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

第十二章 返乡(2)·生意

    “一千两银子走不走?”唐无病开门见山。

    阁陀斯眼睛瞬间放亮,“说好了两千两,你送我出城。怎么变成一千两了?”

    唐无病嘿嘿一笑,“一千两要就要,不要拉倒。”说着转身就走。

    有了离开西安希望的阁陀斯一跺脚,“你,回来!”

    唐无病笑着转身,阁陀斯道:“如果一千两,你要的人带不来。”

    唐无病道:“带来,管用的人,路费每人给你二百两。”

    阁陀斯蓝色眼珠转了转道:“成交。但我那些货怎么办?这样吧,三千两给你了。”

    唐无病心说,我有三千两还用跟你在这扯淡,可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行,三千两成交。”说着吩咐庄河摊开笔墨纸砚,写起了字句。

    阁陀斯狐疑地在一旁看着,唐无病写好打了个手指模,递给阁陀斯,“今欠胡商阁陀斯货款足色银三千两正,兹立凭证,欠债者米脂秀才唐无病,崇祯三年八月乙辰。”

    阁陀斯脸都变清了,推开递过来的字据,“不行,你,骗子,我要现银。”

    唐无病往院子里一张椅子上一坐,“现银?!你傻啊,拿了现银还能出得了城?那个什么王宝宝的,拼了命也要你留下钱。”

    小弟弟被人拿住,阁陀斯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可是在西安呆了两年,货一件卖不出去,还欠了五千两外债的他,面临的选择并不多。眼前这个人给自己一千两路费,然后再把自己从王宝宝的魔爪中救出来,还给三千两的欠条,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他说的那些工匠,在威尼斯、裴冷翠一抓一大把,随便给个十个德拉马克就能骗到东方冒险淘金。如果能拉拢二十人,就是四千两银子,五十人岂不就是一万两银子吗?一万两银子再买上茶叶和瓷器回去,一个来回,至少能赚两万两银子,等于四万个德拉马克啊,这笔买卖怎么算怎么有赚头。

    阁陀斯咬咬牙接过唐无病的欠条,脸上又露出忧虑之色,“王宝宝,厉害,西安一霸,手下百十个兄弟,他不会让我走。”

    唐无病问道:“你为什么欠他钱?”

    阁陀斯叹道:“赌钱,被他骗了,一开始是五百两,欠了三个月变成了三千两。”

    唐无病点点头,这就好办,不是正路上欠的,“这不是你担心的,我自有安排。”

    阁陀斯如释重负,“什么时候送我出城?”

    唐无病翻起眼皮想了想,“三日,三日送出城。那你什么时候能带人回来?”

    阁陀斯想了想:“快则一年半,慢则两年,只要我不死。”说着哈哈大笑。

    唐无病点点头,“好,我等着你带人来向我讨债。”

    阁陀斯道:“我千辛万苦把人带来了,你不要怎么办?不行,得订条约,就是你们说的字据。”

    唐无病道:“订就订,怕你不来。”说着又写了两份合约,约定双方的商业买卖,以及价格,在时间上唐无病给他放宽了一些,三年之内有效,过此期限,价格另议。没错,在这个年头,和西方做生意的时间以年来计算。看看没问题,双方都打上指模。

    忽悠完阁陀斯,唐无病开始寻找下家,这些火器不是不好,也真想要,但以秀才目前的经济状况实在是玩不起。不说别的,光是火yao和铅弹,就能把那破旧小长峁村给熬破产了。唐无病倒是没有唯火器论,也不那么流口水,干脆找军营里那些朋友寻个买家。大明朝募兵的许多武器都是自己置办的,每个将领谁没有个小金库?

    他托人到军营里了解了一下,最近半个月没有军事行动,几位相熟的武官都在。唐无病首先去找了李卑,向他兜售一批弗朗机的火器。

    后世对于明朝火器的认识有很大误区,比如某些无良史学家忽悠明朝火器很先进,什么独步世界,领先于天下。其实纯属扯淡,如果明朝所产火器很先进,为什么要从海外引进火绳枪?为什么要向葡萄牙人买弗朗机炮?为什么要从西人的沉船打捞大将军炮来仿制?在仿制不成的情况下,为什么徐光启和孙元化要耗费了几十万两银子在山东延请弗朗机人为明朝打造一支由大将军炮和火绳枪装备的火器军?

    关于明朝的火器,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把在袁崇焕——吴三桂一段时期内明军火器运用水平的飞跃,看成是汉民族军事科技史上自在发展的必然,于是孤守宁远,号称击伤努尔哈赤的战果便与之前的明成祖、戚继光,还有那一长串好听的名词“雷飞炮”“虎蹲炮”……相辅相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的假象。

    实际情况呢?从最熟悉的袁崇焕开始说。天启六年袁崇焕守宁远抵抗努尔哈赤建立大功的时候,他城头上有十一门大炮,皆非自有知识产权,谣传是依照从澳门运来的海盗沉船上的“舶来品”翻版而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威力最大的一门红夷大炮乃是泰昌元年由天主教人士李之藻和楊廷筠二人合议捐资,自澳门购得。面对于这些相对先进的重型火炮,初时明军中无人懂得如何善加利用。如何设定三维标尺,如何提高发射效率,皆一窍不通。

    还有那个被人吹嘘若干年的被喻为左轮枪鼻祖的三眼铳,就是那种三根铁管浇注道一起绑在一根大棒槌头上,打二十米远无法穿棉甲的那种。到了关宁铁骑手里倒很受欢迎,不为铅仔打人多有威力,那玩意“砰砰”地只是为了壮胆。唐无病记忆中到了现代,许多中国乡下迎娶新娘时,还放两家伙增添些喜庆气氛,对,就是那玩意。通常铁骑们让建奴听过响,抡起来可以当狼牙棒使,重点是后者的功用。

    还有什么震天雷,虎蹲炮,一个号称古代手榴弹,一个号称迫击炮前身,震天雷就是土地雷,到了抗战的时候装了黑火yao的边区造土地雷也就一炸听个响,变两半不伤人,更何况四百年前乎?而虎蹲炮更有趣,除了炸膛,以及打出滋尿那么远的距离,却不见任何效用。

    还有一些吹嘘为最早应用于军队的火箭,“神火飞鸦”与球形带双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这玩意更多是存在于明朝科幻作家,真按照其法制出来,指不定是向前还是向后飞。这就是国货当自强的悲惨事实。

    明末最懂火器的孙元化曾于天启六年正月上疏请用西洋火器,曰:“弓矢远于刀枪,故敌尝胜。我铳炮不能远于敌之弓矢,故不能胜敌。中国之铳,惟恐不近,西洋之铳,惟恐不远,故必用西洋铳法。”

    专门做过大明火器真相专题的唐无病,对大明朝那些听个响而已的火器真是太清楚不过了。所以他断定,对于这些西洋货,大明的将军们肯定十分感兴趣。

    ……

    各位书友,你们要的龙套,逐渐出场了,各自注意啊。嘿嘿,看到自己身影,还不投个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