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魔镇诸天

第四十三章 剑,剑,剑

    “此剑名为青冥,剑长二尺九,宽一寸一,先秦揉剑法所制。”

    轻弹声中,李慕白神色肃穆。

    “好剑!”看着那古朴的纹路,以及毕露的锋芒,李秋君由衷赞叹。

    接着,她也拔剑寸许,专注地看着对方,口中说道。

    “此剑月照,剑长二尺三,宽三分,乱世所得。慕白兄,小心了。”

    话音刚落,气息交错之下,两人几乎同时出剑。

    李秋君的剑,刺的无声无息,就是极致的快。而李慕白,则身法急退,绞剑如幕。

    叮的一声,剑被剑幕荡开,李秋君不以为意,改刺为抹。

    李慕白再退,以截剑相击,再次挡下。

    这次,李慕白使出了黏字诀,想要缠住对方。

    剑与剑纠缠,只在一瞬,李秋君顺势劈剑下压,黏劲似乎没了作用。

    千钧一发之际,李慕白侧身躲过,剑刃几乎就是擦着他的脸庞划过,凶险异常。

    还来不及松懈,他又立即架剑抵挡,辅以玄牝身法,才得以躲过后续的剑芒。

    振剑之下,李慕白借力施展轻功,退了几丈。

    至此,围观之人,都是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

    短短几招,既快且急,无极剑法与玄牝剑法的碰撞,让人目不暇接。

    这一刻,俞秀莲已是手心冒汗,她的心乱了。

    与此同时,峰顶。

    剑似产生了共鸣,剑客眼中,除了彼此再无他物。

    这种感觉,李慕白找回来了,他的剑心也回来了。

    什么山盟海誓,什么儿女情长,都是外物。

    这一刻,他只属于剑。

    感受到剑意,李秋君满意地笑了,这样的李慕白才配做她对手,才是那天下第一剑!

    那就,战吧!

    眼神交汇,他们彼此读懂了对方。

    莫求,莫求,人生得一对手,足矣!

    相视一笑,剑与剑又撞击在一起。

    一朝顿悟,李慕白去了束缚,他的剑,前所未有的快。

    两道身影,就像两道剑芒,分分合合。

    不知不觉间,两人忘记了剑法。

    只有那,点、刺、抹、花、绞、劈、挂、云、撩、架、挑、崩、截、抱、带、穿、扫、斩、剪!

    只有那,化繁为简!

    只有那,随心所欲!

    只有那,剑,剑,剑!

    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那是心灵深处的战栗!

    看着这一切,柳真人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剑,他的剑在颤抖,他的心在呻吟。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一刻,剑击仿佛回归到了它本该有的模样,无定无法,无思无想。

    在这样玄奇的氛围中,两人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境界。

    恰似那,剑就是人,人就是剑!

    人剑合一!

    终于,剑与剑最后一次交错,两人背对站定。

    一缕发梢,从李秋君的肩头滑落。

    而李慕白,毫发无伤。

    “我败了。”出乎预料的,李慕白说出了这句。

    带着惋惜,更带着释然。

    他的剑,只斩断了发丝。

    而对方那一剑,却在刺入咽喉的那一刻,收手了。

    所以,他败了。

    “慕白!”

    俞秀莲大喊着,她已是急不可耐,轻功飞至,扑向了心上人。

    美人入怀,李慕白前所未有的大胆,情不自禁地低头拥吻,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

    没有人来打扰这对璧人,情至深处,不知所起。

    许久,两人才分开。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已知何处去。

    “剑君,接剑!”

    临走前,李慕白将青冥剑抛给了李秋君。

    随后,他携手俞秀莲,一跃而起。

    山水间,两人踏林而去,宛如神仙眷侣。

    下意识地接过剑,李秋君有那么一刻失神,可随后,巨大的声浪将她唤醒。

    “剑君,剑君,剑君!”

    人潮汹涌中,亲历者无不情不自禁地呼喊着。

    李秋君持剑而立,且听着。

    什么是江湖?

    这就是江湖!

    问剑江湖尔,众生甘俯首!

    这一刻,天地间仿佛只有她,傲立顶峰,笑看风云……

    太白有诗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也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是何时。

    一个美人,撑着一把伞,行走在山林间。

    她满头华发,身穿白衣,如精灵,如谪仙。

    只是,行走间,她突然眉头一皱,侧耳倾听。

    霎那间,她一跃而起,往声源处奔去。

    就在不远处,数十人正在厮杀,一方留着金钱鼠尾,而另一方则是汉人打扮。

    那十数名汉人正护着一幼童,且战且退。

    双方都是军旅装扮,行的都是军中战法,这群汉人军士虽悍不畏死,却寡不敌众,不断有人伤亡。

    “大哥,你带着公子先走!”

    余下众人已是心存死志,以死相拼,硬是开出了一条血路。

    怀抱着幼童的壮汉,没有犹豫,随即冲出。奔逃间,他已是泪流满面。

    追杀之人见目标要逃,就要分出几人拦截,但剩下的汉人军士就像是疯魔了般,拼死抵挡,只为争取时间。

    终于,最后一人也倒下。

    不多时,追杀之人又至。

    悬崖边,壮汉与幼童,被逼到了绝境。

    悬崖下是奔流的怒江,壮汉犹记得王爷临终所言:“宁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低头看着幼童,言语悲凉,说道:“公子,你怕死吗?”

    那幼童只有四五岁模样,粉雕玉砌般,虽懵懂,却也聪慧。

    他还不明白死亡代表着什么,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道:“不怕。”

    壮汉何尝不知道,他只是在自欺欺人。

    一声呐喊,回荡在山间。

    “王爷,我许大勇来追随你了!”

    说完,他就蒙住幼童双眼,背身一跃。

    风声呼啸,他已是坠下,却在此时,看见一女飞来。

    女子单手执领,将他和公子抛回了崖边。

    直至他惊悚未定,女子已站到他的面前。

    美人华发,白衣无尘,不似人间。

    女子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转过身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她就像是在人群中穿行,挥手间,血中生花,花魂绽放。直至,所有人都倒下。

    好美的剑,好重的杀气!

    “你是谁?”

    片刻,美人转身,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