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下的孩子

“行一录”系列31:社义初段从按资分配向按劳分配过渡中间态的表达公式

    这篇旧文是当年为不想看数学符号的朋友准备的纯文字表达版,与《“行一录”系列28:按资分配向按劳分配过渡的数学公式表达》中的旧文《劳资三元二分法的公式表达及与郑玉刚先生“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基本计算公式的比较》可搭配观看。不过想来也没几个人看。

    行一录2014120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按资分配向按劳分配过渡中间态的表达公式

    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生产方式:企业利益首先补偿生产资料消耗和工人劳动力消耗,然后将剩余部分全部归于资本方。即:

    资本利益=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企业总剩余价值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按劳分配生产方式:企业利益首先补偿生产资料消耗和工人劳动力消耗,然后将剩余部分全部归于劳动方。即:

    劳动利益=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企业总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分配生产方式:企业利益首先补偿生产资料消耗和工人劳动力消耗,然后将剩余部分按照劳资双方对企业实际影响力的比率分配给资本方和劳动方。即:

    资本利益率=资本对企业影响力比率资本利益=(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资本利益率=企业总剩余价值*资本利益率劳动利益=(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劳动对企业影响力比率=企业总剩余价值*劳动利益率资本成员利益=(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资本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对资本影响力比率=资本利益*成员对资本影响力比率=资本利益*成员资本率劳动成员利益=(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劳动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对劳动影响力比率=劳动利益*成员对劳动影响力比率=劳动利益*成员劳动率企业成员利益=(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成员对企业影响力比率=(企业全部利益-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工人劳动力消耗补偿)*(资本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资本率+劳动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劳动率)=企业总剩余价值*(资本利益率*成员资本率+劳动利益率*成员劳动率)

    企业成员利益率=成员对企业影响力比率=资本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对资本影响力比率+劳动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对劳动影响力比率=资本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资本率+劳动对企业影响力比率*成员劳动率=资本利益率*成员资本率+劳动利益率*成员劳动率我想这个才能更直观、更深刻揭示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与劳动是如何共同影响分配结果的深层原理吧。

    我国正在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从资本方面提高人民对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力,正在进行的工资协商制度改革是从劳动方面提高人民对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力,但是没有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按资分配向按劳分配过渡状态进行理论阐述和制度(尤其是会计和税收制度)设计,希望能尽早见到从国家层面上有更大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