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奎书苑

“第二十八章 智慧家长 ”

    ‘刘老师,我妈同意我不参加高考了,谢谢你。’

    ‘跟您相处的时光愉悦且轻松,虽然我们都喜爱独处的时光,可与他人共度的时光,也是闪耀美好的时光,不论选择沉默或是对话,都是人性发光、发亮的铁证。希望刘老师也可以头顶浩瀚灿烂星空,遵从心中的道德法则(笑脸)。’

    看着手机上收到的陌生短信,我嘴角上扬。

    “刘老师好。”

    “佳琦妈妈好。”

    “咦。刘老师笑了,第一次见你笑,很温暖。”

    我摸摸脸,“谢谢。”

    她坐到沙发上,从包里拿出一本书《埃隆·马斯克传》,迅速进入阅读状态。窗外的阳光洒到她身边,整个书苑都静谧了。我也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一同享受这难得的惬意。

    “刘老师,我可以借你一支笔吗?”

    “哦,这个可以吗?”我从笔筒里拿出一支黑色中性笔。

    “可以,谢谢。”她扫了眼我桌上的书,“你在看沃尔夫的《道德哲学》。”

    我点头。

    “思考某个道德问题时,关键理念之一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佳琦妈妈目光灼灼,“这本书很好,给我很多启发。我刚生佳琦那会儿,总是担心她会输在‘起跑线’上,咨询了许多教育规划师都没有解决我的焦虑,了解的越多反而越迷茫,就好像被困在桃花阵里面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养孩子。朋友推荐了这本书,看过之后,直接把我从迷雾中牵引出来了。”

    “这么神奇?”我只当是佳琦妈妈夸张,随口跟了一句。

    “在我担心因为能力不足而不能给孩子最好的启蒙教育的时候,沃尔夫告诉我:启蒙并非指知道了问题的答案,而是指拥有了认真思考问题的工具。在我担心生命短暂而不能倾尽所有的学习知识的时候,他也会认真的看着我说:在求索智慧这件事上,愿每个人在年少时都不迟钝,在年老后都不倦怠。可以说沃尔夫给了某个阶段的我站起来跨过困难的勇气。因为他没有讲一堆大道理,也没有言之凿凿的说自己的方法论,在我身处棉花垛里动弹不得、呼吸不畅时,他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仙人,云淡风轻的一挥手,直接将压在我周围的棉花统统消失不见。”

    说实话,我也就是随手从书架上拿的这本书,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也并不知道乔纳森·沃尔夫是谁,取得了那些成就。佳琦妈妈引用的这三句话我好像都看到过,对我也没有产生那么强烈的涟漪。

    “它里面还引用了尼采的一段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人类迄今为止认为重要的那些东西,连现实都不是,只能算是错觉,再严格一点儿说,只能算是病态天性中的糟糕直觉制造出来的谎言。哈哈哈,以前只知道尼采是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知道归知道,但总觉得跟我很遥远,太高大上了就会让人望尘莫及,也不想着拜读他的作品。自从看了这段话,我看到一个有点‘叛逆’又带着点‘倔强’,眼神‘执拗’的老头,太可爱了,立马把他的《瞧!这个人》给读了。”

    听她说的整个人物形象都生动了,我也不由自主的对尼采产生了好奇。

    “你快看完了。”她瞄了一眼我所看的位置。

    我摇头,“有看没有懂。很多地方我现在还理解不了。”

    “里面的很多话确实需要反复琢磨。我记得第四章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里有个观点:我们无法抛弃某个观点,并不意味着该观点就是正确的,而是仅仅说明我们是不完美的受造物,只能被迫生存在一个幻象丛生的世界里,并没有强大到能够接受真相而已。他没有直给,咬文嚼字,但也不酸腐。”

    “是,当时我看看这里感触还挺深刻的。”

    “有点像心灵鸡汤的管理学。”

    佳琦妈妈开朗的笑声感染了我,此时此刻,让我觉得人类之间相处的纯粹。

    “有没有觉得他们这些大人物都挺会安慰人的。”佳琦妈妈傲娇的说:“就像康德说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幸福,那结果极有可能是社会的毁灭,而非和谐,因为我们的意志极有可能发生冲突。这真应该说给每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人听。”佳琦妈妈调皮的眨巴眼。

    “怎么说?”

    “就好比谈恋爱时,既想要对自己好的,又想要条件好的,还想要对方父母不管自己的。”

    “集‘奶狗、狼狗、霸总’于一身的男人!”

    “刘老师总结的优秀。”佳琦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不过现在确是流行一句话,只有小孩儿才做选择题,成年人都要。”

    我有些脸红的低头。

    “是不是因为大多数成年人都还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佳琦妈妈耸肩,“我们当父母的也是一样,既要孩子健康快乐,又要孩子品学兼优,还要孩子无条件听话。”

    我听着点头后歪头,“这句话说的没毛病。一个茁壮成长或者蓬勃发展的人,身体和心智都很健康,享受生活,并且达成了一系列目标。”

    佳琦妈妈再次对我竖起大拇指,眼睛闪烁着豁然开朗的光芒。“你说的对,优秀的孩子,要么是对自己的优秀有着旁人不可比拟的热爱,要么就是被灌输了优秀的习惯。热爱是动力,坚持是能力。热爱作支撑,积累作资本。”

    我指指桌上的那本书,“它说的。”

    我们相视而笑。

    “不过说真的,当时读尼采和康德的一些书的时候根本没领悟到什么深刻的道理,在这本书里反而看进去了,不知道是书的事儿还是人的事儿。”佳琦妈妈叹息道:“也许是人吧,毕竟十几二十几岁和三十几岁人生的阅历和理解力相距太远。十八岁的美号在于,它永远不会回来。”

    我笑而不语。

    “时光何其残忍,不经意间我们已历经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所以当又这样一个节点出现,我们终于找到抒发情感的借口,去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

    “有感而发?”

    佳琦妈妈摇头,“可能哪本书上看的,也可能是歌词。”

    我歪头抿嘴点头笑。

    “谁还不是个少年呢。”佳琦妈妈咧嘴笑,“我记得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说过,追求道德思考的大众化,会产生一种令人作呕的大杂烩,里面只有一些东拼西凑的观察和思虑不周的原则,但头脑空空的人却陶醉其中,因为这些在日常闲谈中很有用。每次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这句话就会突然在脑子里冒出来。”

    我被她孩子气的表情感染,也孩子气的说:“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一本正经的叉着腰苦口婆心的教育你。”

    “对对对,就像这样。”随即,佳琦妈妈叉着腰表演了一番。

    看着佳琦妈妈生动的演绎,我想起了好久以前有人说过,人生最重要的是‘适宜’。脾气适宜,不打骂孩子,不拔苗助长,不沉溺于用自我的追求强求孩子;性格适宜,不会一点小事就像点了火药,是不暴躁,不用最伤人的语言伤害亲人、爱人,不用毒舌做无心的借口;相处适宜,对枕边人目笑眉语,对孩子轻柔细语,让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不必害怕改变,那正是你变好的路。

    “刘老师,你说什么?”佳琦妈妈眉眼弯弯的看着我。

    “突然觉得,有趣的家长才能培养有趣的孩子,有智慧的家长才能在孩子成长中实现正向的引领。”

    “谢谢。我也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