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学生活指南共识

003

    前几天的餐厅工作自然是忙的让人眼前发黑。

    但是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忙到第三四天的时候,姜宴竟然从这份工作中琢磨出一点儿乐趣来。

    果然是没有枯燥的工作,只有乏味的打工人。

    比如,擦餐桌的毛巾叠成3折的时候,是最趁手又干得快的时候。

    碗和盘子怎么摞起来既不容易倒,又让洗碗的工人好拿取。

    这刷新了姜宴的认知。

    说刷新认知也不尽然,抹桌子和摞碗盘的过程中,姜宴有种很踏实的感觉,这是上大学的时间里没能带给她的踏实感。

    尽管当初通过了一场又一场期末考试,但是临近毕业时候,姜宴仍然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惶惶。

    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没有哪一门课真正学扎实了,调动不起来一丝丝自己拥有了生存技能的欣快感。

    果然一件事,一项技能有没有做扎实,学扎实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啊。

    工作之余,姜宴也会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话,餐厅里其余那些工作会怎么做。

    甚至姜宴会想着怎么拆解工作的步骤,做成一个标准化作业流程,让一份餐厅工作对人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同时尽量保持这个工作的一致性,成品的一致性。

    成熟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啊。

    依照17岁时候的姜宴来看,大概只会想着怎么早早逃离这份咬牙吃黄连的工作吧。

    __________

    但是,还不够。

    作为一个日结工,姜宴知道自己的很多建议是难以提出和实施的,只能是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但是即使是思考了这么多,仍然是兜比脸都干净啊。

    看来之后给老板介绍人来这里工作要远远比自己上阵挣钱轻松。

    果然任何一行的中介都很挣钱呢。

    从来没有接触过中介行业的姜宴摸不清其中的门门道道,也没想着自己天赋异禀。

    但是在这家餐厅打工的感受还是不错的,到时候结束这份工作了,给老板打个广告也算是举手之劳吧。

    还没买到自己的手机,姜宴眼见着已经放任自己被迫断网了好几天了。

    闺蜜找她的电话自然是打到了老爸那里。

    唉,没有手机可真不方便。

    要不先整个直板机,配张电话卡?

    姜宴回家后坐在电脑前,打开了很久没登录的qq。

    她早就知道,自己有时候挂着QQ没有退掉,老姜会偷偷看自己的聊天记录,但是当年的自己并不知道。

    为了遏制老姜这种窥私欲,和保护17岁的小姜的少女心,姜宴查学校的那些天,每天都坚持退出了QQ,并且叉掉了记住密码和自动登录。

    人有不如己有有啊。

    这台老爷机慢慢吞吞的,好不容易才登上。

    紧接着就是一大串信息的狂轰滥炸。

    原来是高中班群里的聊天信息。

    专门发给自己的并不算太多,大概就是出不出去玩之类的。

    班群里一群人聊着怎么结伴毕业旅行,还有人聊着在给自己家亲戚的小孩补课,还有人炫耀着自己的排位上分截图……

    姜宴这才发现,成熟果然也不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想到自己和闺蜜差出了一个大学生加上一名社畜的距离,就感觉有种养女鹅的即视感。

    突然发现自己现在的动力只有赚钱了。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只会影响我挣钱的速度啊。

    尽管是这样想着,手里还是诚实回了好几个应约的消息。

    看到高中群里大家互相夸夸,暗自却是在好奇别人考得怎么样。

    姜宴突然觉得有意思,挣高考分数算命的钱合理嘛?

    别的不说,姜宴几个关系好的朋友的成绩大致还能记得。

    简直就是坑班里狗大户一剂良药啊。

    到时候,预测10个成绩,10个都中了,我不就是班里最靓的仔了嘛。

    就怕亮眼到到时候被怀疑有暗箱操作。

    姜宴想想还是觉得这事不靠谱。

    要不把自己整理的册子发到群里给大家做个参考?

    姜宴觉得这确实是要紧的事情,就是和自己的人设不符合。

    这可是自己大学生活踩坑的精粹,一想到自己还记得有高中小伙伴因为大学一直忘记考四六级而没能成功保研,就觉得这件事还是很有去做的必要性。

    是整理一个word还是excel呢?

    是不是其实在线文档会更好呢?毕竟自己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

    不妨就叫《准大学生活避坑指南》。

    姜宴偷偷在QQ空间里更新了一篇日志。

    果然发到群里不是我的人设,日志就轻松多了,看的人自然会看,自己还能随时增补修改。

    __________

    时间一晃就到了出成绩的日子。

    陵城中学是要求大家到了志愿填报时间,统一回学校来填报的,这样还能再聚一聚见一见同学。

    姜宴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浪漫的决定,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大家之后有缘相聚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少了。

    在手里的钱有大概1500块的时候,姜宴就下单买了一部青春版的智能手机。

    这年头,没有笔记本电脑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智能手机兼职就是寸步难行啊。

    果然,出分以后,关系好的小伙伴开始互相打听起对方要去什么学校。

    姜宴也接到了发小的电话。

    发小姓武,绰号“媚娘”,大名应琪。

    姜宴刚点了接通,乍一看是QQ电话,心下一跳,再一看发现自己连着Wi-Fi,终于长出一口气。

    媚娘开门见山,“你准备报哪里啊?”

    “白城大学,八年医学直博。”

    “不对啊,”媚娘显然有些奇怪,“你不是做梦都想去悉京嘛?”

    “毕竟这个想法有点双脚离地,我现在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

    “你怎么都不问我报哪里?”媚娘嗔怪道。

    “汉城大学呗,有啥难猜的,我还知道你想报和游戏相关的专业。”

    “不愧是穿同一条裤裙长大的好姬友,你果然了解我。”

    姜宴此时却在想,媚娘倒是没去第一志愿学校,去的第二志愿学校,学的软件工程,整体看来好像没什么影响,自己此时提点啥,岂不是影响了闺蜜的判断。

    避重就轻地道,“可以看看有些学校的转专业情况,还有合作教学方案,然后看看课程表,有哪些课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