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情缘

第十三章 白萱书院初比武

    捕快们围住青衣璧人,正要围捕他时,那青衣璧人从怀中掏出一块青玉鱼符来,喝道:“这是雍王府的信,我是雍王府的大世子睿昭,这是雍王府的鱼符,此信交给本世子也是物归原主,你们这些差役,睁大眼睛看看!”睿昭晃了晃手上的鱼符。

    捕头识得这青玉鱼符非一般官员所有,拱手向睿昭行礼道:“不知殿下驾到,刚刚多有得罪,还请殿下饶恕我们。”

    睿昭道:“哼!不知者无罪,你们几个快把这贼厮押解到县衙,让你们县令尽快将他送到左羽林卫,听候宇文将军发落。”

    捕快们押了高知恩,抬着胡怀贰的尸首,带着柳七娘和胡卓仁往县城而去。等捕快们走后,君长朝睿昭拱手说道:“之前不知是世子驾到,多有得罪,还请担待!”

    睿昭说道:“我本想隐去雍王府的身份来书院求学,不想今日事发突然,不得不公开了身份,还请几位暂时替我保守秘密。另外,今日之事还多亏你们二位帮忙查清案情,帮我们找回了雍王府的书信。”

    “这等小案县衙自是可破,我们也是一时兴起,随便看看说说而已。如今事了,我们就不打搅世子了。”君长说完就拽着白萱朝书院走去。

    白萱边走边问:“雍王比……”,君长忙制止她道:“此处不宜说雍王之事,我们快去追上大哥他们。”

    又走一程,见睿昭两人离的远了。白萱又问道:“雍王如何说不得?”

    君长说道:“雍王在宣国地位特殊,以后我再跟你细细说,今后离睿昭稍微远一些,在有外人的时候,可千万不要说雍王之事,会给我们惹来杀身之祸不说,还会连累凉王。”

    白萱吐吐舌头道:“如此危险?”

    君长拉住她慎重的说道:“非常危险,一定要记住。”

    白萱拉着君长道:“嗯,我听哥哥的。”

    白萱又道:“今天还是哥哥观察仔细,轻松破了此案,我都还未发现其中的关节,我还要多多的向哥哥学习,好考上白鹭书院。”

    君长怔怔的看着她:“你还真的想上这白鹭书院?”

    白萱道:“那是当然!”

    君长说:“女子学这个可能不一定能为官府所用。”

    白萱道:“君长哥哥也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吗?”

    君长看着白萱说:“当然不是,你多学点,今后万一有人冤枉、诬告你的时候可以自我解救,多一份自我保护能力。”

    白萱道:“我一直在君长哥哥身边,自有君长哥哥保护我。”

    君长望着白萱说道:“你在我身边,我一定会尽力的去保护你,但世事无常,万一哪一天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说话间,他们就已经到了白鹭书院门口,刘青云正在门口等他们。

    当日白鹭书院来报名参加考试的人非常多,还有两日就开始初试,很多学子都在打听考试的情况。刘青云已经拿了凉王的名帖给书院的管事,管事拿了名帖送到书院里。

    白萱看到景勇正向一位女学长询问书院考试的事情,景勇今日穿戴得特别整齐考究,虽是常服,但也都是紫色绫罗制作,腰间系青色玉带。只见那位女学长生的好妩媚,身形窈窕,穿一身素色学子服,围了一根红腰带,领口系了绿丝巾,朱红嘴唇,涂了鲜红的胭脂,小巧的嘴角微微翘起,粉扑扑的脸上搽了淡淡的腮红,一对含笑丹凤眼,媚意荡漾。两人看上去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白萱向景秀道:“好好看的学姐。”

    景秀含笑道:“她是去年入学的学姐,叫薛涛,景勇哥哥很喜欢她呢。”

    只见景勇缠着薛涛问这问那,薛涛不厌其烦的再给他解释。

    景勇向薛涛问道:“薛学姐,我听说入书院还要经过初试和复试,不知道这初试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举行?”

    薛涛看着景勇,含羞说道:“景世子,初试是在两日后的博学讲堂进行,博学讲堂每日卯时就开始打扫,考试当日打扫完后开始布置考场,辰时开始考试。景世子可切莫勿了时辰。”

    二人正聊,刚才拿名帖的管事回来告诉刘青云,山长要亲自会见他们。

    刘青云一行六人从侧门跟随管事进到书院里,景勇有些不舍,还回头看了薛涛几眼,那薛涛也朝景勇多看了几眼,微笑着目送他走近书院里。

    管事一边走,一边给他们介绍书院的情况。

    白鹭书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居当世三大书院之首,书院的规模也很大,整整占了两座山,东面这座山称为东厢山,西面那座称为西厢山,学子们一般简称它们为东厢、西厢。东厢山要比西厢大许多,书院的主要厅堂房间也都集中在东厢,西厢山虽不及东面的高大,但更为秀丽,有半个山坡都是五彩的花田。西厢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只能靠东厢西厢的一座铁索桥走过去,没有路径可以直接从山下上到西厢。西厢山以前只是书院的花园,后来才改为女子的居所,主要作为女学子、独居的女宗师和女杂役的寝居之地。书院立有规矩,西厢只能是女子才能过去,任何男子都不能去,女学子、独居的女宗师和女杂役在每日日落之前就要回到西厢,不得在东厢逗留。

    东厢的西面是讲堂,是宗师讲学、学子学习的地方,正中央的是最大的博学讲堂,是山长和斋长进行全员讲学的地方,也是初试的考场。博学讲堂的前面是一个大的四方长廊,是学子们休息散步的地方,长廊院里种满了各色花草,院中间是一个水池,长廊的前面左右各有几个茶亭,茶亭的前面就是白鹭书院的大门。博学讲堂的西边是治世斋的讲堂,分为治民堂、断案堂、讲武堂、医药堂和征战堂。博学讲堂东边经义斋的讲堂,分别是诗词堂、经学堂、百家堂、讲史堂。讲史堂再往东是男宗师和男学子住宿的地方,男宗师们住在东厢的最东面。

    走了大约一盏茶功夫,便上到博学讲堂。

    讲堂一侧站了一位中年人,身穿素色宗师服,袖口和衣边都用金线缝制,头戴赤金束髻冠青玉簪,一只手戴了一枚青玉戒,另一只手戴了一枚红宝石戒,看着就十分富贵。

    管事向那人拱手道:“乌宗师,凉王世子几位贵客到了。”

    管事转身向刘青云介绍道:“这位就是治民堂的乌金圆宗师,他带你们去见凤山长和鱼斋长。”

    刘青云几人拱手道:“有劳乌宗师!”

    乌金圆伸手道:“请!”

    穿过讲堂和几间长廊,便来到山长书房。

    刚进书房,只见房内站了一男一女两位长者,男长者面如冠玉,留五柳胡须,尽显儒雅风范;女长者面如满月,眼似双星,一身素色衣服也难掩雍容。

    白萱看到二人,张开嘴,激动的连话都快说不出来了。刘青云也是吃了一惊,原来山下碰到的那两位长者,正是山长凤白首、山长妻子治世斋斋长鱼幼薇。

    刘青云忙上前拱手道:“在下凉王府府兵教头刘青云,拜见凤山长和鱼斋长,之前在山下不识二位真颜,失敬失敬。”

    白萱看到鱼幼薇正微笑的慈祥的看着她,结巴的说道:“您,您…您就是鱼斋长,武艺宣国第一人?”

    刘青云忙道:“萱儿,不得无礼。”

    忙向鱼幼薇拱手道:“小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管教,让斋长见笑了,还请斋长原谅她的无礼。”

    鱼幼薇道:“早就听说凉王府有位武艺高强的刘教头,但从未得见,这次能见到,我和白首都欢喜的很。我们这不是官场,刘教头不用太客气。“

    鱼幼薇转过头对白萱道:“刘教头的这个女儿我喜欢的紧呢,怎么会笑话她。”

    鱼幼薇招呼白萱走到近前,又好好的打量了一番,问道:“我看他们都叫你萱儿,不知全名是什么?”

    白萱望着鱼幼薇激动的说道:“鱼斋长,我全名叫白萱,您也是我的长辈,如果您不嫌弃,也可以叫我萱儿。”

    鱼幼薇点头,看了看白萱,道:“萱儿,既然是刘教头的女儿,那应该身手也不错吧?”

    刘青云忙道:“她哪里会什么鸟武艺,只会些花拳绣腿,不要让鱼斋长见笑了。”

    白萱道:“鱼斋长,我爹确实没教过我武艺,我的武艺都是君长哥哥教的,但我觉得不是花拳绣腿,打倒个一般人应该没有问题。”

    鱼幼薇笑道:“哦~,哈哈,那待会找个一般人跟你比试比试,你可敢?”

    刘青云忙拉过白萱道:“鱼斋长乃宣国武艺第一人,其弟子武艺也必定非常了得,你那三脚猫的功夫就不要献丑了。”

    鱼幼薇笑道:“那都是些虚名,本想和刘教头比划几招,我听说刘教头从不与人比武,那就让孩子们比划几下,也让我见识一下。”

    鱼幼薇招呼门外等待的一位学子说道:“让你师妹贾春华到演武场,和萱儿比划几招。”

    刘青云刚要阻止,凤白首过来说:“刘教头就不要太谦了,让孩子们玩耍一下而已!”

    刘青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青云从怀中掏出凉王的推荐信呈给凤白首,说道:“凉王派我送世子和君长到书院求学,还望山长能收留,这是凉王的推荐信。”

    凤白首接过信道:“还请刘教头帮忙引见世子。”

    刘青云将凤白首、鱼幼薇引到景勇面前道:“这位就是凉王世子景勇。”

    凤白首向景勇拱手道:“山民凤白首见过世子殿下!”

    鱼幼薇也向景勇拱手道:“山民鱼幼薇见过世子殿下!”

    景勇拱手还礼道:“凤山长、鱼斋长客气了,我来书院就是您的学生,不敢受此大礼。景勇见过凤山长,景勇见过鱼斋长!”

    刘青云将凤白首、鱼幼薇引到景秀面前道:“这位是凉王郡主景秀!”

    凤白首向景秀拱手道:”山民凤白首见过郡主!”

    鱼幼薇也向景秀拱手道:“山民鱼幼薇见过郡主!”

    景秀忙还礼道:“凤山长、鱼斋长客气了,景秀不敢受此大礼。景秀见过凤山长,景秀见过鱼斋长!”

    鱼幼薇向刘青云问道:“凉王这次只是推荐世子和君长来书院,郡主和萱儿是否有意到我书院学习?”

    刘青云说道:“在来书院之前,不知道书院现在收女学子,所以未想过让郡主和萱儿到书院求学。”

    鱼幼薇问景秀道:“我看郡主气度优雅,定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郡主是否有意进我书院学习?”

    白萱忙拉着景秀示意她点头,景秀看了看白萱,望着凤白首、鱼幼薇道:“鱼斋长过奖了,景秀略通诗文,想在书院求学,不知凤山长和鱼斋长是否愿意收留。”

    凤白首说道:“我听闻凉王郡主,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郡主这样的才女来书院,我们自是欢喜。但白鹭书院创立已有百年时间,历年的规定就是需要考试通过后,才能入的书院来,当年凉王入书院学习,也是通过考试后才入的书院,还请世子和郡主能够体谅。”

    景勇正气凛然道:“我等虽是王府的世子、郡主,但也读过几年家塾,自信还有些文武艺,定会遵守书院的入学规则,如果考试没能通过,自是学不如人,一定再回去用功苦读,待来年再考,不会让山长、斋长为难。”

    刘青云走到景勇、景秀前,面露难色,说道:“郡主入书院读书是求之不得好事,但有一难以启齿的难处,我们出门的时候只为世子和君长准备了学费,我们虽多带了些银钱,但书院的学费不菲,郡主的学费还差一百两。”

    刘青云看向君长,君长正要说话。

    凤白首道:“郡主来书院是书院的荣幸,区区一些学费不值一提,凉王一直对书院有不少资助,郡主差的这点学费由我来承担,请郡主放下心来。”

    景秀看了一眼君长,向凤白首说道:“那就多谢山长了,算是我们暂借山长的学费,待他日一定奉还。”

    刘青云也谢道:“感谢山长帮我们解了难处,他日必定归还!”

    凤白首看到景秀身旁的侍女云儿,略带难色的对景勇和景秀说道:“今后书院还有些对世子和郡主不敬的地方,还请世子和郡主能够宽恕。书院规定来求学的都是学子,书院之外的世俗身份都要统统隐去,不得携带书童、婢女,到书院后,只有宗师和学子之分,对世子和郡主有不敬的地方,还请谅解。”

    景秀答道:“书院的宗师都是当世高人,我们定遵守书院的规矩,以学子之礼对待宗师,学子们也非富即贵,都是好学之人,我们定会以学子之礼平等相待,绝不会让书院为难!”

    景勇也答道:“请山长放心,来了书院后,再尊贵的身份我们也会放下,与普通学子一起在书院潜心学习。”

    凤白首见二人能乐于遵守书院的规定,很是高兴,对着四个学子又道:“两天后就是书院的初试考试,主要是一些识字断文和礼德的考试,四位应该能轻松通过,再之后就是分科考试,每科只取前十名,这几年考生一年比一年多,还需要各位自己努力。不知道世子和郡主准备考哪一科?”

    景勇答道:“父王自小就教我救世治民,我对此也颇有心得,我会去考治民这科。”

    凤白首点点头,转眼望向景秀。

    景秀答道:“救世治民不是我等女子能为,我对诗词有些了解,我想去诗词那一科试试。”

    鱼幼薇看着君长和白萱道:“你们打算考哪一科?”

    君长答道:“我自幼跟随青云叔学习兵法,并且对排兵布阵有兴趣,想去兵法那一科试试。”

    鱼幼薇转头看向白萱。

    白萱说:“我喜欢断案,我想去断案那科试试。”

    凤白首说道:“那就祝愿各位心愿得偿了。”

    鱼幼薇见安排比武的学长已经回来,对刘青云道:“演武场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我们到那边一边品茶一边看看萱儿和春华切磋一下。刘教头觉得如何?”

    刘青云答道:“我们刚到就要跟鱼斋长爱徒切磋,怕失了礼数。”

    鱼幼薇说道:“书院在野不在朝,我们也是江湖儿女的性子,一直想看看刘教头的先锋刀法而不得,今日有幸,实在是按捺不住想看看,还请刘教头勿怪!”

    刘青云笑道:“鱼斋长果真豪爽,那就让小女跟斋长爱徒学几招,让我也有幸看看白鹭剑法。”

    一众人来到演武场,分宾主坐下,有值日的学子帮忙倒了茶水,就等看她二人比试。学子和宗师听说鱼斋长组织了学子比武,都好奇来到演武场,演武场满满的塞满了一众学子和宗师。

    那贾春华早已来到演武场,一身素色学子服,腰上系了紫色腰带,头戴紫金钗,面容乖巧,年纪看上去与君长相当,手握一柄长剑立在鱼幼薇身旁。鱼幼薇向刘青云一众人介绍道:“这是武艺科去年收的学子,虽然一年也练不成什么剑法,但她聪慧好学,并且以前家学也颇有根基,看是否可以跟萱儿过上几招。”

    刘青云忙说道:“鱼斋长过谦了,还请高徒手下留情,比划几下,让萱儿见识一下大宗师的武学。”

    白萱拔剑走入演武场中央,向贾春华拱手道:“师姐,请!”

    贾春华看这小姑娘也就十二三岁,鱼幼薇竟然让跟她比试,想来她定有过人之处,先守住门户,看看小姑娘如何出招。

    白萱却是当仁不让,连续一番进攻。白萱的这套剑法是从君长所学,君长是从冬雪那学来的,冬雪是从王文英那里学来的,这套剑法是王家的家传剑法,王家世代是将门,剑法攻势非常的凌厉。数十招过后,贾春华如果只守不攻,肯定是要败了,她想不能输的如此窝囊,坏了鱼幼薇的名声,于是使起了白鹭剑法的杀招。

    白萱本见她只守不攻,正攻的兴起,突然对方来了几个杀招,便急忙收回剑招守住门户,毕竟她年纪还太小,实战经验不足,一时乱了方寸。但幸好这剑法她练了七八年,即使心中有些慌乱,手上的招式仍十分的到位,贾春华并未讨到多少便宜。一百多招过后,贾春华发现招式上要胜对手非常的困难,对方剑法精妙,并且非常的娴熟,各种变化随心而变。自己的白鹭剑法虽练了一年多,但还做不到招式的随心而变,如果继续比拼招式,可能会被对方抓住破绽。此时她已发现对方年纪小,功力较自己差一截,于是暗暗的将七成内力注入长剑中,与白萱比拼内力。

    鱼幼薇看到白萱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娴熟的剑法,并且这剑法确实精妙,不断的在旁叫好,时时夸道:“萱儿这招精妙娴熟,刘教头真是将门出虎女啊!”

    凤白首看白萱有这样的武艺也频频点头。

    刘青云偶尔也看白萱练武,对她这套剑法也早已了然。再看那贾春华的剑法,虽然练得不是很娴熟,但也可看出此剑法看似简单,却是奥妙无穷,贾春华也仅仅入了此剑法的门,离完全掌握此剑法还需许多时日,也正因此,估计会输给白萱。忙向鱼幼薇夸道:“鱼斋长过誉了,高徒的这套剑法更是奥妙无穷,短短一年就能有这样的能力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刚说完,就见贾春华已然变招,每招都使的沉稳刚猛,总是寻觅要与白萱比拼剑上的力道,白萱接招时显得很是吃力,虎口已经被震麻,眼看再有几招就要败下阵来。

    刘青云见状忙道:“小女年幼,内力不济,鱼斋长的爱徒聪慧,已经找到小女的弱点,怕是还有几招就要败下阵来。”

    他此说一是实情,另是想先自己认个输,免得女儿拉不下面子,被贾春华给伤到。鱼幼薇略微点点头道:“她确实年纪小了些,内力上有些吃亏,但能这般身手,已是很不错了。”

    君长想白萱现在必定担忧自己的学费没有着落,于是向鱼幼薇说道:“鱼斋长,如果您能让小萱留在书院求学,帮她暂借一年学费,她还有一些招式使出了说不定可以获胜。”

    鱼幼薇听君长此一说,想这白萱年纪轻轻,居然还有大招未使,勾起她十分的好奇。她对场下的白萱说:“萱儿,如果你能胜一招半式,今年的学费本斋长帮你代付了。”

    说完后,又想对贾春华不太公平,对贾春华说道:“春华,如你能胜,我将单独和你练剑十日。但你二人只可点到为止,不可伤了彼此。”

    贾春华闻此言,想能单独跟宣国第一高手练习剑法,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之事,立即在剑上加注了九成功力,向白萱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