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60

第四十一章利益

    这段时间以来,朱敦汉利用权力赚取了数百万块,这不代表着赚钱容易,而是权力变现的能力太强。

    尤其是在这个封建社会,权力远比财富更强势,人人求取功名也就正常了。

    皇商的豪横,其实就是皇权的延伸。

    而在资本社会,则以钱财来定权势高低,就算如此,某些权贵家族也不逊色财阀,如美国的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等。

    扯远了,总而言之,一年两百万块以上的生意,足以让任何人动容。

    众所周知,燃气、水、电等公共设施一向是最稳定的。

    更别提了,煤气灯的推广,也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历史上的电灯,不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吗?

    “殿下,煤气灯所需的煤气技术并不高,我已经携带着技术人员抵达天津,随时可以在北京竖起煤气路灯。”

    皮特先生热情高涨。

    贾斯丁解释道,这位皮特先生向往东方的财富,推销煤气灯赚大钱,但出师不利。

    朱敦汉毫不介意,他当然知道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组合,但怎么来的却不知:

    “这煤气是怎么来的?”

    谁知,贾斯丁也是一脸好奇:“确实,我也想知道煤气怎么来的。”

    皮特知无不言,干脆道:“殿下,大使阁下,很简单,就是把煤炭蒸煮,就得到了煤气。”

    “近些年发展,有了煤干馏技术,也就是隔绝空气进行加热,得到了煤气可用于煤灯!”

    “那么简单?煮下煤就有了?”贾斯丁难以置信。

    而朱敦汉则心底感叹,不愧是蒸汽时代,果然都是从烧开水开始的。

    如果是煤油灯,朱敦汉倒是没法子,如今的技术很难挖出大庆油田,煤气反而是最实用的资源。

    (煤油是石油产生的)

    “很好,我大明就是煤炭多,煤气灯大有可为!”

    朱敦汉略一思量,立马开出了条件:“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年薪五千英镑,一个是千分之一的股份。”

    “千分之一?”皮特犹豫了。

    朱敦汉也由着他想,一年上百万利润的公司,给千分之一算是给他面子了。

    皮特很显然选择了后一个:“殿下,股份虽少,但我相信公司的前途远大,这笔股份,未来将是一个大数字。”

    “一份可以传家的股份。”

    “很好!”朱敦汉欣赏地看着他:“你的目光很长远,比你那些短浅的同胞强多了。”

    “我再给你开两百英镑的年薪,保障你的生活。”

    言罢,一旁的贾斯丁却也眼热了:

    “殿下,我能参股吗?”

    朱敦汉一愣,对呀,这么大的公司,我怎么能吃独食呢?

    将股份散出去,拉拢那些皇商、勋贵,文官,这是给自己荫蔽地培养势力。

    且他这公司如果顺利,日后开遍大明,也需要这些财势雄厚的股东的帮忙,舒王的名号在地方可不响亮。

    “殿下?”见舒王不理他,贾斯丁感觉格外尴尬:“是我冒昧了。”

    “不,贾斯丁大使,你可以入股。”

    朱敦汉怎么会放过这个伯爵次子,日后也有要借力的时候,他就笑着应下:

    “刚才你也听到了,我把公司的估值算做一百万英镑,可以给你千分之一的股份。”

    “我可以出五千英镑。”

    “行!”朱敦汉一愣,旋即想起这家伙在自己身上赚了不少钱,索性就同意了:“给你千分之五的股份。”

    “三年不分红,能接受吗?”

    “当然!”贾斯丁欣然接受。

    “对了,你们威尔逊专使走了吗?”

    “过两天就走,怎么?”

    “你告诉我,我给他让千分之五的股份,收他六千英镑!”

    朱敦汉露出的牙齿:“身上没钱,可由太平洋银行转账。”

    皇室有两大银行,天下钱庄负责支持地方赋税转运和官吏、士兵的俸禄提取。

    而太平洋银行则是进行商业经营,在各藩国、欧洲进行放贷业务,各国都有支点。

    但由于对欧洲人的不信任,在显宗晚年(第三代)时就废弃了任用欧洲人的传统,导致竞争不过本土银行,业务也在不断萎缩。

    不过架子还在,勉强算是世界大银行吧!

    “我会说服他的。”贾斯丁自然明白舒王的意思,这就是利益勾结嘛,正常。

    “尽快做出煤气灯。”朱敦汉伸了下懒腰:“我要尽快地说服那些投资人。”

    过了两三日,不打不相识的四大粮商,以及璟国公府的高起元、复国公府的勋卫(继承人)陈良谟等也被邀请而出来。

    就连曾府也在邀请之列,只不过为了避嫌,并非曾国藩之子,而是其弟子李鸿章。

    往来皆非白丁,反而个个身世背景不凡,即使是李鸿章,也是知府卸任,静待官缺的状态。

    “殿下——”众人聊得不多,但也算融洽。

    李鸿章反而最受欢迎。

    三十八岁卸任知府,头顶上还有个尚书老师,前途不可限量呀!

    皇商则隐约受到排斥,偏偏四家也有矛盾。

    或者有不好的猜想,人人面色凝重。

    “嗯!”朱敦汉看这七人脸色,心中感慨,不枉他忙活了大半个月,成绩斐然呀!

    “今日叫大家来,并非是什么结党营私,而是为了一桩买卖!”

    这下,几人懵了。

    朱敦汉也懒得废话,带着这几人来到客厅,放下窗帘,即使大门开着,但依旧陷入到了灰暗之中。

    “噗呲——”

    蜡烛朝向了一个煤气灯,转动小螺丝栓,一股黄红色的火焰燃气,盖上好看的玻璃罩,光亮透了整个桌子。

    众人双目直愣愣地盯着,一动不动。

    相较于蜡烛,这也太明亮了。

    “诸位,这就是煤气灯,只要偶尔加点煤气,就能持续发亮。”

    朱敦汉对于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

    “煤气不仅可以用做灯,还可以进行民用,取代柴火,让家家户户随时可以用上火。”

    “煤气的应用前景,是极其广阔的。”

    朱逢春不愧是皇商出身,思维敏捷:“殿下,这东西也出现过,只是很不安全,容易发生爆炸。”

    “放心,这是改进版,爆炸很难出现。”

    “那怎么保证用气呢?”

    “铺设管道!”朱敦汉轻笑一声,然后解释道:“这是一年能赚百万的买卖,但只要前期管道铺设好,后续偶尔修缮下即可。”

    “我算过了,就算是煤气灯,一年少说百八十万,如果进行民用,走近灶台,那可就是千万打底了。”

    注视着几人,朱敦汉干脆利落道:

    “这桩买卖,就看你们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