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牵起你的手

第四章 沧海月明

    一直忘了介绍,她叫张蕾。张蕾长着一张既古典又现代的圆脸。与其他女生假小子般的短发不同,她的短发像是宫崎骏专门为她画上去的一样,显得端庄而又优雅。

    以下是她的发言。

    “公才老师,各位同学,我很喜欢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作为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最享盛名,但一直以来又很难为大家所理解。有人说它的主题是爱情,也有的说是音乐,千百年来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这首以锦瑟起兴的诗,所寄托的情思大体而言还是偏伤感一些。尤其是中间两联连续运用的四个典故,或提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或记录一种对执念的追寻;或展显别样的寂寥;或抒发朦胧之美,读之使人倍感其情真意长,也为尾联做足了情绪铺垫。而尾联的‘追忆’和首联的‘华年’遥相呼应,‘惘然’之情发于肺腑,感人至深,余韵无穷。”

    也可能是诗本身的缘故,同样是讲诗歌,结构也同样和刚刚理A班语文课代表差不多,我却从她娓娓道来的语气中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认真。

    “我很赞同公才老师,以及刚刚两位同学关于《红楼梦》中悲剧,以及美好的观点。视野放远一些,我们在人生中也一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悲和喜,爱和愁。诗歌是承载这些情感的载体,在人生中无论我们遇到任何坎坷或喜悦,这首《锦瑟》都能带给我们一次跨越时空的共情。”

    “讲的好,讲的太好啦!张蕾同学女孩子情感很细腻,对这首诗所寄托的情感也拿捏的非常到位,我们大家要向她学习。同学们现在这个年龄段学习诗歌,有时候确实很难有切身的体会,但你如果能一字一句牢牢记住、背下来,终会有一天能理解,这也正是优秀诗歌能被人们传唱千百年的原因。”

    张蕾的发言离精彩绝伦、令人赞叹等评价似乎还有一丝距离,但也不是“最佳辩手”和我的后半段发言那样的华众取宠,却已足够在人心中扎下根。其实在生活中,她也差不多几乎都采用这样一丝不漏的发言方式。打那天之后,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我经常能够在课间休息时或者上下学时注意到张蕾。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似乎都属于朋友比较少的一类人,再加上上下学时我们虽然是同一条路回家,但两个班放学的时间取决于老师拖不拖堂、拖堂多久,因此我们说话的机会非常少,即便是碰上了,两个人的对话也都没什么营养。大多数时候,只能隔着她们班窗户远远的看到她端坐在书桌前或思索、或书写、或阅读时的侧脸。

    在那之后,也不知是公才老师说的那番话,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我有时也开始思考爱情的意义是什么。

    电视剧中爱情的样子,我是不信的。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又似乎很遥远。还有一些青春小说中青年男男女女们的爱情对我来说则完全无法理解,看了那些劈腿、堕胎、车祸等等剧情之后甚至一度怀疑为什么我的青春和人家的完全不一样,发出了为什么我、以及我身边这些同学的青春就不能那么精彩的疑问。最初意识到这个问题时的我很痛苦,也很失落和惆怅。但随着我的阅读量和运动量的与日俱增,这个心结也不知在哪一天就被身边的两对情侣解开了。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高中里“早恋”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很多“早恋”的情侣都处于地下状态。两人一旦转入“地上”状态,不仅要面临着被老师叫家长的下场,还会成为全年级甚至全校同学茶余饭后的八卦材料。即便如此,仍旧有一些多情少男和怀春少女陷在爱河里不能自拔,既愉悦了彼此,也愉悦了旁人。

    第一对情侣就在我们班上,他俩反正不知从何时起就腻在了一起。而且据说男生还曾主动找到帅老师,大方的承认了“早恋”,并且做出了不影响自己或其他人学习的承诺。自此,他们俩的同桌一直维持到了毕业。

    据他们前后桌的同学说,他们两人说话声音非常小,确实没有影响到任何人。但是我每次看到他们时,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他们似乎永远黏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打不完的闹,两人脸上的笑容怎么形容呢,用子衿的原话来说就是:“有点恶心,嘘!”

    她知道我不会把她对他们的评价转述给旁人的,我也知道她这么说其实并没有多少恶意,至少在爱情这件事上我们都很清醒,并且达成了一致:爱情绝对不应该是那个样子。

    第二对情侣是我在操场跑步时遇到的。那个女生是校舞蹈队的校花,长的娇小可人,身材惹火,妆扮迷离,穿衣打扮风格随时可以在可爱和性感之间来回摇摆。男生则浓眉大眼国字脸,身材高大,线条硬朗,每天下午都能看到他和其他“篮球爱好者”们在球场打篮球,女生经常来场边给男生带水喝。

    或许是跑步时太无聊了,也或许是那个女生太耀眼了,总之,我记下了在操场看到、听到他们的一些片段。

    有一次,我远远的看到女生拉着男生的胳膊,似乎在哀求着男生什么,男生决然的没有理她;有一次下雨了,女生在球场边打着伞看男生一个人在雨中投篮;还有一次我是偶然在球场听说的,说那个男生在女生宿舍楼下站了一个通宵,我想可能这正是当时他们喊我来顶替他打球的原因;最魔幻的一次是,我明明在跑第不知道几圈的时候看到那个女孩满脸笑容,结果当跑下一圈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她和那个男生大吵大闹;最近一次则是在这学期一开学,也就是帅老师口中过个年把我们过疯了的那几天,看到他们两人穿着过年的新衣服在雪中手挽着手散步。

    那样的青春或许也并没有那么精彩,一样是喜怒哀乐,一样有数不尽的烦恼。从情绪带给人大脑的体验来看,本质上区别不大。

    看来爱情的意义包含在人生的意义之中,爱情是人生的子集。如果不解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大问题,在爱情这个小问题里纠结只能让人原地打转。想通这一层,那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那些不着调的青春小说也被我束之高阁、或是送给了其他同学,当然我会认真的告诉他们,这些书读起来没什么意思,还不如不看。

    即便如此,在那节课后我还是对张蕾产生了兴趣。

    但这绝对不是爱情,我心里很清楚。

    我带着张蕾塞给我的《古代汉语词典》回到座位上,直到第一晚自习,才主动和子衿提起这件事。

    “上午是张蕾托我把词典还给你的。”

    “我知道啊,我之前借给她的。”

    “看来分班后你们关系维持的挺好。”

    “嗯,她人缘很好。”

    “怎么个好法。”

    子衿忽然停下手中正在书写的笔,在扭过头看我的瞬间笔在她手里转了一圈,然后爽朗的笑了,笑声很悦耳。

    “就是那种好法呀。”

    “‘那种’是哪种?”

    “非要我说明白,不就是你们男生都喜欢的那种。”

    “那男生喜欢哪种?”

    “你是男生你还不清楚。”

    “可我只能代表个性,你说的男生是共性。”

    “好吧,你说的对,你有道理,谁让你喜欢的类型是刘姥姥那样的。”

    “书里都写了嘛,刘姥姥年轻时也是风流的”

    “哈哈,就知道你们男生果然还是都喜欢那样的。”

    “我可没说,只是书里是这么写的。”

    “得了吧。”

    “但是人家张蕾很文静啊,小心我去告诉她你说人坏话。”

    “好吧你赢了,张蕾人缘好是因为她待人比较温和,我想男生应该也都喜欢她这样的。至少如果我是男生的话,我会。”

    “没关系,不是男生也可以的,我相信你的魅力。”

    “去死吧!”

    子衿一拳打在了我的右臂上,但几乎感觉不到有多疼。过了一会,她递给了我一张草稿纸,纸上的字迹工工整整,就像我每天看到她伏案写作业时的那样整齐、漂亮。

    “你是不是喜欢张蕾。”

    我坚定的摇了摇头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