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

第十三章 酒楼有风情

    豫州与蓟州的交界处有一座小镇,名叫‘史家镇’。这个小镇原名‘史家庄’,原本只是个较大的村落。后来修了几条官道,成了交通枢纽,来往行商逐渐频繁,村子里脑筋活络之人就开了些便于商贾吃喝歇脚的简陋茶楼、酒肆等买卖。随着商贾行人渐多,各类生意也都接踵而至,各个店铺也越发精巧讲究起来。而后日渐繁华,住民增多,那个‘庄’字逐渐替换成了‘镇’字。

    洛郢城一行人进史家镇已是晌午,路侧酒家与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买卖兴旺。

    苏灵萱引领众人径直进了镇中央那家最大、最气派的‘天悦酒楼’。酒楼豪贵,桌椅厚重做工考究,数个巨大如同墙壁的屏风更是一面锦绣,有书画大家题词作画,字不似出一人之手,有龙形铁钩,也有端正秀丽,更有放纵草书,洒脱狂放令人心醉神驰。而水墨丹青笔触相近,笔精墨妙,山水清明之景呼之欲出。酒楼豪阔摆设又兼有书卷之气,怕是那郡城大酒楼也要难以媲美。

    这等品貌俱全的酒楼生意自然也极好,哪怕是胸无点墨的粗糙汉子只要兜里银钱足够,在这里喝上两壶便宜些的酒水。也能沾染点诗书气不是,说不得就连衣裳也比在别处要光亮几分啊。

    一楼的十几张木桌上菜肴精美、酒香醇郁,围桌而坐的众客吃喝谈笑,不论相貌如何,个个端庄,少有大呼小叫。

    无论男女,但凡容貌出众必然惹人垂青。

    一行人方进门,就引来众多目光。

    两个黄口孩子虽说出彩,但只是瞟上一眼,即使有娈童恶癖之人,也都目光隐晦,几位佩剑带刀的江湖客,怎敢明目张胆。

    少女正是清艳年纪,如春花初绽放,毫无娇媚,只有玉面芙蓉、出尘清丽。站在那里不颦不笑,自有怡人风情如春风萦绕。

    众目惊艳。

    大厅无空位,喊来店小二,回应楼上也是客满。

    年纪尚轻的小二不住望向门口,有些魂不守舍,以至于上错了菜。还好食客没有刁难,惹来掌柜几句低声臭骂,这才稳下心神做活计。

    上了年纪的掌柜看一眼几位等桌的食客,忍不住啧啧称奇。

    小少爷早已饥肠辘辘,哪有心思等下去,苦着脸对小姨说去别处寻吃食。

    苏灵萱一听立刻转身,口中却说:这家店里的招牌菜‘松鼠黄鱼’和‘罗汉菜心’可是很有名气,别处决计没有这里的美妙滋味。

    又连道几声可惜。

    白衣童子马上喜形于色,赶忙拉住小姨手掌,连说再等等。

    同行之人忍俊不禁。

    窗下一酒桌旁,黑衫男童见身边自家兄长没心思吃饭,取笑道:“哥,你真不害臊,一直看人家。”

    身穿蓝衣的清秀少年面有羞赧,低头瞪了男童一眼。

    桌旁另有两人。

    中年劲装汉子啧啧赞道:“这姑娘容貌世间罕有,我若是年轻二十岁,也会多看几眼。”

    年逾花甲的老人放下筷箸,眯眼打量门口几人,点头道:“苏家女子模样自来出众,天下皆知。”

    少年一喜,赶忙轻声询问:“叔父认得这些人?”

    老者摇头,轻声道:“天下女子容貌以荆州花家和蓟州苏家最为出名,前者有江南山水灵秀,后者居江南与中原之间,少了些江南灵气,多了些中州柔美。花家擅长短剑,而苏家则是寻常长剑,极易分辨。”

    汉子看了眼少女,见旁侧少年郎还在偷偷张望门口,伸手在其肩膀轻拍。

    “咱们与苏家交情不浅,少庄主若是看苏家姑娘对眼,回头让庄主去苏家庄提亲。”又皱眉道:“瞧着这姑娘比你要大上几岁,有些不合适啊。”

    少年睁大双眼忙说道:“大些也不打紧····”

    话出口才自汉子神情瞧出是故意逗弄,登时脸颊通红。

    花白胡须的老者眯了眼,轻笑道:“辰儿现在年纪尚小,再过几年提亲不迟。看在以往的交情,还有辰儿也是少年才俊,这事儿铁定能成。”

    旁侧稚童赶忙咽下口中食,眉飞色舞。

    “哥,你真要娶来这个好看的嫂子,我把洞房的花烛换这么粗的。”

    说着,伸出手臂晃了晃。

    却被兄长在桌下、小腿处偷偷踢了一脚,登时气恼,威胁道:“我再去压床,压半旬,让你们不得睡觉。”

    同桌两位成年人皆笑。

    门口五人正等待间,又有四名佩剑的江湖人进入店内,一老者、一壮汉、一年轻人,另一个是幼年女童。老者约在耳顺之年,朴素灰衫,容貌清癯。壮汉在而立年纪,粗壮身材,方正脸庞。女童约莫七八岁,一身翠绿罗衫,小脸如粉雕玉琢,虽然眉目里稚气尚浓,却已有美人气象。

    而那位将近及冠的年轻人最是惹眼,不但身姿英挺,容貌更是俊朗非凡。特别是那双明亮狭长的丹凤眼眸,给人似笑非笑的感觉。

    单这双清亮眸子,怕是世间女子一望便会心神摇曳。

    这副皮囊之好足以让世间男子惊羡,似乎这只有这样的容貌才不会在那位姿容堪比天人的少女面前自惭形秽。

    两拨食客在门口汇聚,两位年纪相近的少年男女互望一眼。

    年轻男子眯眼一笑,两颊各显浅浅酒窝。

    动人少女望着那对酒窝,稍有失神。

    这四人刚踏进门槛,恰巧一桌食客酒足饭饱起身。

    女童欢喜道:“那里有桌。”

    嗓音似银铃轻摇。

    正要过去,一个不足幼学年龄的白衣小子已火急火燎窜去,抢占桌旁坐凳。

    性子泼辣的小丫头极为不悦,小手指那小子板脸叱骂:“抢人桌子,真不知羞耻。”

    朱少卿喜笑颜开,对女童斥骂也不在意,做了个鬼脸,道:“我们先来,理应先坐的。”

    小女孩跺了跺脚,恨恨剜去几眼。

    小孩子斗嘴,大人们只当是趣事,一笑了之。

    一行五人,四人坐桌旁,李季是下人身份,不能与主人同席,站在小公子旁侧。

    店小二这会儿手脚麻利拾掇桌上残席,还不忘对少女偷偷瞄上几眼。

    苏灵萱点了些饭菜,那两个招牌菜自然不能少,朱少卿还要了双份,说一定要吃个尽兴。

    不多时,小二端来菜肴。

    起先是几道素菜,青笋炒菱角、茭白烧猴头菇等清淡菜肴,清清白白,色泽搭配清亮。待入口,别有一番清爽、悠长的滋味。随后是佐有鸡肉、火腿等辅料的罗汉菜心,菜心翠绿、鸡肉白嫩、火腿红艳,色泽鲜艳浓郁幽香扑鼻。

    松鼠黄鱼制作费时费工,排在最后,也算是压桌菜。

    黄鱼首尾分踞鱼盘两端,中间细嫩鱼肉如细长菊花状四散开来,色金黄,形如松鼠,光滑油亮,皮酥肉嫩、酸甜可口。

    各地菜品不同,洛郢城各类吃食朱少卿已然尝遍。等出了家门,沿途酒楼招牌菜肴一个不落尽数尝尽。

    这个馋嘴小饕曾私下对李老弟说了自己日后的远大志向——一定要吃尽天下美食。

    小二另送来稀粥大饼与一碟咸菜,李季接过,本没有空闲桌子,也就蹲在墙角处对付。

    邻桌酒足饭饱,本想来一盏饭后清茶,见有人等待座位,没好意思久坐。

    掌柜一见这般识趣,少不了一番好言,结算时还不忘抹去零头。

    小丫头还未坐稳就嚷嚷点菜,自然少不了酒楼拿手菜式。可伙计却道最后两道黄鱼被人全点了去。

    心心念念却没能吃到,小姑娘看一眼邻桌油亮黄鱼,抽抽搭搭抹眼泪。

    同行长辈也无奈,只能好言相劝。

    朱家小公子性子醇良,全然不似族中那些骄横小子。在府里下人面前历来不耍少爷脾气、不抖搂公子威风,反倒遇见家丁婢女被惩处之时讲上几句好话,求几句情。这脾性自然得前后两院下人喜爱,给了一个‘小君子’的赞誉。

    朱少卿对于方才骂自己的丫头没有记恨,一见她梨花带雨,忍不住生出了怜香惜玉的心思。

    看了看另一条还未动筷子的菜肴,对做在身边的小姨挤出个笑脸。

    苏家少女起初不解,当小外甥手指旁侧方才明白。

    苏灵萱哑然失笑,点点头,夸了几句。

    朱少卿亲自将一尾松鼠黄鱼送至女童面前。

    全桌人哑然,眼泪汪汪的小姑娘登时止啼,眼眸眯出两轮新月。

    只是方才骂过人家,任长辈怎样哄劝,她脸皮薄,扭捏不肯道谢。老者无奈,只得起身以长者身份对白衣小公子道谢,并向邻桌孩子长辈致谢。

    对于老人的感谢言语,朱少卿老气横秋地摆摆手,闹得半百老人哭笑不得。

    朱少卿返回座位时对女孩说道:你要记得欠我一条鱼啊。

    两桌萍水相逢的食客就因一条鱼有了交情。

    饭毕,已无食客等桌,相邻两桌饮饭后茶相互攀谈。

    朱岐一副死板模样,一看便知是冷僻性子。那位客卿不善言辞,少女倒是口齿伶俐,言语得体。

    另一桌,皮囊绝佳的年轻人有意与少女说上几句话儿,可少女始终言语平淡,倒是和老人相谈甚欢。

    而两个年龄相若的孩子一会儿就熟络起来,相互拿出各自随身小玩意对比显摆。

    窗下那桌早已吃喝已毕,却迟迟不肯动身,缘由是蓝衣少年执意要再喝些茶水。同伴知其心思,也不急于赶路,就静心喝茶。

    店外街中有高声叫卖糖葫芦,两个孩子嚷嚷着让长辈买来几串做饭后甜点。

    这边是苏灵萱陪同,而女童则是由被其称作少观哥哥的年轻男子跟随。

    朱少卿走至门口,见自家老弟正在发呆,就随手拉拽同去。

    窗下一行人这才走出酒楼。

    蓝衣少年胸前多出一双小手。

    少年对堵在身前的堂弟瞪了一眼,皱眉问道:“你做什么?”

    黑衣顽皮孩子笑嘻嘻道:“我在接哥哥的眼珠子啊,若是掉在了地上,怎么能放回眼眶。”

    丢了脸面的少年面色羞红,狠狠踹了这多嘴多舌的小子一脚。

    两小各买了两串,正要返回,朱少卿蓦地瞧见一根糖葫芦上穿的却是橘瓣。刚拿手中,同样嘴馋的小丫头一见,伸手来抢。

    朱少卿另只手赶忙拽下两瓣橘子塞进嘴里,这才放手。

    小女孩用力过猛,后退了一步,竹签越过肩头向后摆去。

    李季就站在她后侧,竹签尖直向面门而来。

    少女就在一旁静观。

    他赶忙摆头避让。

    粉嫩拳头落在右脸颊,长出手掌的竹签挑破了右耳。

    李季捂了疼处,静静望着女童,一脸的委屈。

    那双灵秀清澈眸子里的惊慌似曾相识。

    小丫头忙着致歉。

    苏灵萱看来一眼,神情淡漠,拉着外甥回转酒楼。

    年轻男子站在数步外,神色平静。

    李季对她摆摆手。

    而身世不凡的小女孩执意对他这个自衣装就能瞧出身份的小家奴表达歉意。

    大小两道身影隐入堂皇酒楼门户。

    李季在原地怔怔出神。

    很多年前,那个不再是乞丐的少年同青梅竹马的师姐切磋对战。

    师姐向来要强,久攻不下便加强了力道。

    面对疾风骤雨般的剑影,隐藏了实力的少年步步后退。

    最终,在师姐剑下落败。

    那一次,有一处轻微伤。

    那一刻,师姐看着少年伤处自责道:“小乞丐,不和你争了,以后都不会了。”

    那个伤处也在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