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镖行天下

005 家门口的江湖

    城门口很拥挤,居然还堵车,各种各样装满粮食货物的骡马车,牛车,驴车,独轮车密密麻麻排成长龙,任凭维护秩序城防卫兵卒们,喊的声嘶力竭,急的满头汗,长龙依然蠕动缓慢。

    这应该是北门了,外面就是清河码头,他回来时也是从那里被抬下船的。

    虽然记忆模糊,但是王庆之还是有点印象。

    等待是无聊的,出于习惯,王庆之下意识开始观察城门楼这段城墙,那里该摆放弩机,弓箭手该布置在那覆盖面更广,更没死角。

    突然感受到了什么,他将注意力投向了城门旁边的告示牌,一个只手转着铁胆负手而立的银冠,青衫,长须,身材高大,显得风度翩翩的老帅哥。

    这年头,人人喜欢留长发蓄胡子,具体年龄你压根猜不准。

    反正王庆之看他面部皮肤皱纹,估计他大概四十出头,注意到是因为这家伙一直盯着他在看。

    王庆之自己也知道这身打扮在街市上很扎眼,可来往行人最多就是好奇多看几眼,这个家伙是自从看见他就一直没转移过视线。

    对上王庆之视线,还冲着他笑着点头。

    这是熟人?

    可他一点印象没有啊!

    “那是府城总捕头,铁胆诸葛长英,咱们府一府六县追凶捕盗都归他管,少镖头刚回来时,还来拜访过,那时候少镖头还昏迷着就没见着面。

    看这模样该是得了消息来特意等咱们的,少镖头该去打个招呼。”

    百晓生老赵上线了。

    市刑警大队长?

    这得打好关系。

    诸葛长英原本在街上乱逛散心,结果路上碰到手下正在谈论府城新贵,因伤去职回家的王将军,一时好奇就赶来想见一面。

    身为一府总捕头,消息灵通是必须的,这样一个十多岁就打遍蜀州武馆镖局无敌手,至今府城留有传说。

    又突然放弃祖业北上参军为国戎边,一去十余年,从一介普通士卒,积战功官拜五品将军,伤退荣归的传奇人物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好奇的是要说将军级别伤退荣归,要么是七老八十,要么是伤残废了,他本以为王庆之是后者,毕竟当初派去随同接人的府城名医都说人只剩一口气了。

    他吊丧的礼物都备好了,还跟知府他们聚会时感叹过,痛惜国失一员大将胚子。

    这才多久,突然就听说人完完整整,活蹦乱跳的好了?

    还准备重拾祖业走镖?

    你这不是不务正业是什么?

    你身体好了,随便上个折子,那怕不想再去边疆了,就凭你这五品武德将军勋位,最低一个府城卫指挥使的位置也跑不了啊!

    走镖?到底是怎么想的?

    可见了面,他才发现有些冲动了,论官职他才六品,论关系面都没见过,所属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人家是兵部的,说啥都没立场啊!

    于是一番客套介绍久仰之后,立刻就冷场了。

    现在怎么办?

    总要说些什么吧?

    一路顺风?

    走镖顺利?

    还是祝你生意兴隆?

    好像说啥都不合适。

    正心急,突然发现王庆之在仔细观看告示牌上的通缉令,诸葛长英松了口气赶紧道:“王将军可是想为民除害?”

    为民除害,说得好!

    不亏是能当上市刑警大队长的人。

    王庆之昂首挺胸义正严词道:“本将身负皇恩,自当上报朝廷,下保黎民,现今虽已去职,但不忘初心,遇到这些凶贼,恶徒自然不会放过。

    对了,诸葛大人,这上面写的死活不论,都是五十贯,那是要全尸呢?还是只要人头?还有去哪领赏金呢?”

    诸葛长英感觉脸有些僵,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人头即可,人头即可,这些都是血案累累,铁证如山的流寇,大盗,通缉令遍布天下,只需带上人头信物去各县衙,查验无误即可领赏。”

    “那有多余的通缉令吗?”

    “有,这不是?”

    随着诸葛长英手指方向,王庆之这才发现告示牌旁边坐着一个黑袍小吏,面前摆着案几,上面一叠一叠全是通缉令。

    假装没看见老赵拼了命挤眉弄眼得示意,王庆之大步走了过去,看了半天,思虑良久,才挑出了七八张,仔细折叠好,小心揣进怀里。

    他其实很想全都要的,没办法,他前世拿着照片都会认错人,更别说现在这种抽象派画师画的人像。

    所以只能选择几个价格最高,形象标志特征最特殊,最明显的。

    这一耽误,王庆之回过头就远远看见安云福的车队,主要那个蚕宝宝一样的白胖子在人群中太显眼了。

    赶紧匆匆跟诸葛长英道过别,王庆之拉着老赵就汇入了出城人流。

    诸葛长英原地愣了好一会,任凭他见多识广,对王庆之都没个准确形容。

    晃着头走了几步,突然脑海闪过几个关键。

    伤退去职。

    完好无缺。

    走镖。

    缺钱。

    联系一想,诸葛长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没想到不但文官派系斗的厉害,边军一系也如此残酷,逼得一个有大好前程的年轻将军,都只能借口伤退黯然卸甲归乡,穷困潦倒到要重拾祖业走镖养家的地步。

    唉!可惜了!诸葛长英扼腕长叹。

    此刻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诸葛长英脑补成一个悲情人物的王庆之刚刚才挤出城门。

    身边没那么多人了,忍了半天的老赵终于又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少镖头,我们走镖在外,最忌多事,一切要以镖货安全为首,这些通缉令上的流寇大盗都是穷凶极恶的亡命徒,万一碰见了也得假装不知道,否则一旦有个闪失,招牌可就砸了啊!”

    呵!要是每个亡命徒都值五十贯,他早就挣下一座钱山了。

    王庆之听而不闻,一边策马小跑,一边远眺着数百米外,由一道宽阔沟渠跟护城河相连水波荡漾的大河,清河。

    依山傍水南安府。

    那水指的就是清河。

    清河如同南安府玉腰带一般环绕半城向东而去,而大名鼎鼎的清河码头就在官道不远处。

    平坦宽阔的官道跟水势平缓的清河并行,官道上车马簇拥,人影攒动,河面上舟影白帆,渔船往来,好一派祥和繁华的如画美景。

    码头上客船货船停靠的密密麻麻,岸边上则布满了由木头茅草搭建连墙壁都没有临时堆放货物,安置客商歇脚等候的简易棚屋,绵延数百米热闹繁华的跟个镇子似的。

    要是能在这里搭几个棚子,那还不是坐着收钱?

    王庆之早就研究过生财之道,可惜玻璃有了,活体印刷术也有,纸张也不差,问过老二很便宜。土豆,番薯北疆满地都是,大武根本不缺粮。

    军中连酒精消毒都会,就连火药都早有了,只不过面对来去如风全员骑兵,压根没城池一说的大金,缺乏研究开发的机会,只能拿来放焰火。

    扭头正想问问老赵,看看在这码头区搞几个这样的临时货站,需要什么条件。

    “老赵,你这是干什么?”

    老赵难得的没搭理他,一脸肃然,端坐马上,昂首挺胸,手握一杆二尺长旗杆,打着一面黑底红圈,中间绣着安远二字的三角小绸旗。

    随着看过来的目光越来越多,王庆之越走越慢,恨不得掉头就跑,这也太羞耻了吧?

    渐渐地王庆之发现那些目光不是嬉戏,嘲笑,而是表情肃然,态度恭敬。

    时不时就有路边棚子闲坐的大汉起身向老赵抱拳致意,老赵却傲然抬头视而不见。

    在王庆之印象中弯腰驼背了,天天愁眉苦脸,嘴巴比老太婆还啰嗦的老赵,这一刻却让他联想起了大军出征时的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