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现状之怪事杂谈

章回五 被甩掉的人群

    我们这一代人,刚巧遇上了这个发展的时期。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是科学力量加强的时代。

    就目前来看,未来互联网发展肯定是越来越快,越来越与各行业紧密融合,因此,各方面都要求我们必须跟上趋势,顺着风向前行。

    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前方,有很多的先辈,似乎是被快速发展的社会给甩掉了…

    我的叔父辈们,没有太多的文化,但是他们却算是自学到化工类本事吧,对电学之类的,他们很懂,也很感兴趣。

    小时家里面用的“大头”电视出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自己手动拆开来,修理一番。或者是水表、电表、摩托、修车,他们都会,在我中学之前,我一直以为,这些是他们自己天生就会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技术,远比课本上讲的,要复杂很多。

    但是他们就会,他们可以拿着螺丝刀各种鼓捣,并且在修好之后这些本该报废的电器之后,抬头看着你,笑着调侃一句:“天天学习,你学到了甚?”

    当时的我,从课本里的看到的,的确不懂,只能傻乎乎地,躲在他们身旁看。

    再以后,亲眼瞧见,他们能清楚的记得那些复杂又麻烦的螺母螺钉,铆钉,膨胀螺丝…

    会用几根电线,拆开一截自己接上,然后就可以用切割机,钻头,还有那种铁刷子,铁钳子…

    但是就是这样全能厉害的人,却怎么也摆弄不了自己手里的智能手机。

    他们能单手拎起切割机,另一只手还在轻轻松松的盘着一大捆粗线。他们可以一个人用自己的肩膀,后背,擎起重他们两倍的铁板,钢管。

    但在手机上,他们却只能求救于我们。可能是在你打游戏的时候,可能是在你睡懒觉的时候,他们焦急的看着自己的手机,急切的向你寻求帮助。

    他们不会催你,只是在看你空闲时,叫你帮他修一下。

    但是在一把游戏打完后,顺势就又开了一把;在起床后,忙着自己心里各种盘算准备,这件事在一分一秒间,被抛诸脑后。

    都说人老了,人体机能退化,的确感官上会有一些迟钝,行动能力也会下降。不过,这不会影响到人接受新生事物的欲望,更不会影响到熟悉科学技术的能力。毕竟,科技是为人服务的。

    但是在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时,似乎需要一个老师,就像我们怎么学会一笔一划一样,他们,也应该在教导下,学会一点一滑。

    做老师,难免不顺心。我们小时也没少给老师惹麻烦,他们自然,在不懂中,久而久之,难免会使你心烦气躁。就像是高中数学老师对我们说的一样,“这么简单都不会?你们要气死人了…”

    但对于他们,从小在社会的闯荡使他们学会赖以生存的本领、技术。从每个接触过的人,从经历过的每一份工作,他们都很聪明的学会了。

    他们在与渔翁交谈,观人钓鱼时,学会了如何钓鱼。

    但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学习的本事似乎不足以用来学习新知识。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消费观的变化,对待每一个事物的态度不只是我们和父辈,就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之前听过一句话,“他们在你小时候不嫌麻烦,手把手教你怎么拿笔写字,怎么用筷子吃饭,才能有你如今的成就。”

    在气头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让你不耐烦的老人曾经很耐心地教过你说话。

    我们的父辈,工作不同,身份不同,却一样在努力着以求给我们更好的生活。

    我相信,每当下一个未来到来之际,社会、技术都会残忍地“淘汰”掉同时满足以下两种条件的人:

    生活在旧技术时代,没有赶上新旧技术急剧更替的人;

    其人学习、领悟力较低(受年龄、社会阅历影响较大,对方智力水平并不一定低)。

    不管目前你过的贫穷或者富有,你都一定比你的父辈过得好。

    时代的更迭、技术的变化,总会淘汰掉一大堆,对新鲜事物、未来科技,接受不能的人。

    很遗憾的是,这些人,在任何时代,都属于人群中的大多数。因为如此,很多人都会对他们投去不屑或鄙夷眼光的人,而这样的人,一定内心冷漠。

    不管身份如何,都起码要做一个温暖的人,因为我同样期待别人对我的父亲温柔以待。

    而我们,也不能代表我们这些人,生活在充满电与触控屏的时代,就“一定”会熟悉未来的科技。也不能保证,我们这些新生代人,以后不会找我们的子孙辈去学习他们那个时代的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