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镖行天下

004 出发

    转眼到了约定出发日子,家里变化不大,就大门口多了个走路一瘸一拐的门房老陈,小妹身边多了一个叫小环的丑丫头。

    这些都是传说中的自家人,老赵还带来了几个半大小子,说是要进镖局跟着走镖,被他义正严词,态度坚决地赶了回去。

    吃我的,喝我的就算了,还想我发薪水?

    这二十贯,谁都别想动,他要独吞。

    老娘也不......不是不可以谈。

    王庆之甚至为了谈判,都做好了据理力争的准备,可不知道是不是老娘赶鸭子上架心怀愧疚,一直避而不谈钱的事,这倒是让他内心窃喜不已。

    二十贯可不少,据王庆之所知,五,六贯钱就足够一户六口之家丰衣足食一年,那些商铺伙计一月也就百几十文。

    这次到了州府,一定要去开开眼界,秦楼楚馆的才艺表演,他可是向往很久了。

    王庆之打定主意,满怀憧憬,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老赵的消息。

    车队到门口了。

    王庆之赶紧去旁边院子跟老娘告别,这也是规矩。

    老娘依然没有提钱的事,就是眼神有些飘忽不敢跟他对视,估计还是因为逼儿子又去吃刀口舔血这碗饭,不忍心,很内疚。

    唉!老娘拖着这大家子负担也不容易,王庆之心一软决定回来还是上交五贯,最多,最多交十贯这是底线。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他自认没那本事,不过不可一日无钱的小丈夫还是可以争取下的。

    二弟王学文这个小号还是老样子,躬身一句祝大哥平安早归就完了,多余的话一句没有,沉稳,木讷的跟个老夫子一样,一点都没有少年的朝气,感觉读书读傻了。

    还是小妹贴心,已经哭的梨花带雨了,祝愿的话都说不完整,害的王庆之又哄又逗,还答应给她买州府最出名的果脯点心回来才让她雨过天晴。

    这丫头跟老娘一样喜欢甜食,他一早就发现了。

    抱拳施礼,王庆之雄赳赳气昂昂,转身就走。

    装着两件换洗外套的小包袱,一把四尺长,黑鞘长刀,跟军中制式战刀差不多,就是份量轻了些,还算乘手。

    所谓的七星就是硬牛皮鞘身上多了七个铜环,据老赵说这是南安府安远镖局王家的招牌兵器,道上的熟人一看便知,靠着三代人积累下来名声,蜀州一地基本上通行无阻。

    一壶箭,一把弓,这把弓还是王庆之吃饭时随口提了一句,也不知道老娘从那翻出来的,上好的牛角拓木弓,保存得很好,老娘居然没卖倒是让他很惊奇。

    弓弦跟箭都是这两天他自制的,这些难不倒他,就是弓力不足,他估计也就一百斤左右,还不足一石。

    他在军中常都是用的三石铁胎弓,不但射的远,威力大,近战也是一把利器。

    以后要是有钱,他还准备自制一把滑轮弓来玩。

    至于老赵对他铁了心要带弓箭一事,表现出忧心忡忡的模样,王庆之表示无视。

    什么叫挑衅?

    行走江湖安全第一。

    一弓在手,他完全有信心跟内外兼修的高手硬刚一把,近身没把握,还不能放风筝?

    当然真气外放,有罡气护体的顶尖高手除外。

    不过想来这种传说中的顶尖高手应该不多,也不至于混到来劫镖这么惨。

    当王庆之扎着马尾,一身黑色劲装,外罩一件牛皮无袖半身甲,斜背交叉刀弓挂着斗笠,牵着左鞍挂包袱,右鞍挂箭壶,水葫芦,马鞍后面还卷着用蓑衣包裹薄棉被的骏马,出现在安云福车队面前时,人呼马嘶乱糟糟的场面顿时肃然一静。

    这是准备出征打仗?

    车把式跟伙计们相互交换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同样的疑问。

    也没听说哪家镖局走镖还带弓箭不是?

    安云福反应很快,眨眨眼楞了一会就赶紧上前,给王庆之介绍他身边的几个提刀背剑眼神犀利,昂首挺胸的大汉。

    “这几位是北城顺风镖局的镖师,这位是镖主李镖头,至于这位就不用老夫多嘴了吧?”

    这个镖局名字取得真好!

    王庆之努力忍住不笑。

    “在下李彪,见过王大人。”

    身形矮壮,三十左右的李镖头礼数很周到,但是表情眼神明显带着客气疏远的味道。

    “李兄说笑了,什么大人就别提了,现在大家都一样,混碗饭吃而已,李兄在这行是前辈,小弟第一次走镖还望李兄多指点。”

    王庆之把姿态放的很低。

    做人嘛,低调一点会少很多麻烦。

    李彪眼中惊异之色一闪而过,再次抱拳郑重道:“王大人为国戍边,浴血疆场,是真英雄,真好汉,谁敢不敬?指点不敢,有何不解只管来问,在下知无不言。”

    说完就干净利落转身,开始指挥安排车队去了。

    怪事!

    王庆之还以为这李彪因为他有官身,所以才表露出疏远客气的味道,可听了这番话又觉得不像。

    “铁扇子李彪,一双铁砂掌在道上也算小有名气,你当年四处登门切磋讨教,他爹被你打掉了一颗门牙。”

    身旁老赵及时解惑。

    “........”

    这就难怪了。

    脑海里早些年的记忆,跟走马灯一样,那些人全是模糊影子,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王庆之压根没印象,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极少数几个揍过他的人影步伐,拳脚发力动作。

    安云福一旁假装没听见,环手抱肚保持着弥勒佛一样的微笑道:“那咱们就按原先说好的,麻烦庆之前面了探路咯!”

    没错,这走镖也是有讲究的,镖师们不会聚在一起走,前有探路的,后有殿后的,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作为镖货的车队都有时间想办法应对。

    这两天老赵可没少给王庆之补课。

    王庆之觉得跟军中押送粮草差不多。

    点头示意,王庆之翻身上马,带着识途老马老赵,先行出发了。

    带上老赵这张活地图是必须的,他连城门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更别说是去数百里外州府了。

    出城这一路上王庆之除了身临其境感受到府城街市繁华外,就是明白了为啥老赵三番五次让他别带弓箭。

    因为很麻烦,虽然王庆之记得武朝民间不禁弓箭,但是他忘了光明正大背着弓箭府城街市乱逛有多扎眼,接连几次被黑靴黑衫白云纹袖的胸前一个硕大捕字的捕快拦下询问。

    虽然亮出腰牌后,那些捕快都是惶恐施礼后,飞快消失,但他总觉得那些捕快看他的神情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