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60

第四十章煤气灯

    和议悄然敲定,朝廷也默不作声。

    民间的反对浪潮也悄然平息,人们渐渐又朝着其他方向而去,如科举。

    宣仁二十五年会试,聚集了全国三十三个省级行政区,六十一家亲藩,三家外藩(朝、缅、日),合计达八千人的队伍。

    而录取的名额虽然一再提高,但也不过五百之数罢了,比例达十六比一。

    其中的激烈,可见一斑。

    也是因此,许多底气不足的举子,争相向舒王府投献文稿,企图谋一条后路。

    短短数日,王府就收纳了近百份文稿。

    朱敦汉诧异道:“为何这般多?以前也是这样?”

    钱总管眉头一皱,想了想道:“估计是殿下威名远扬吧!”

    “等会试结束,怕是会更多。”

    “往年是怎么办的?”

    “先王基本是礼貌回一封信,然后附上一份不多不少的礼物。”

    “哦?”朱敦汉来了兴趣:“什么礼物?”

    “一本书,或者笔,亦或者其他无用的小玩意,不值几个钱。”

    钱总管笑道:“如果直接给钱的话,怕是不好收拾了。”

    “那就按照常规来办吧!”

    揉了揉眼睛,一旦开荤人就难以自控,越压制越想,真是让人心烦。

    目前除了秋儿,他谁也不敢去碰,鬼知道是不是谁的探子。

    作为争储热门,朱敦汉不敢去赌。

    “对了,殿下!”钱新德犹豫了会儿,才张口道:“有个西夷人跑过来求见,说自己是英国大使。”

    “他来干嘛?”朱敦汉心生疑惑。

    通过吴年的多次接触,他获得了不少的消息,被全部应用到议和之中,后者必然有所猜测,但也不应该直接来王府呀!

    “爷?”吴年这时候走过来,目光严肃,隐隐露出杀气。

    他是先王妃吴氏的陪嫁,世代为奴上百年,如今入舒王府,忠诚的他第一时间就想着为舒王解除威胁。

    “让他过来吧!”朱敦汉伸出手,制止了吴年的意图。

    杀一国大使?开什么玩笑。

    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皇帝可一清二楚。

    很快,蓝眼高鼻,八撇胡须修理齐整的贾斯丁大使就走了进来,他稀疏的头顶述说着英格兰的传统。

    朱敦汉瞥着那光明顶,心底却联系到了泰晤士河的污染。

    工业的化的代价,却让整个英国男人背负包袱,以至于成了特征了。

    “殿下!”大使右手抚胸,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用纯正的北京腔说道:

    “我这次前来是为您道贺的,恭喜您破获了两桩大案,即使再挑剔的驻京大使们,也对您百般赞叹。”

    “大使谬赞了!”朱敦汉矜持地笑道:“这两件案子难点其实并不大,只要胆子大就行了。”

    贾斯丁也笑着:“最难掩殿下的锋芒。”

    谈了几件小事,这位大使终于迈入正题:“殿下可知瓦斯灯?”

    朱敦汉闻言一愣:“只听过,没见过。”

    他听说这玩意儿还是在刷的视频中,听过英国点灯人的故事,一个三百年不变的职业,二十一世纪电气化时代还存在。

    “殿下,瓦斯灯也叫煤气灯,一开始广泛用于煤矿之中,贵国应该也有。”

    贾斯丁笑道:“只是它会散发出难闻的气温,所以被厌恶了,而且还会发生一点意外……”

    原来在两年前,伦敦迎来最热的一个夏天,煤气灯竟然因此热爆炸了,死伤数十人。

    这下,立马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朱敦汉心里一紧,旋即想到家里没有煤气灯,松了口气。

    甲烷这玩意很危险的。

    “殿下,那是路灯,煤气较多,普通的煤气灯其实并不危险,还不如鞭炮呢!”

    贾斯丁忙解释道:“在伦敦,贵族们家中都有煤气灯,不见得危险。”

    朱敦汉陷入思考中,贾斯丁却急了,忙道:“殿下,这可比蜡烛亮多了。”

    “你想做什么?”

    舒王神色不变,语气却温和而又坚定。

    “殿下!”贾斯丁也冷静下来,言辞诚恳道:“煤气灯是个新的行业,它不像丝绸,盐,纺织业,采矿业那样遍地是人。”

    “煤气灯在伦敦,在英格兰很流行,这是个前途无量的行业。”

    “你为何告诉我?”

    “因为您有钱,还有权!”贾斯丁眨了眨眼,显然已经认出了他:

    “这项工程前期铺设耗资大,而且需要垄断才能赚大钱。”

    “哈哈哈!”朱敦汉不以为意:“不错,这桩生意我同意了。”

    “那便好!”贾斯丁笑容满面:“商人已经来了,您今后将会与他合作。”

    很快,一个高瘦的男人走了进来:

    “您好,尊敬的殿下,卡麦斯·皮特向您问好!”

    “皮特先生,官话说得不错!”

    朱敦汉正坐,温和地问道:“请告诉我,煤气灯的利润前景吧!”

    “是,殿下!”商人皮特忙起身介绍道:

    “早在几十年前,煤气灯就已经发明了,这十年来已经技术成熟,可以大范围推广!”

    “据我所知,伦敦居民每月的煤气灯费超过五万英镑,市政府也因为路灯,付出近五千英镑……”

    “京城的人口虽比伦敦少,但中产却更多,他们的消费不容小觑,一年的消费将不亚于伦敦。”

    “与伦敦不同,您这里可以进行垄断,利润将会更加庞大。”

    虽然有些难受,但北京保持的人口领先记录,早在四十年前被伦敦超越,如今的伦敦拥有近三百万。

    历史上等到二十世纪初,伦敦人口达到六百五十万。

    话虽如此,但九成人口都是工人,他们是资本家们的廉价劳动力,而消费煤气灯的,多是中产和商人,以及贵族阶层。

    北京城人口虽然不及伦敦,但作为政治中心,中产家庭少说有五万家,毕竟仅仅是中央衙门的官、吏,就超过了两万。

    朱敦汉换算是数字,一比三点三,月入五万,年入六十万镑,那就是近两百万块的生意。

    一家不可能只买一盏,贵族更是恨不得每个房间都有,销售百万盏灯很有希望。

    这样一来,卖煤气加煤气灯,这将是个夸张的数字。

    “好了,先生,你成功说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