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情缘

第四十九章 花神节

    几日之后,君长和侯仁礼就离开了医馆,日日听课读书,白萱也忘记了诗词射箭比赛的不快。

    这日下午,君长正在和侯仁礼、秦景略正在征战堂讨论兵法,外面突然电闪雷鸣下起雨来,君长想起今天下午白萱她们去山里辨识草药去了,白萱这个大马虎肯定不记得带伞。起身说道:“医药科的学友今天进山辨识草药,估计都没带伞,这突然下雨的,肯定会淋湿,不如我们去给她们送伞吧。”

    侯仁礼笑道:“你想给萱妹送伞,你就直说。”

    君长道:“侯兄,你是我兄长,我是这样的人吗?”

    秦景略笑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很清楚,我也清楚,如果你一个人,只给萱妹送伞,以后萱妹在医药科没法做人了。这样,我们就陪你送一次,但就我们三个,是不是人数少了点?”

    君长道:“侯兄,你人缘比较好,你回讲武堂问问其他学友,看有没要一起送的。秦兄,你和我一起去演武场和治民堂,看看有没学友愿意一起去送伞。”

    君长和秦景略冒雨跑到演武场,看到几名学子正在草棚下练习剑法,秦景略看到胡卓仁也在其中,上前问道:“胡学弟,你知道芷香带伞了吗?现在外面可下起了大雨。”

    胡卓仁抬头看看外面,确实是下起了大雨,但他也不知道芷香带伞了没,问道:“她们今日外出了吗?”

    秦景略笑道:“敢情你不知道,医药科今日上山辨识草药去了。你去不去给她送伞?”

    胡卓仁道:“不用了吧,她出门可能会带伞的。我这还在琢磨剑法呢。”

    君长见胡卓仁没有要动的意思,就向其他学子问道:“各位学友,今日医药科的学友上山辨识草药去了,估计很多人都没带伞,咱们都是同窗学友,有没有人愿意跟我们一起去给她们送伞的啊?”

    贺去疾跑出来,说道:“我去!我去!”

    君长又喊了一遍,没有其他人响应。

    君长、秦景略带上贺去疾出演武场,正要往治民堂去,胡卓仁跟出来道:“我还是去吧。”

    君长道:“你们先回去拿伞,一人两把伞,我们在后山的入口处汇合。”

    贺去疾和胡卓仁自回宿舍拿伞。

    君长和秦景略往治民堂去喊人。经过治民堂后院的竹林时,碰到景秀、睿欣和几名诗词科的学子在雨中打着伞散步作诗。

    景秀听说君长要去送伞,说道:“我与你们一起去。”

    君长道:“下雨天,你上山不是很方便吧,你就不用去了吧?”

    景秀道:“我不去,你找得到路吗?”

    这一下说中君长囧处,他只是听白萱说起要去辨识草药,但他对山中的路线不是很熟,加上雨后山上起雾,以他的认路能力,找到白萱她们确实比较难。

    君长讪讪的说道:“我这不是担心妹妹不方便嘛?”

    景秀道:“你连治民科的这些书生都叫上了,我还不及他们?”

    君长道:“我错了,那我们快走吧。”

    睿欣笑道:“我就不拖累你们了。”

    景秀向君长道:“你先去喊别的学子,我先回去拿伞,在后山的入口等你们。”

    君长秦景略到治民堂,看到孝宽独自一人冷冷清清的坐在后排。

    走到治民堂的讲堂上,秦景略道:“各位同窗学友,今日医药科的学友上山辨识草药去了,估计很多人都没带伞,咱们都是同窗学友,有没有人愿意跟我们一起去给她们送伞的啊?”

    堂下治民堂的学子们仿佛没听到秦景略的话,还是各玩各的,各看各的书。

    君长道:“各位学友,医药科的学子将来可都是医生大夫,并且咱们书院的医术还是不错的,有好几位太医院的医生都是咱们医药科出去的,诸位将来自己或家人难免有个小病小灾的,结识一下医药科的学子,对大家将来寻医问药有好处啊。”

    见仍然没什么人动,继续说道:“她们去采药的地方就在这后山上,我认识去的路,虽有些湿滑,但还算平坦,没什么危险,一个人拿两把伞,送过去再回来,也就一个多时辰。并且雨后山林里空气很好,你们也可以刚好放松放松。”

    被他这么一说,治民堂三个人愿意一起去送伞,君长看孝宽没有动静,走到孝宽面前,说道:“孝宽学长,要不要给清婉送一下伞。”

    孝宽冷笑道:“我给不给她送伞,需要你管?”

    君长道:“不需要我管,我只是见你们两个走的近,提醒一下,您请便。”

    孝宽道:“她上山不带伞,为什么要我送?”

    君长碰了一鼻子灰。

    君长几人急忙回宿舍,每个人撑一把拿一把伞,往后山去,在后山与侯仁礼、景秀、贺去疾几人汇合。侯仁礼说动了六个人一起送伞,一路上与大家有说有笑的,十分热闹。

    几个人走了一程,来到一处岔路口,君长正要往左侧走,景秀拦住他道:“往右走。”

    君长道:“左侧虽然陡峭些,但近不少呢。”

    景秀道:“那边虽快,但刚刚下过暴雨,我估计那边可能会有滑坡,咱们还是要安全一些。”

    君长点头带着几个人往右走,刚走几步,听到有人叫:“等一等!”

    回头看,从左侧那边过来两个人:睿昭和范希文。原来他们两个人被睿欣说动,也去给医药堂的学子们送伞,他们刚刚想超近路去左侧,没想到那边山体滑坡给堵住了,只得折返回来。

    景秀带着这几个人走了大半个时辰,果真找到了白萱她们,她们正躲在一个山洞中,正想着怎么回去呢。看到君长他们过来,内心欢喜得不得了。

    范希文上去把手中的伞递给白萱,白萱甜甜的笑道:“谢谢希文!”

    范希文看她如此甜笑,内心也是满心欢喜。

    景秀把伞递给史大成,白萱走上前抱住景秀,景秀在她耳边轻声道:“你在这里躲雨,可把那位急坏了。”

    白萱斜眼看了一眼君长,笑着轻声道:“我就知道他会来,但我想的是,他一个人我会不会很尴尬,没想到你们一大群人来,想的也太周到了。”

    芷香看到胡卓仁给她送伞,满眼泪水的说道:“卓哥哥,你待我真好,我就知道你心里想着我呢。”

    张清婉在送伞的人群中望了望,没看到孝宽,有些失望。君长把伞递给她,说道:“孝宽他身子弱,让我替他给你带来的。”

    张清婉点头谢君长。

    清点人数,还差几把伞。

    白萱把手中的伞递给一位没伞的学子,说道:“我和景秀姐姐打一把就好,你们是不是也凑凑。”

    君长拉住侯仁礼道:“我们男学子凑合一下,女学子就一人一把。”

    史大成道:“君长这个说的有道理,男学子凑合一下。”

    不一会,男学子们就凑对好了,景秀和白萱走在前面,君长侯仁礼紧跟其后,一群人欢声笑语的回了书院。

    随着春天的阳光越来越温暖,白鹭山满山已经披上了绿装,早春的花儿也开了不少,每天早起,都能闻到草香外,还有越来越浓郁的花香。

    每年的二月十五都是宣国的花神节,宣国的女子们都会在这一日踏青出游,白萱邀约景秀、睿欣、睿昭她们,准备一起出去踏青。

    这日,她在医药课间休息时,正邀约芷香跟她们一起去踏青,张清婉也来了。

    张清婉看见白萱和芷香正在闲聊,问道:“你们是不是也在聊提前出仕的事情?”

    白萱笑道:“没呢,那是男学子们的事情,我们正说花神节去哪里踏青呢?”

    张清婉叹道:“是啊,马上就要到花神节了。”

    这时,张正普过来,向张清婉问道:“妹妹,聊的这么热闹,说些啥呢?”

    张清婉道:“跟姐姐们说花神节去哪里踏青呢。”

    张正普道:“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楚玉约了我和张云逸去桃花谷踏青,她也想让你和孝宽一起去。”

    张清婉道:“你不是跟那个狐狸…楚玉分开了吗?怎么又跟她玩在一起了?”

    张正普道:“那是之前有点小误会,现在我们误会说开了。你就别管这些了,你到时候就跟我们一起去就行了。”

    张清婉哼道:“我不去!”

    张正普晃动大脑袋道:“楚玉就怕她一个女子跟我们几名男学子一起踏青被人说闲话,想让你一起去,避避嫌,又不为难你,并且说可以做鲜花糕给你吃,你就答应哥哥了吧。”

    张清婉冷笑道:“她还需要避嫌?”

    张正普有点生气的道:“我已经请了孝宽一起去,好心请你去,你不领情就算了!”

    说完转身就走了。

    花神节那日,张清婉还是去了,几个人到桃花谷找地方坐好后,楚玉跟她们讲在南召鲜花糕的做法。张清婉看楚玉今日打扮也不像往日那般妖艳,穿的是素色普通学子裙,头上除戴了桃红头巾外,没戴其他首饰,没涂胭脂,说话也温柔和缓,十分的端庄。这样的楚玉,张清婉也是喜欢的,还跟她多说了几句话,请教了鲜花糕的做法。男学子们对这个甚是无趣,听了几句后,就在一旁针对是否提前出仕的事情争论开来。

    楚玉讲完后,和张清婉一起去摘花。桃花谷很大,鲜花也很多,两人不一时就分头去摘。楚玉走到一棵紫叶碧桃树下摘花,有一枝花特别的艳丽,想插在自己的发髻上。这时,从树丛中,孝宽走过来,楚玉笑道:“我看这枝花很别致,你能帮我插上去吗?”

    孝宽走上前去,接过她手中的花,轻轻的插了上去,紧盯着她看。楚玉羞红了脸道:“学长这样看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孝宽道:“你终于肯和我说话了。”

    楚玉低头说道:“学长帮我找了解山阴豆毒的药材,我对学长感激不尽,怎么会不跟你说话,只要学长不跟我拉拉扯扯,不让人说闲话,我自是愿意跟学长说话的。”

    孝宽拉起她的玉手,看着她的眼问道:“那你和卢士亨、尔朱安国他们不是也拉拉扯扯的吗?”

    楚玉轻轻甩开他的手,转身躲过一步,羞怯的说道:“他们两个就是浑人,即使拉扯也没人说闲话,怎么能跟学长比。”

    孝宽紧跟一步,说道:“你既然愿意和我一起出来踏青,必是受了睿昭的意,让你来打听些什么吧?”

    楚玉看了一眼孝宽,转身就往外走,道:“学长这样说就没什么意思了。”

    孝宽忙上前拉住她,说道:“别走,即使你要打听些什么,就此愿意跟我说几句话,我也是乐意的。并且我就是要让睿昭知道,他是斗不过我的。”

    楚玉往边上又躲过一步道:“哦~,现在学长有这么大的自信?”

    孝宽自信的笑道:“现在治民科的卢显积和断案科的卢士元都在帮我们中正社”

    楚玉面带惊讶的问道:“他们两个不是以前都不参加读书社的吗?”

    孝宽扬眉道:“他们才是看清形势的人,他们两家都是豪族,本就和雍王不是很对付,这次雍王强行推三长制,动摇了这些豪族的利益,都愿意和父皇联合起来对付雍王。”

    楚玉点头道:“原来这样,那尔朱安民现在也暗中帮你们?”

    孝宽上前要去拉楚玉,道:“他家也是大豪族,你说呢?楚玉,雍王很快就会不行了,云台社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投靠中正社了,你就不要再跟睿昭在一起了。现在有卢显积和卢士元为我出谋划策,睿昭在书院也蹦哒不了几天了。”

    楚玉看着孝宽问道:“卢显积和卢士元真的就如此厉害?”

    孝宽也看着她:“呵呵,诗词射箭大赛你不是也看见了?”

    楚玉笑道:“学长通过这般手段夺魁也不光彩啊!”

    孝宽冷笑道:“那又耐我何?”

    楚玉又问道:“卢显积和卢士元也不擅长使毒,他们用什么方法在寒冷的日子里做出如此多的山阴豆毒?”

    孝宽盯着楚玉看:“你对睿昭可还真是忠心!”

    楚玉笑道:“学长不说就算了,何必这么说我,我也只是想知道是谁配置的这毒药来害我。”

    两人正聊着,张清婉提了一篮子花过来,楚玉迎上去道:“妹子摘了这么多啊,今年的花糕估计太多了。”

    几个人一起到书院的伙房,张云逸找伙夫借了舂米的臼,楚玉让把前一日泡好的米捣碎,再放入锅中熬煮。楚玉拿出一块头巾,包住自己的头发,另外捡了一件伙夫的围裙穿了,拿了锅铲搅动米糊。张清婉见了,笑道:“没想到你一个王府的郡主居然会做这个。”

    楚玉也笑道:“我的母妃去世的早,我是奶娘带大的,我的奶娘最会做各种糕点,我也最爱吃奶娘给我做的糕点,小时候我是候在奶娘的灶台边长大的。”

    张清婉道:“那你奶娘肯定十分疼爱你。”

    楚玉道:“奶娘视我为己出,甚至爱我胜于自己亲生的孩子,可是奶娘在我十岁时就被人害死了。”

    楚玉说到此,不禁留下泪来。

    张清婉叹道:“原来你是个苦命的孩子。”

    楚玉抹了抹眼泪道:“虽我是王府的郡主,但从小没有娘,爹也不待见我,犹如没爹没娘的孩子一般。我也时常羡慕清婉学妹这样,有父母疼爱的孩子。”

    张清婉道:“虽不像你说的那么好,但我是比你要强些,爹爹虽也不待见我,但我有娘亲和姨娘疼爱,过往来看,也没经过什么大的难事。”

    楚玉问道:“你姨娘也疼你?”

    张清婉笑道:“嗯,我姨娘不能生养,从小就把我当成她的孩子来喜爱,待我是极好的。”

    楚玉好奇的问道:“那你姨父不曾娶小?”

    张清婉哼一声道:“那有男人不想娶小的,我姨父有三四个小妾,但一样也没生养。社会风气如此,也怪不得他,我姨父待我也好,将毕生的医术尽数都传授给我。”

    楚玉道:“听说你姨父是御医,那医术一定是极好的了。”

    张清婉道:“我姨父虽是御医,但若论治病救人,我姨父的医术算不得顶尖,但他对用毒颇有一些见解。”

    说话间,米糊已经熬好,楚玉让张云逸、张正普用纱布把米糊过滤,去掉米渣,再将米浆倒入锅中,加入麦芽糖,一起熬煮,等米浆变稠,放凉一些后,在加入洗净的鲜花,切成小块。

    几人尝了后,都说好吃。楚玉看着满满一桌的鲜花糕道:“这鲜花糕不能放时间长,后天就会坏掉,这次做了这么多,怕是只能便宜其他学子了。”

    孝宽道:“我有个法子可以让鲜花糕放的时间长一些。在后山有一座冰泉,常年寒冷,将这鲜花糕放在盒子之中,储放在冰泉中,应该可以多放几日。”

    张清婉惊讶道:“原来除了暖泉外,这后山还有冰泉。”

    孝宽看了她一眼,她得知自己说错话了,忙捡了一块鲜花糕堵住嘴。

    孝宽找了一个盒子把一小半鲜花糕装在盒子中,再用油纸包好。孝宽带着张正普、楚玉和张清婉去冰泉放鲜花糕。回来的路上,张清婉看到路边有一些鲜花特别好看,就过去采摘。

    孝宽见楚玉在一旁看花,凑到楚玉边上轻声说道:“你知道怎么做出大量的山阴毒了吧?”

    楚玉道:“什么?”

    孝宽笑道:“告诉你,你去告诉睿昭。在后山有一座暖泉,常年温暖如春,把山阴豆放在里面,很容易就能发芽。”

    楚玉笑道:“学长说哪里话,我为什么一定要告诉睿昭。我相信学长是不会对我下毒的,知道暖泉的,除了你们,还会有谁?”

    孝宽道:“知道暖泉的人很少,我也在查是谁给你下的毒。”

    正说话,听到前面有人哼歌的声音,原来是白萱她们踏青回来了。

    白萱一路哼着歌,睿欣采了不少鲜花,准备做一些干花书签。只有睿昭有些闷闷不乐,看到楚玉她们后,放慢脚步,景勇见得楚玉,忙快步上前叫道:“玉妹,你今天也出来踏青啊。”

    楚玉看到白萱和景秀在景勇身后,一边往边上躲,一边道:“难道只允许你们出来玩,不允许我们出来走走。”

    景勇看看她身边的孝宽,道:“说哪里话,你都能跟孝宽学长出来踏青了,什么时候能跟我一起到后院赏花?”

    楚玉笑道:“你还是跟你那几个如花似玉的妹妹一起去吧,像我这样的怕玷污了你。”

    景勇道:“她们再好看,也不及你一分的韵味,明日我就去找你?我现在可积了些银子。”

    楚玉道:“那些银子你还是留着娶媳妇去吧,我明日已经有约了。”

    两个人正在说话,突然听到“哎呀”一声。

    原来是张清婉采花时,不小心摔了下来。张正普忙上去扶她起来,但她没办法站了。白萱上前去看她的脚,几位男学子背过身去。

    不一时,白萱道:“她脚崴了,你们几个去找张坐床过来,抬她去医馆吧。”

    张清婉听说要去医馆,忙道:“不用了,就一点小伤,我能起来。”

    忍着痛要站起来,刚站起来,就歪倒了,幸好白萱在一旁扶住了她。

    白萱道:“你也不用逞强,如果不及时治疗,以后怕是要成瘸子。”

    张清婉待还要争辩,君长和张正普已经找了一张坐床来,白萱把她扶到坐床上。一路上,张正普和侯仁礼抬她往医馆去。张清婉很是紧张,看了看孝宽,孝宽正偷眼看楚玉,张清婉又看了看白萱,白萱拍拍她道:“没事,忍着点疼,很快就要到了。”

    张清婉挣扎着要起来,道:“没事,不用去医馆。”

    张正普晃动着大脑袋道:“怎么没事?你这脚踝都鼓这么大包了。”

    孝宽看楚玉,不小心撞到前面抬坐床的侯仁礼。

    侯仁礼嚷道:“嗨!你看着路走啊!长眼睛了没有啊?!”

    众人回头来看孝宽,孝宽瞪眼看着躺在坐床上的张清婉,道:“你说你都因为自己不小心崴伤了脚,已经让人抬着了,还不让人省心点啊?”

    张清婉见惹怒了孝宽,只得重新躺下。

    到了书院医馆,大夫看过后,给她做了正骨,再涂了活血化瘀的药水,用布仔细把她的脚踝包裹好,开了几幅药房,递给白萱,白萱看了看。

    张正普问道:“大夫,我妹妹的伤怎么样?”

    大夫向她们说道:“她的脚踝受了扭伤,我刚刚已经帮她正骨好了,躺床上修养些时日就能好了。”

    众人松了一口气,大夫接着说道:“但是,还有另外一事,却很麻烦。”

    张正普晃动大脑袋问道:“大夫,不就是崴脚了吗?什么事很麻烦?我是他兄长,你尽管说来。”

    大夫略微为难,但仍说道:“她已经有三个月身孕了。”

    “啊~”一群人都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正普突出的大额头上都是汗,结巴的问道:“大…大夫,你…你…刚刚说什么?!”

    大夫指着白萱道:“你也是医药科的学子,你可以去把把她的脉象看看,我看的应该不会错。”

    白萱正要上前拉张清婉的手把脉,张清婉推脱掉,轻声道:“不用看了,我确实是有孕了,我已有两个月的月信没来了。”

    张正普看看张清婉,张清婉看了看孝宽。

    众人都看向孝宽,张正普上前抓住孝宽道:“孝宽,你把我妹妹怎么了?你还是人吗?以后你让她怎么做人?”

    孝宽也已经吓得目瞪口呆,结巴道:“怎…怎么会这样?”

    孝宽看看楚玉,喃喃道:“我与楚玉…”

    楚玉不等孝宽说完,抢先说道:“学长,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你与清婉都已经这样了,让她以后如何见人?”

    张正普晃动着大脑袋,将孝宽抓紧道:“现在,你必须娶了我妹妹,立即!我会将此事告诉我爹,你现在就要写下婚书。”

    张正普拽了孝宽到药方台上,扯了一张纸,逼着孝宽写婚书。

    张清婉在一旁落泪不止,白萱拿了手绢给她擦泪,安慰她道:“你不可太伤心,小心动了胎气,对胎儿和你都不好。”

    已经有人飞快将医馆的事情告诉了凤白首和鱼幼薇。凤白首和鱼幼薇放下手上的其他事情,快步赶到医馆。凤白首忙将几个人聚在一起说道:“今日的事情不可再让其他人知道,此事关系到书院百年的声誉,望各位学子谨记。”

    几名学子都应声承诺。

    鱼幼薇到屋内详细问了张清婉的情况,与凤白首商议,立即将此事报给张正普的父亲从三品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第二天就赶到了书院,在医馆狠狠的骂了张清婉,张清婉一边流泪,一边哭求父亲原谅。等孝宽来后,辅国将军向孝宽说道:

    “襄王殿下,您虽贵为亲王,但也不能枉顾亲王和我张家的声誉,与小女做出这等苟且的事情来。如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还请大王赶紧定夺。”

    孝宽早已经吓的没了主意,辅国将军见孝宽还有些许的犹豫,又说道:“我虽只是个从三品的散官,但我大哥张掖公是宣国柱国公,手中握有张掖府兵,即便雍王见我,也要让我三分。我先祖是宣国开国的功臣,世代在宣国为官,我们张家在夏州也是大家族,府兵也有几万。难道襄王觉得我张家的女儿还配不上你这个二皇子?”

    孝宽忙向辅国将军赔不是,并将之前写好的婚书交给辅国将军,辅国将军接过婚书,看过后,说道:“我的女儿有的是有势力的世家郎君惦记着,今日你们已经做出这等丑事,也只能便宜了殿下。我刚刚已经与凤山长商议好了,你们明日就同我一起回京城筹办婚事,下个月完婚。”

    孝宽知道自己这个皇子并不太受父皇待见,自己母妃家世也不甚显赫,没有什么强援,如果现在依靠了夏州的张府,在朝中就有了很强的支撑,欣然答应。

    第二日,辅国将军带了孝宽和张清婉下山成婚去了。

    经过此事后,凤白首和鱼幼薇重新修改了书院的院规,规定每月的十五休息日,学子们尽可能要留在书院中,如果要外出,需要提出申请,书院批准后才能外出,如果要到山下县城,不准孤男寡女前去,如果多人到县城,一旦发现有违书院规定的,同去的人都要受罚。自此,十五休息日再到县城的学子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