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六集卡大师

第二十二章 天公将军

    起义军将长社围住,在城外扎营,虽然吃的含掺,但是因为打了胜仗,所有人都显得精神焕发。

    陈明泽没有掉以轻心,历史上皇甫嵩会在第二晚夜袭军营,波才大破。

    更关键的是,朝廷会有大量援军赶来,要打一场硬仗。

    援军的将领,就是那位曹姓阿瞒。

    正就在此时,北方天际忽然传出轰鸣之声,纵使身处长社,也可以看到晃眼的闪光。

    一条条雷龙从天而降,砸落在地面,想必被击中的地方绝无一人生还。

    陈明泽手下的将士开始欢呼跃雀,大呼天公威武。

    陈明泽知道这是什么,大贤良师认自己为义弟,授天书第一卷。

    而这便是天书第二卷中记载的神通,呼风唤雨之术。

    大贤良师被唤为天公将军,手持九节天雷杖,善施雷法。

    想必在这样的架势下,加上波才的协助,北面的起义军也已经大胜。

    陈明泽驻守在长社,整顿队形,按照自己的理解,封死了各个可能被奇袭的缺口,等待着曹阿瞒的军队过来。

    可是直到晌午,派出去打探的哨子也没有发现一点异常。

    陈明泽有些狐疑,莫非是因为自己变动了历史,阿瞒的军队朝着其他地方去了?

    陈明泽拖着下巴思考了片刻。

    不好!

    陈明泽看了眼北方,刚好看到北方再次晴天霹雳,只是较之昨夜,威力小了不少。

    果然,那边又起了战事。

    不再耽搁,陈明泽立即招呼起义军开始攻城。

    自己打头阵,一条火蛇直接轰开城门,骨剑挥舞烈焰,几乎无人可挡。

    昨晚朝廷的军队被打掉了大半,现在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在仅仅用了半天,朝廷内驻扎的军队就交出军令投降了。

    可惜皇甫嵩和朱隽居然乔装成起义军趁乱跑掉。

    政之刚好回到长社,陈明泽嘱咐政之将军士安顿,做好驻扎防守工作,立即独自驱马前往北面,支援贤师。

    避免遇到大批敌军,陈明泽选择了路途稍远但毫无阻拦的绕行,路上可以看到起义军攻打或者直接响应起义的城市。

    这些地方驻扎着不少头戴黄巾的将士。

    烹羊煮牛,这些将士高举觥筹,高谈畅阔,说着青衣王朝覆灭后,自己要如何如何一展拳脚。

    食米俸禄,要一并找回来。

    一路骑马走了半月,陈明泽途径贤师阵营的最后一道关卡,PY。

    一个没有来得及撤离的起义军将士将张宝君认了出来,告知陈明泽,起义军队受到围剿,贤师暂时退到了苍亭(地名)。

    陈明泽暗叹,来晚了一步。

    这座城池中的景象和方才完全不同,被攻破的起义军没有安身的地方,大多被朝廷军搜缴,斩首示众。

    没有什么人为他们哀怨或者惋惜,也没有人呼快。

    陈明泽有些奇怪,这座城中还残留着不少百姓,起初的时候起义军在各个豪强衙门上写上甲子二字,大量的农户甚至拿着锄头稿子就和起义军一起冲到了府上。

    但是此时,所有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不知道是害怕朝廷的淫威还是出于内心的失落。

    或者两者都有。

    陈明泽再次调转方朝着东南方骑马,又行了半月,终于看到两军僵持在洛水两边。

    下马,乘着夜色,陈明泽悄悄渡河溜入起义军中,稍稍通报后,终于见到了正在床上修养的贤师。

    看到他的第一眼,陈明泽本能的感受到与众不同。

    如果说之前,自己在这个秘境中遇到的最强战力是皇甫嵩朱隽组合的话,那么现在,躺在自己面前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给陈明泽的感觉直接就跨越了两个量级,远超过异化体级的压迫感。

    纵使看起来他已经病入膏肓,有气无力。

    他的身侧一只古朴的木杖,杖首雕着龙头,活灵活现,强大的压迫感大多的来源就是这件法器。

    “天公。”

    陈明泽来到贤师身侧,以张宝君的身份攀谈起来。

    贤师招了招手,示意陈明泽靠近些。

    “宝君,听闻你独自在颍川对战左右中郎将,并成功攻下长社,可喜可贺。”

    陈明泽微微屈身,回应道:“多亏将士们勇猛。”

    贤师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宝君,我记得以往你可都将他们叫做天兵的。”

    陈明泽一愣,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宝君,可能在一些细小的习惯上和原主有所出入,没想仅仅是一句话就暴露了出来。

    看到陈明泽略微紧张的模样,贤师摆了摆手,继续说到:“宝君天资甚好,我亲弟张梁虽有志气,但是却无你般聪颖,始终难胜大贤良师之职。我只传宝君天书一卷,也是怕他心有异术,兵起反奸。”

    贤师默默看着陈明泽,不知道再想什么,陈明泽也不急着开口。

    良久,贤师再次说道:“我且问你三个问题,你......随心回应即可。”

    陈明泽答应道:“贤师请讲。”

    “依你看来,我可算为民请命,欲救黎民于水火?”

    陈明泽想了想,虽然此番自己在途中看到的景象,百姓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救赎,不过是王朝更替。

    但是至少,起义军的初衷是推翻腐朽的王朝,建立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秩序,倒也算得上为民请命。

    于是陈明泽点点头。

    “若是让黎明百姓做主,代替这腐朽王朝,可行吗?”

    这一次陈明泽没有表达明确的对错,只是说道:“黎民百姓,本就是这天下的主人。”

    听到陈明泽的话,贤师沉默了半响。

    “黎民百姓,本就是天下的主人吗......”

    “授天书的老仙曾告诫我说,不可贪图权势,一心求仁义方可得道。但我却强行借用天雷,不顾是否顺应天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招致天罚,怕已是命不久矣。”

    陈明泽没有回答,这些事情自己本就知晓,不会有太多惊讶,只是亲自进行一番演绎,多少会多几分武断。

    第一次见贤师在东阿村施符救人之时,孙留便大受鼓舞,虽然当时贤师收半升米,不过后来都拿来救济家无余栗的孤寡了。

    只是现在,权利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难免会忘记初衷,谁能抗拒成就那万人之上?

    这黄天,又和苍天有什么区别呢。

    贤师目光中流露出不舍,杵着九节杖坐起,向陈明泽说道:“我曾得见三人,虽与他们不在一营,但我仍念其俊毅。”

    “一位骁勇善战,仅是单骑就破我信徒大半,此人为江东才俊,若乱世起,必能占据一席。

    另一位善施计谋,手下人才济济,我知他感念天下,却不与我同,若称枭雄更为切贴。

    更有一位仁义之师,见识者无不赞叹此子公义,假以时日必有忠士追随,开疆拓土,成一方诸侯。”

    “他三人,得这天下了吗?”

    陈明泽摇了摇头,回答道:“无一人。”

    贤师仰头看着帐顶,似乎想穿透整段历史。

    可惜纵使个人的能量再大,也抵不过时代滚滚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