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第三十一章 没娘的孩子早当家

    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天空零星飘起了雪花。

    秦淮茹站在楼门口,仰头望了望天,伸出右手去接了一下,雪花入手即化。她又抬起拿着档案袋的左手,看了一眼表上的时间,之后,将档案袋夹在腋下,紧了紧围巾,才慢慢悠悠地往车间走。

    车间里,考勤员准备收拾东西撤退的一刻,秦淮茹才回来,在考勤本上签好了自己的名字,她眼前的小姑娘虽然有些诧异,秦姐怎么这会儿还在,却也没多问什么,过年了,谁都忙,她并不想知道别人家的事。

    秦淮茹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把今天领的东西,从工具柜里取了出来,锁好柜门后,她直起腰环顾四周,看着已经空旷的车间,没有了往日的嘈杂和喧嚣,心里蓦然生出几分不真实的感觉。

    在这里,她工作了五个年头,曾经肩扛手提、曾经汗湿鬓角,有时候忙起来,在车床前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而明天,她将再也不用下这份力气,她将潇洒地和这里正式告别,告别车间、告别轧钢厂,告别这些老笨的机床,告别熟悉的工友,然后,在他们或是羡慕、或是嫉妒的眼神里离开,从此以后,再偶尔遇到的时候,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打个招呼、客套一下,转身离去。

    此刻,新单位的调令,就在怀中的档案袋里,秦淮茹把袋子紧了又紧,最后扫了一眼车间,拿起东西离开。

    回到后海,一家人安安静静的吃了晚饭,秦淮茹没有询问儿子调动的事,甚至也没有提李副厂长的事情,自己儿子的情,她甚至可以不用道一声谢。

    她今晚忽然什么也不想干,就这么坐着,不想刷锅洗碗,不想清洗衣裳被褥,不想整理收拾年货,甚至连孩子也不想管。这些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干了不知多久,她累了。整个晚上,她任由儿子指使着小当和槐花两个小姑娘弄这弄那,来回折腾,只是,她嘴角的笑意却越来越浓。

    快八点的时候,秦淮茹猛然想起点什么,把小贾叫到跟前,问他是不是何雨水明天结婚,儿子说了声是,便在旁边坐下。她又说要不要趁着这会儿还不算晚,去何家送份礼,原本也想感谢一下傻柱的。

    小贾拦住了要起身的秦淮茹,平淡的告诉她,前几天已经把何雨水的份子,何雨柱的谢礼都送过去了,给雨水的,是个十块钱的红包和一身毛呢料子,给何雨柱的,是一身衣料以及那块猪肉。

    秦淮茹满脸的诧异,这还是小贾第一次主动提到那天的事,可为什么会给傻柱送那块肉,儿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她盯着小贾,等着他的解释。

    小贾并不着急给她答案,而是问她:“在知道您可能会遇到危险的时候,您觉得,我会不会让您独自去犯险,或者说,我们兄妹几个,遇到危险了,您第一时间会怎么做?”

    秦淮茹愣在那里,当然是冲上去呀,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可她知道这答案和儿子想说的,是两码事。

    没让秦淮茹久等,小贾就告诉她,只相隔了一天,他就把东西给何家送过去了,那天晚上,何师傅开始是死活不收的,可他只问了何师傅一句话:“您,当时犹豫过吗?”直到他走,何师傅也没有再说过什么。

    看着秦淮茹还在默默思忖,小贾继续道:“一,您不会让我们独自去冒险,二,危险来了,您会冲上去帮我们挡下来,所以,咱们是家人、是亲人。何师傅不是,可不管他怎么犹豫,最后还是帮您解了危难,所以,他是好人,我们不能占好人的便宜,那块肉,是人家争取来的,得还给人家。”

    半晌,秦淮茹才明白了儿子的真正用意。

    是啊,李副厂长的为人,傻柱清不清楚,从他后来能过来解救自己就知道,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可他先前没拦着,也没有第一时间过来解围,就像儿子说的,他犹豫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说到底,自己在人家心里,就是个街坊、就是个邻家大姐,自己,自作多情了,把好人当了亲人了!

    小贾给她递过来一杯水,又补了一句:“别着急,我们还小,您也还年轻,咱们慢慢来。”说着,还作怪地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秦淮茹“啪”地打开小贾犯上作乱的手,心道,这是什么儿子啊!

    第二天,在秦淮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候,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老何家的闺女何雨水,出嫁了。

    今天的雪时下时停,送亲的人不多,只有何雨水的哥哥、后院聋老太太、邻居一大爷两口子,雨水自己的两个同学,三个同事。转天就是除夕,大家都忙,何雨水不想麻烦别人,想着等过了年,给大家撒把糖,这婚事也就过去了。

    女婿是雨水厂子那片派出所的,二十七,比她大三岁,家里负担也重,没给彩礼,房子都是俩人求人分下来的,拾掇的也是他们自己,这些她都没计较过,她从没指望过谁,也指望不上,人,就得靠自己。

    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她早就习惯了,在单位里,她已经是大龄剩女,以前,还顾虑着哥哥没成家,她不好结在前边,现在,她不想管了,因为她不知道她哥那边,什么时候是个头,闲言碎语的,她耽搁不起。

    两家人没见过几面,那边长辈人老实,没什么本事,也不大爱说话,自家没大人,请邻居充家长,她心里也不自在。嫁妆什么的,该拿去新房的,早就拿过去了,今天大家就是一块吃顿饭,她何雨水就算是把自己给嫁了。

    席面设在男方家里,开了三桌,何雨柱帮忙找的大师傅,经济实惠。听着旁人的夸赞,何师傅觉着里子面子都有了,很高兴、也很失落,一时就喝大发了,最后,还是婆家人帮着把他们送回四合院的。

    今天的老贾家,没人跟着送亲,张老太去了后海那边,孙子前两天来过,拿了些吃食,也没再给她脸色看,只是把那块肉,给了何家,说不心疼是假的,可她知道眉高眼低,不敢多说什么。今天她去那边,是孙子的意思,她也准备就坡下驴,给秦淮茹服个软,人老了,脸面什么的,没必要太在意。

    一夜大雪之后,乙巳年农历除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