳,轻车一定让你摔得很舒服,收藏推荐来的更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