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纵横,从马贼开始

第三十八章 白虹贯日

    八月十八,陈母徐氏的生忌日,陈家洛一个人回到家乡祭拜母亲。

    到了海宁城的西门安戍门外,看到城门处的戒备十分森严。陈家洛心下清楚,这是自己的“大哥”乾隆到了。

    那一夜,在张乐康离去之后,红花会众当家又进行了一番商讨,最终陈家洛力排众议,决定对乾隆先礼后兵。先由他这个一会之首亲自出面,在海宁的双亲墓前与乾隆叙一叙兄弟之间的情谊,再劝说乾隆行那反清义举。

    若是不成,再回到杭州行徐天宏说起的困龙之举,逼皇帝立誓反清。

    陈家洛怕撞见熟人,并没有直接进入海宁城,而是勒着缰绳在附近找一家农家歇了,打算趁夜入城。

    陈家洛问起近年的情形,那男人答道:“皇上最近下旨免了海宁全县三年的钱粮,那都是瞧着陈阁老的面子。”

    若是从前,陈家洛还猜不透乾隆何以对他家近年忽然特加恩宠。现下哪还不知道乾隆是念及生恩,想要回报生身父母。一时间,陈家洛倒是对与众位兄弟一起定下的这个计划平添了几分信心。

    从瑞芳的口中得知父母坟墓的位置后,陈家洛凭着一身高超的轻功躲过了层层暗哨,来到了新建的海神庙后面。

    只见海神庙之后搭着一排连绵不断的黄布帐篷,几百名身穿黑衣的壮汉在来回巡视,其中有几十人目露精光,太阳穴高高鼓起,显然内功已有所成就。

    沿着这一排帐篷走了数十步后,陈家洛的面前出现了两座并列的大坟,坟前各有一碑,上面写着的正是陈世倌夫妇的名讳。

    有一人正跪倒在坟前哭拜,想来也只能是乾隆了。

    陈家洛等乾隆哭拜结束,这才轻轻走上前去,跪倒坟前:“姆妈、爸爸,三官来迟了。”

    乾隆见来了外人,急速向外奔去。

    陈家洛从容站起,向后飞掠,拦在了乾隆面前。这才第一次看清当今满清朝廷皇帝乾隆的什么模样。

    乾隆的形相清癯,气度高华,血脉相连之下,陈家洛望之十分可亲。心想骨肉亲情难以断绝,纵然兄弟二人几十年从未见过,甫一见面依然心生亲近。

    乾隆惊疑地问道:“你是何人,怎么深夜到这里来了?”

    陈家洛道:“今天是我母亲的生辰,我特来海宁拜坟。你又来做什么呢,皇帝陛下?”

    乾隆身躯一震,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朕的身份的,深夜来此,莫非是要刺王杀驾?”

    “这般大的排场来了我家,普天之下又有几人,又有什么猜不到。不过你放心,我今日不是来杀你的。”

    听说来人不会行刺杀之事,乾隆稍稍镇定了下来,想起了刚才陈家洛说的话,于是问道:“你是陈……陈世倌的儿子?”

    陈家洛道:“不错,我叫陈家洛,红花会新任总舵主。你应该听过我的名字吧?”

    乾隆摇了摇头道:“没听说过。”

    朝臣们一个个都深谙自保之道,又有哪个敢和皇帝提起近年来宠渥甚隆的故陈阁老家的小儿子是红花会反贼的首领。不怕皇帝羞怒之下要了他的性命吗?

    陈家洛稍有意外,说道:“皇帝陛下没听过我的名字,那红花会前任总舵主于万亭总该有些印象吧?”

    想起一年多以前闯入禁宫的那位老者以及他带来的那个惊天秘密,乾隆脸色不由一变。

    神色变幻了半晌,乾隆说道:“坐下来谈吧!”

    两人并肩坐在坟前的一块石头上,乾隆追忆道:“海宁陈家海宁陈家世代簪缨,科名之盛,海内无比。三百年来,进士二百数十人,位居宰辅者三人。官尚书,侍郎、巡抚、布政使者十一人。

    令尊文勤公为官清正,常在皇考前为民请命,以至痛哭流涕。皇考退朝之后,有几次哈哈大笑,说道:‘陈世倌今天又为了百姓向我大哭一场,唉,只好答应了他。

    你祖父、父亲两代均是名臣,世所敬仰。你又是一表人才,身手不凡,怎么却甘心下流,与朝廷作对,行那谋反悖逆之事?”

    陈家洛道:“甲申年也不过百年之事,当年闯军攻破北京灭了大明,大汉奸吴三桂又放八旗入关,这才被满人捡了便宜,坐上了龙庭。但说到底,满人不过是窃据了汉人的江山罢了。

    朱洪武的《谕中原檄》中说到‘胡虏无百年之运’,这些年来满人欺压汉人,官吏欺压小民,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民怨沸腾之下,这中原的花花世界,满人又能统治多长时间。我身为汉人,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江山,岂不是顺天应命?”

    乾隆惊怒道:“大胆,当今天下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远迈汉唐,尔等逆贼怎么敢蚍蜉撼树?”

    陈家洛道:“也不尽然吧。康熙皇帝御极六十一载,在民间留下了‘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谚语;雍正皇帝继位以后,行事酷烈,又大兴文字狱,百姓闻之而色变;自你登基以来,各地旱洪蝗疫历年不绝,你又在西北、西南大兴刀兵,你可知道有多少百姓因为征收军粮一事家破人亡。”

    乾隆的脸上隐现不以为然之色。

    他这人好大喜功,一心想要像汉武帝和唐太宗一样开疆拓土,声名播于异域。两年前又一举灭亡了准噶尔部,颇有自矜之意。

    这些年因为大军征伐一事,朝堂之上也并非没有持重的老臣进谏于他,他却从来没有听过。如今又怎么可能听从一介反贼的说辞。

    陈家洛盯着乾隆,缓缓说道:“哥哥,你今日来祭拜父母,说明你心中尚存骨肉亲情之念,难道还不肯认我么。你本是汉人子弟,为什么要做那满人的皇帝,助纣为虐?”

    这句话到了乾隆的耳中,好似是一道晴天霹雳:“你……你……你说甚么?”

    陈家洛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是亲兄弟亲骨肉,你四十多年前被雍正从爹娘那里换进了雍邸,后来成了当今的皇帝,这件事文四哥已经原原本本告诉我了。”

    自那红花会的匪首文泰来被人救了下来,乾隆就已知道那个有关自己身世的秘密再也守不住了。但是听到陈家洛突然叫自己为“哥哥”,仍不禁震惊万分。

    陈家洛不顾乾隆脸上的震惊之色,继续说道:“你来海宁扫墓,把父母双亲封为潮神和潮神娘娘,又免了海宁三年的钱粮,还给陈家新修了好大的园子,我从中就知道你并没有忘本。”

    过了半晌,乾隆抬头看着陈家洛这张和自己颇为相似的面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不错,那姓于的匪首闯入禁宫将身世之事告诉我以后,我才听说此事。

    但我在宫中教养了四十余年之后,一直将皇考、太后视为父母,听闻了这样一件事,心中不免有些将信将疑。不过为人子的,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施恩海宁县,南下祭奠陈阁老夫妇,只是觉得身为人子,四十余年来却从未尽孝,略作弥补罢了。”

    见状,陈家洛道:“你还若不信,我义父手里有几份证物,足可以证明你的身份。其实只看你眉眼间并没有旗人的样子,又和我生得如此相像,就知道你和我实是一奶同胞的兄弟。”

    乾隆问道:“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和我分说此事吗?”

    陈家洛道:“是也不是。我离家十年,一直不能侍奉父母左右,已是不孝之极,母亲生忌之日回来祭拜也是应当。但其中却又有七成是为了你而来。前些时日,见杭州城中戒备森严,我心里就知道你要来了,这回到海宁见你。”

    乾隆无奈道:“本是地方官员为了我的安危考虑才这般做,却让你们这些江湖草莽给看破了。”

    陈家洛道:“若非由此良机,小弟兴许过些时日还要效仿义父,北上京城见你。哥哥,我来见你,就是想跟你说一件大事,你就做汉人的皇帝吧。”

    乾隆何等聪明,一下就明白了陈家洛的言下之意,问道:“你想让我把满人赶出关外?”

    “不错。”

    乾隆摇了摇头道“这事做不成的,八旗乃是满清的立国之本,我如今手中的权力都是来自宗室和八旗贵族的支持,八旗和绿营的大军何止百万,又如何能够反得了。”

    陈家洛道:“若说无人可用,只我红花会数万会众就尽可供你驱使!当今天下生民已逾两万万,其中九成九都是汉人,只要你能振臂一呼,又何愁无人支持。”

    一听陈家洛说起红花会有数万会众,乾隆的眼中异色一闪。心下想到,朝臣们有人还说红花会不过是疮癣之疾,不足为虑。一个有数万会众的反贼帮会,若是一朝举事,足可以搅动东南数省的局势。清廷想要剿灭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数万会众,看似势大,与朝廷比起来仍是不堪一击,成不了事的。”

    陈家洛叹道:“也罢,过几日便让你瞧一瞧我们的手段,好教你不要小觑了我们!”

    见陈家洛如此自信,乾隆的心中多了些许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