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穿之吾愿有涯

青玉桉(5)

    悬玉说起的那段往事,在武陵王父子和女帝母女两代人之间全然没有世人所推测的猜忌和政治斗争。

    如果是在后世,郁青听到这样的故事,肯定会嗤之以鼻,阴谋论的想着这里面定然有一方,或双方都心怀不轨。豪门多争斗,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她看过太多花边新闻、娱乐周报,她见过多少但凡有几个钱的人家子女都要为了多继承一点财产,使上八百个心眼。更何况是皇家,怎么可能有什么纯然不为名利所动的亲情?

    但现在身在其中,她知道赵佑宁是怎样一个磊落的性子,也体会过悬玉温和良善,她便真的相信,那个故事里,没有坏人。

    许多事情,旁观的人或现在的人未必能够明白。但作为曾知道这段历史走向的人,郁青知道不管是赵佑宁或者被她教养长大的武陵王,对这个皇权和天下都有不同的看法。

    从悬玉被接近宫里到大秦亡国,其实只有短短两年。别人不知道,但身为当时江山的实际统治者赵佑宁和征伐沙场、鞠躬尽瘁的武陵王恐怕是早就预料到自己的无力回天。

    就如当初赵佑宁说,如果穿越到这个时代,一定要改变历史,终结乱世。

    但历史老师说,如果是一个人能改变的,就不能称之为乱世了。

    赵佑宁提前将火器改良到了大规模杀伤的程度,并陆续的用到了战场上,却依旧没能阻止胡人南下,大秦灭亡。

    历史似乎是不可改变的,但似乎已经改变了什么。

    北面大半江山依旧落入胡人手中,四分五裂,政权林立,民不聊生。但南方却因为倾城公主和驸马带领世家贵族和部分咸阳学宫学子南迁自立,有了相对统一的政权。

    郁青忽然想到了什么,但一闪而过的思绪被悬玉的一声‘到了’打断。

    抬头望去,高耸的城楼,城门上的固城二字,威严肃穆。

    此城有江水天堑为屏障,数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王便以此地作为图谋天下的根据之地。但真正变成如今这固若金汤、繁荣兴盛的固城,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在这如今南晟的都城外,似乎感受不到师父所说的乱世。

    少年风流、打马出游,从城外到紫荆山扬尘不断,尽是嬉闹之声。女眷所乘的车马,或雅致或华丽,各有风姿。往来客商络绎不绝。

    “世道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乱......”

    “若只看固城,也算得上是太平了。但别的地方呢?”

    原来郁青不知不觉感叹出声,悬玉说了一句,继续解释道:“当年阿姊南下,是沈治、韩蒙亲帅十数万大军护送,一路上兵荒马乱,死了不少人,但当时一起南迁的各家各族为了自保和扩充势力,一路上在饥民中也招兵买马充了不少私兵。

    我上山前,姑母的最后一场战役也不过领兵十万,可那时固城就已经有近三十万大军了。三十万大军,不北上收复故土只据守一方,又有天堑庇护,再不能太平,那易昶也未免太过无能了。”

    郁青叹了一声,道:“如果这三十万大军都去了前线,大秦未必会败。”

    这也是很多前朝遗民的想法。

    但悬玉却道:“人心不齐,去了也不过是多死些人罢了。”

    郁青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白可惜了一句。

    两人递了路引,交了进城的银两,便进了城。

    说来,这路引也多亏了师伯。

    当年将郁青送到雁回山后,他就离开了。此后多年,他几乎断了音讯,直到前几年才断断续续有消息通过鸿雁送回来。

    有时是师父制傀儡所需的珍惜材料,有时是一些孤本典藏,也有时候就只带回平安二字。

    或许他早料到悬玉他们二人会下山,便提前给他们准备了身份路引,又或许当初那个倒在小院前给他们送回【逐鹿图】的人就和师伯有关。

    悬玉的身份特殊,虽然自幼不是养在王府就是养在宫中,除了太子三师,少有人见过他的样貌,但他和他的生父、前朝已故的武陵王太过相像,如今见过武陵王的人虽年纪大了,但也还有不少在世,很难不被人认出来。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当年多少不轨之人想要做的。甚至倾城公主还特意让宝青坊的人传信给悬玉,警告他不许再出现在旧人面前。毕竟当年,南地之所以如此统一,就是因为‘太子自焚’的消息传出后,倾城公主便以女帝唯一的继承人,快速的笼络的南方大多的势力。

    想到这里,郁青不免又感慨,赵佑宁怎么会养了这么个恋爱脑?

    按说这么有心计、有手段了,又忤逆父母南迁自立,且当时大多数南面的家族都是因她而归顺,就连执掌兵权的沈家、韩家也都对她比对驸马更加恭敬。她就不能学学她妈妈,自己当女帝?

    可她倒好,称帝是称帝了。

    但也就是糊弄一下那些对她忠诚的臣子,当了女帝没几个月,就退位给了驸马。

    据说她闹得这一出,差点弄得当年的沈治将军要兵谏。

    最让郁青不能理解的是,若这易昶对她情深意重、一心一意也就罢了,但那人登上皇位没多久便广开后宫,甚至还在她孕期的时候搞了个宠冠六宫的柳贵妃。

    一路上悬玉给郁青讲了不少前朝往事,但对于这位阿姊的私事,他说得不多,甚至有些难堪的事情还会特意避开不讲。

    以至郁青也是到了固城以后,才知道当初赵佑宁死活不同意她嫁给易昶的原因。

    毕竟身为一个现代人,谁能同意自己好端端的女儿为‘愛’不惜做小三,甚至做后妈。尤其是那个男的在知道自己攀附上公主之后,甚至能狠心的害死了为自己生儿育女的人。

    虽然那女子身份低贱,原也只是府中通房,但易昶当初既然能同意她怀孕生子,可见不是毫无感情的。这样一个同床共枕过的人,他都能为了权势狠心让对方险些一尸两命,正常人谁会喜欢?正常人谁又敢把女儿嫁过去?

    最最让郁青无语的是,那个女子死后,倾城公主还把他的孩子养在自己膝下,视若亲子。这也就算了,可以看作是亏欠。

    但她不能理解,那个后来一时宠冠六宫的柳贵妃,据说只是和那位死去的通房有几分相像,倾城公主便对她格外容忍。

    而让悬玉都觉得难以开口的是,这些事情还被编排成了戏文,在南晟广为传唱。

    目的自然是为了凸显易昶是多么的英明神武,才能引得前朝公主送江山,贤妻美妾,齐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