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侯宗衡

第5章 婆媳关系挺好

    “殿下不说话,可是为难,若是后宫的确难以安置,斗胆问一句,那殿下,是要我的命吗?“元霖鼓足勇气,想要一个答案。

    “不不不,本王并没有这样想,本王,只是想着,若是皇后习惯了,在这儿伺候祖母,祖母也说好,就同如今这样,在身边伺候着。过几年,若是皇后想家了,本王同你祖父说,接回元府也是可以的。“梁瓒见皇后点头,想必是满意了。

    “若是皇后过个三年五载,想另谋出路,本王,也不会为难皇后。“梁瓒善意的看着皇后,三年五载,她依旧是花一样的少女。

    “另谋出路,殿下,你的意思?让皇后改嫁?怎么,殿下在闵州,就有功臣要安置了,打起你婶婶的主意了?”太后有些恼怒,梁曼尸骨未寒啊,梁瓒大胆,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祖母,皇后,本王知道这些话定是要冒犯的。祖母,稍安勿躁,本王心中所想,不敢欺瞒,且听一听,再做打算。“

    “先前本王在闵州,同我二弟宗衡,说过一些前朝往事,他涉猎之广,竟是本王闻所未闻,叹为观止。宗衡同本王说,十六七岁的少女,心性未定,婚姻都为父母安排,婚前都不知夫君何面目,何品行,都是片面之词,当事人,并不知情。可谓盲婚哑嫁,不知前途,若是嫁错了,便是一条道走到黑。若是夫君犯错,便跟着遭殃,白白送上人头。“

    “实在是将女人当作物品,讨价还价,肆意买卖。即使贵为公主,皇后,也是同样地位。除非娘家很强硬,坚持和离,才能逃脱囚笼。我那姑姑,同我姑父,原本是京城一对佳偶,从未想过分开,却被我父亲逼迫,签下了和离书。所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皆是话本里的故事,世间鲜少,皆看缘分。“

    “本王不是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想着,让女人不再沦为物品,不要枉杀人命,便是大昭的进步。

    去年,袁妃被打杀,皇后跪着求了一夜,天下皆知。安乐侯所作所为,皇后从不参与,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多番劝谏。袁妃以外,安乐侯打杀的宫人,即使在闵州,我们也有所听闻。

    本王定然不会为难皇后,若是三年五载之后,皇后有更好的归宿。本王,为何不成人之美,放她归去呢?说到底,皇后,不过是一个人,并不是宫中的摆设。

    那安乐侯荒淫无度,暴虐狂躁,也不是祖母的错。祖母被迫垂帘听政,回了宫,还要被那邓贵妃找不自在,各种为难。这些,人人皆知,可是祖母也只能受着,为了大昭,受了多少非议,担了多少骂名,祖母身为女子,心中的苦,孙儿不能感同身受,但能体谅几分。

    本王在闵州,没见过大世面,若是说错了,惹得祖母不快,求祖母责罚。总之,皇后的命,是她自己说了算,本王尊重她的选择。”梁瓒起身,走到皇后面前,细看了一下左手,然后才坐回自己的位置。

    “瓒儿,你回去见着宗衡,让他少看些话本,读些正统书籍。安分守己,才是帮你。若是他不长记性,替女子说话,恐怕,不是帮助皇后,是要杀她。那时,就不是圆通给一掌,是整个天下读书人,要他为自己的胡言乱语,付出代价。“

    “是,祖母。“梁瓒颔首。

    “今日我们祖孙所谈的事情,就在这房里,不要传到第四个人的耳朵里去。”杜太后严肃认真的表情,将那梁瓒说得连连点头,重新坐好,再不敢言语。

    皇后用眼角余光瞥向梁瓒,这位闵王,真是个怪人,竟然以话本来议论女子地位。莫非,他同我一样,喜欢看话本故事?

    “闵王,你二弟宗衡,去年遇刺未死,也算命大,若是你想让他去太常寺读些正统书籍,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想与京城子弟为伍,也可以考虑去辽州,辽王的学堂,听说倒也打理的像模像样。祖母想着,明年开春,科举考试,若是闵州邵府学堂的读书人能出人头地,也好打脸那些朝中大臣的脸面,省得他们说邵府学堂都是些逆臣贼子。”杜太后看着梁瓒的眼睛,发出诚挚的邀请。

    “祖母,宗衡他,学业不精,在邵府学堂,冲撞了师长,恐怕将他放到太常寺,会惹不少事端。还是先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本王跑跑腿就好了。祖母对闵州学子的关切之情,本王定会传达给邵伯。若是宗衡以后还想读书,再放到太常寺或者去叨扰辽王,也不迟。眼下,让他在京城见见世面,过两三月,本王再同他商议是否还想走文路的事情。“梁瓒说起宗衡,一脸的无奈。

    “哎,祖母的心思,想让那宗衡,考个功名,免得臣子们说他无能,靠着咱们祖孙的喜好才得爵。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宗衡果然是失教之人,梁嘉晚见了他,怕是要痛心疾首,祖母将他安置在原来的宗府,也算合理。先这样吧,就让他在宗府待着,明日那些丫头婆子,都差人给他买齐全了。待到年长一两岁,便会懂事些,祖母在京城给他寻一门好亲事,找个厉害的夫人,好好管教他。“杜太后苦口婆心,几日宗衡是梁瓒的左膀右臂,也得照应好才是啊。

    “是,祖母想得周全,劳烦祖母费心了。考取功名,此事,孙儿明日同宗衡细说,不能辜负祖母的一番好意。“梁瓒颔首。

    “你姑姑梁嘉晚,吃斋念佛十几年,她在柯府亲自教养了一个姨娘的孩子,那孩子,也是不争气。干出来的事情,骇人听闻,连宫中都知道了,不成样子啊。你姑姑,耳根子软,不会教孩子,祖母也没其他的意思。

    宗衡的父亲宗善心,祖母是见过好几次的,他便是个奇思妙想,胆大妄为之人。昭成年间的中秋夜,他在自家屋顶,找了十几个奴仆,点了一个硕大的灯笼,里头放了几根大蜡烛,灯笼升天,飘到别家上空,只为博你姑姑一笑。

    可惜灯笼着火,掉落下来,闹得邻居家失火,殃及池鱼。城门令责怪他扰乱京城治安,他振振有词,说那是昭武帝年轻的时候让众人点的孔明灯,寄托美好愿望,保佑心爱之人。失火而已,他将人都救出来了,赔钱修葺房屋,也算将功补过。

    宗茂林将宗善心打了一顿板子,过了一个礼拜,伤好了,又骑着马,守着柯府门口,等那梁嘉晚出门便去纠缠,是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小子。宗衡想必同他亲生爹娘有些相似,虽是皇亲国戚,也不能纵容。“杜太后见梁瓒点头,心中宽慰,这孩子,是个听话的。

    “方才问起你二弟,原以为,你是想送他一份大礼,将祖母的元霖赐予他。我想着宗善心纠缠殿下的姑姑梁嘉晚,当年也是闹得京都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他们的儿子,祖母当真不放心。如今,听你这么一说,那宗衡,虽然有些特别,终归是配不上元霖的,我便放心了。“杜太后欠了欠身,将眼神放到元霖身上。

    “啊?原来如此,祖母,竟然以为本王想将皇后安顿给宗衡?本王从未有过此种想法。婶婶的静宁宫,住得好好的,本王一定不去打扰。祖母说怎么安排,便怎么安排,只要婶婶能好好活着。“梁瓒赶紧解释。

    “是了,今日是沈小妃本月第三次自尽了,她每次都将我的元霖唤过去,让她做个见证。祖母的元霖是个老实的,被沈小妃逼急了,以为那沈小妃是在说她还有脸活着,一气之下,伤着自己。今日手腕上这伤,不是冲着你去的,是冲着自己去的,傻霖儿,以后再也不许这样了。这伤,估计得半个月才能好,真是遭了大罪。今日闵王这席话,你听着,记在心里。今日,你的事,母后替你了,你先去休息吧。“杜太后慈爱的看着皇后。

    “是,母后,殿下,我先回去了。”元霖让平安带着桑叶,退出去。

    “婶婶慢走。”梁瓒眼角余光瞥到元霖手上的丝巾,元霖肯定很疼吧。

    这梁曼的宫里,都是怎么了,我怎么会想到将元霖赐给宗衡呢,你们都正常点,好吗?

    “殿下,沈相,你是怎么想的?前一阵子,她可是打了你姑姑,还让她滑胎了。”杜太后想起柯将军一副要造反的样子在朝中叫嚣,心有余悸。

    “祖母,沈相积极奔走,拥戴之功,还等着我大张旗鼓的赏赐呢。我想,相位,还是得还给他。我姑姑,今日灞桥同她说了,让她多多包涵,这些委屈,她受得了。”梁瓒皱眉,沈肃杀一个皇帝是杀,杀两个,难道就会心软吗?

    何况,御前侍卫统领,是沈元鲁,那刀子太近,只隔了一个周全。

    “你姑姑不足为虑,十五年的委屈都受了,祖母想的是高谦。相位还给沈肃,怕是要冷了高御史的心了。瓒儿,那沈相来跟我要懿旨之前,高御史,就已经来过了。高谦的拥戴之功,却是主动的。不像那沈肃,被逼得走投无路,来威胁恐吓我杜氏。”杜太后善意的提醒梁瓒。

    “祖母,瓒儿这样想的,恢复左右丞相,不知是否可行?”梁瓒早就想好了,恢复梁欢时期的一朝两相制度,大昭本有先例,遵从即可。

    “嗯,沈肃为右相吧。”杜太后很满意梁瓒的安排,这孩子,果然在闵州做好了功课才来见我。

    “御林军统领,先不动,副统领,本王想换成自己人。一来,安全起见,二来,也不能得罪沈肃。祖母,您没有意见吧?”梁瓒温柔的看着祖母,就像看着亲奶奶。

    “那是自然,明日,让来和将殿下的旨意送过来,祖母给你盖章。”杜太后满口答应。

    “是,孙儿谢过祖母。”梁瓒大喜,沈元鲁带一半人,周全带一半人,他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