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

第十三章 种田(2)·接任(第二更爆发求票)

    近乡情怯,离长峁村越近,唐无病心情愈加沉重。一去一个多月,许多事情都改变了,自己不再是一个怯生生降临这个时代的菜鸟。经历了米脂的生死,西安的机变,唐无病对这个时代有了最贴切的认识。与文官的勾心斗角不比与贼寇生死存亡的对决轻松多少。

    这会当长峁村那独特的高峁出现在视野之中时,唐无病才稍稍安下心来。离家一月的庄河激动得策马飞奔而去,高声喊着:“秀才回来啦,秀才回来啦。”

    唐无病带着车队缓缓走到今村的路边,只见峁上一个脑袋伸起来,接着又是一个,上面的人大声喊着:“是太爷吗?”

    唐无病认得那是东头的一个孩子唐严泉,唐无病挥手招呼着:“严泉啊,是我!”严泉一跃而起,和三个放哨的人飞奔下来,“太爷爷,你可回来啦。”

    唐无病吩咐兵马押送着车辆往峁上走,李成栋率领几百号流民在路边的河滩地上休息,等候差遣。唐无病刚上了峁,就看见远处,黑压压地一片人朝这边奔来。李元钦下意识地摸着刀把,唐无病微笑着摆摆手,“都是乡亲。”

    为首一人正是唐庄正,只见他一路狂奔,就跟个孩子似地,边跑边喊:“我的爷啊,您老总算回来了,可没把庄正给忙坏了。”瞧这厮那小心眼,不就暂代了两天头领吗,上来就邀功。后面是辛成、庄五、辛垦他们,再后面就是男女老少扶老携幼什么都有。

    不多会恨不得半条村子的人都跑来迎接,“老师,老师!”几名孩童从人群中钻出来,这是唐无错、唐严狗还有王喜几个,人群就如迎接英雄一样把唐无病拥入长峁村。

    熙熙攘攘中,唐无病一眼瞥见大槐树旁一抹羞涩的红霞,灵动的大眼睛正翘首以往,两人的目光隔着人头交汇,那张熟悉的俏脸一闪就淹没在人群之中。唐无病极力寻找着那抹红霞,可是人太多了根本找不到。

    走到一半,就听祠堂的钟声敲响了,隽永悠长的钟声,吸引了更多的人朝秀才汇聚过来,大伙七嘴八舌地招呼着,“秀才,考中举人了吗?”

    “秀才,是不是升了大官啦。”

    “秀才,我是辛早啊,全村的地都播种啦,您老啥时候去瞧瞧。”

    “秀才……”

    唐无病朝四周拱手回礼,这个时代的村民们是如此热情,真把他奉若神明。

    好不容易突破了重重障碍来到祠堂,只见几名乡老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了。唐无病连忙走上去朝几位乡老倒头便拜,在中国的蓝田乡约之中,族中子民无论在外做了多大的官,只要没有做到皇帝,回到村里还是要行大礼。

    可是二爷哪里能让唐无病行礼,连忙将跪到一半的唐无病扶起,“贤侄免礼,免礼,快快起来。”

    等唐无病起来,二爷将唐无病拉到身边问道:“十八侄,你这次可是高中回乡啊?”

    唐无病连忙解释一番,二爷兴奋的脸色稍稍受挫,但随意说道:“无妨无妨,此科必然高中,我等深信不疑,你们说是不是啊。”其他几位乡老连声称是。

    二爷给庄五使了个眼色,庄五扯着脖子朝四周大喊:“肃静啦,都肃静啦。”麻雷一般的声音穿透空气,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二爷清清嗓子朝四周道:“诸位父老乡亲,二爷我今日率大伙迎候无病返乡,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布。”声音一出,四周一片寂静。

    二爷扫视一圈道:“我向长峁村上上下下三老四少宣布,从今日起,我唐保长不再任唐族族长,以后大家伙都得听十八郎唐无病的,他正式接任族长之位。”话音刚落,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特别是年轻人孩子们,仿佛早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接下来,唐无病在几位乡老的带领下,步入祠堂,对着唐家列祖列宗行二拜六叩之礼。又对着乡约叩首盟誓,保全族周全富足。这个简单的意识结束后,二爷亲自为唐无病系上了象征族长之位的雁翎刀。然后唐无病坐在正中的交椅上接受全族平辈或晚辈男丁的大礼参拜。

    完成就任大礼,唐无病被年轻人簇拥出来,人群分开一条道,只见白发苍苍的唐高氏在银杏的搀扶下蹒跚而来,唐无病连忙上前扑通跪倒,“娘……”

    唐高氏老泪纵横,摸着唐无病的头发:“娃啊,你总算回来了。”作为母亲的可不管孩子做不做什么族长,在她心目中这是自己在世上惟一的依靠。唐无病站起来对着银杏微微一笑,“妹子,这些天辛苦你了。”旁边不知道谁一阵起哄,“十八爷,什么时候把十八奶奶娶进门啊。”一阵哄笑之中,银杏面红耳赤,低头及胸。

    在大伙的簇拥下,唐无病一行回到家里,走到自家院门唐无病才反应过来,吩咐庄正去把押送的官兵安顿好了,再把车上的盔甲,粮食,生铁卸下来,拿到仓库里放好。唐无病把庄正、辛成、庄五、郝进忠等等团练军官着急到自己院里开会。

    唐无病等了半天,庄正也没汇报上来,这厮急了,“我说不好,让辛成叔说吧。”大伙一阵哄笑,辛成道:“那就我来说吧……”他们回村之后,才发现,周围好几个村子都遭了流寇,其中王家峁全村被屠杀洗劫一空,孟家岔百姓不知去向,附近方圆几十里的村子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冲击。村民们回来之后,用了十天时间才恢复了家园。然后首先赶上了秋种,又花了十天时间耕地播种,这次全村三千多亩地全都种上了小麦。

    忙完这些,团练才开始了披甲训练,以蒋杰为首的二十多名碎金驿士兵自愿跟随乡民们一起回村,庄正几个人商量着把他们补充进各哨,另外又扩充了两哨,现在长峁团练已经有了本地四个哨,外乡两个哨,总共三百人。训练的事基本交给了郝进忠,全部在他率领下演练披甲刀阵。另外没有入团的青壮被安排挖井,现在井才挖了两丈,还远没到打出水的地步。

    唐无病又问:“那些跟我们回来的流民们呢?安排在哪里了?”

    辛成道:“王家峁遭了难,总共只活了十口人,我跟庄正庄五他们商量了一下,就把他们安排到了王家峁,离着没多远也有个照应。十八爷觉得如何?”

    唐无病点点头:“好,这样安排很好。另外这次我也带回来了五百多流民,我看既然村子荒废了,就把所有流民都安置在王家峁,没那么多房屋的,就组织他们挖窑洞,用一个月时间力争在头场雪下下来之前把他们都安置好。”众人点头应诺。

    唐无病问道:“之前跟着来的人里有回家的吗?”

    庄正摇头,“没有,回家也没饭吃,都愿意留下。”

    唐无病道:“统计过他们的人数吗?有多少人补充到团练里,有多少人在挖井?”

    辛成道:“流民总共一千一百四十二人,其中老人二百二十二人,十五岁以下孩童有二百三十五人,青壮计有六百八十五人,其中男丁三百六十二人。补充入团练的有一百二十三人。其他的男丁都在挖井。”

    唐无病点点头,“很好,这次也有五百八十多流民跟我来到长峁村,其中也有一百八十名青壮。辛成你有没有在流民中找出一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比如铁匠、木匠、猎人?”

    辛成摇摇头,唐无病道:“这些有特殊技能的,我们都要珍惜,明天你再去找找他们,每个有特殊技能的人,我都要了,每户每月十五斗麦粟。”众人一个劲点头。

    唐无病又道:“另外团练要改编,每个哨扩编到一百人,你们三个步哨挑选一百五十名强悍的青壮进来,再把外乡的少年挑选五十人出来混入少年哨,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训练。另外在所有流民中挑选会弓箭的充实弓哨,人数不限。”

    庄正道:“这样人数不就达到五百人了?没有那么多兵器、盔甲。”

    唐无病到:“兵器让辛苦赶紧打制,不行就到米脂,到绥德去买,钱不是问题。盔甲现在共有不到三百副,首先保证老兵披甲。改编的事情不需要太着急,先集中力量挖窑洞和挖井吧。”

    大家聊着的功夫,一个瘦弱的身影在旁边忙忙碌碌,一会抱捆柴火,一会烧上水,一会出门去了,回来时手里拿着两只野兔,不知道她去哪里淘换来的。不一会,厨房里传出了香味,太阳西斜了,唐无病才感觉到肚子里咕咕直叫。

    唐无病这才想起来该吃饭了,他让庄河去把李成栋、李元钦、韩乐两人也叫来。拿了两斤路上拿回来的腊肉给了隐形,让她多做两个菜。

    开完会了,四大盆菜已经送了上来,香喷喷的红烧兔肉,油亮亮的蒸腊肉,水灵灵的盐水煮野菜,还有一盆南瓜,银杏不知道从哪里变出两瓶酒,放在桌上。银杏的脸永远是红的,羞涩地哼了一声,“哥,吃吧,啥时喝完酒,言语一声,再下面条。”说着一扭头钻进了厨房。

    大伙轰然叫好,庄正叹了口气,“爷,您老人家有福了,有这么漂亮能干的媳妇,我家那位,哪里能做这么些菜。”村民们粗鲁,只会用最朴素的方式夸奖。

    唐无病伸手就是一拳,“胡说八道,人家可是黄花闺女。”众人又是哄堂大笑。

    七八条陕北汉子在灯火摇曳中喝着酒,划着拳,唱着陕北民歌,银杏服侍完唐高氏吃过饭,坐在厨房门口,头靠着门框,眼睛盯着秀才,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

    (以上3260字,以下不算字数)

    不在爆发中新生,就在沉默中死亡。爆发,今天第二更来了,总共七千字,虽不算多,可轻车已经进了最大的努力(上班时偷偷码字,每次领导过来都得迅速收起来)。各位书友,你就把月票投出来吧,一来鼓励,二来激励,轻车吐血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