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碧

第八章 请喝一杯茶

    这次唐柳出门坐了马车。

    普普通通的马普普通通的车,乌黑的车身没有挂任何装饰,车夫甚至都没有穿黑衣,也是普普通通车夫的样子。

    但马车平稳而结实,内部宽敞舒适,温暖的炭炉柔软的垫子,陈娇还摆好了点心。

    马车出东门沿着河岸走。河水冰封,积雪的路上初时还有数道车辙,渐行渐远渐渐便只有她们这一辆车留下的两道辙痕。路旁高大的桦树,叶子早已落得精光,树枝在碧蓝的天空中勾画出虬劲的线条。

    “天真蓝。”

    陈娇掀起一角车帘探头望了望,又缩回来。

    “小姐,树林中有人呢。”

    “施大人住的地方,哪里是让人随意接近的。”唐柳淡淡道。

    “一、二、三、四……小姐,我们经过了五道暗哨。”

    但一路无声,并没有任何人现身查验她们的马车。

    马车停在一道石桥前。

    河水在这里蜿蜒分出一条支流。河对岸有一座宅邸掩映在林木之间。

    “你们在这里等我,我自己过去。”唐柳下了马车。

    她今天只穿了暗色丝绵袍子,裹着一件普普通通的灰鼠披风,踩着积雪慢慢走过石桥。

    过桥之后,踏雪前行,穿过一片梅林,路的尽头就看到了院门。

    这座宅邸并不很大,灰墙黑瓦,褪色的朱漆大门紧闭着。

    唐柳走上前叩响门环。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答应着:“谁啊?”

    宅门开了半扇,一位老人探出头看着唐柳。

    “绣衣阁唐柳,特来拜访施大人。”唐柳摊开手掌,掌心躺着一枚墨玉令牌,正是昨日来自皇帝的赠予。

    那老人眼中精光一闪而没,再没有多问一句,垂首开门:“请随我来。”

    庭院中一棵苍松如盖,枝头白雪皑皑,不时簌簌落下。

    穿过石头小路,走进厅堂,唐柳闻到熟悉的腊梅香。

    她不由得微微一笑。

    这位施大人难道和自己有着同样的喜好?

    她当然早已经知晓关于施引的许多事。老人已逾七旬,夫人已经于多年前去世,膝下无子,如今只和一个老仆居住在城外,闭门谢客,不与人往来。

    所以蜡梅肯定是老大人自己喜欢的。

    “请在这里等一等。”带路的老人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厅堂中里并不算冷,却也不能说有多暖和,但唐柳并不以为意,对老人点头致谢:“多谢冯老伯。”

    老人一怔,露出笑容:“没想到唐小姐连我这老朽都知道。您且稍等,大人很快就来了。”

    过了一会儿,冯老伯又回来了,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身后却并没有人。

    “唐小姐,请随我来。”

    唐柳也没有询问,起身跟着他走。

    冯老伯带着她穿过拱门回廊,来到一扇门前。

    “大人就在里面,你自进去吧。”冯老伯指了指那扇门,便退开了,不知去了哪里。

    唐柳轻轻叩门。

    “进来吧!”有人应答。

    唐柳推门而入。

    原来是一间工坊。

    窗边的桌案旁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施大人。”

    “坐。”施引指了指桌案旁另一把椅子。

    唐柳依言坐下,看到老人正在打磨一只杯子。

    “我年纪大了,眼睛不行了,趁着天光干点儿活计。”施引道。

    “您忙,我在一旁看着就好。”唐柳连忙说道。

    那是一只小巧的单耳莲花玉杯,薄薄的白玉花瓣环抱成一只杯子,莲梗成单耳,上面还有一条栩栩如生的小鲤鱼。

    冬日的暖阳从窗口探进来,白玉温润流光。

    “好美。”唐柳忍不住赞叹。

    施引没有抬头,手中也不停,“美玉难得,也要琢磨得当,才能让它得其所。”

    唐柳想了想,问道:“若不得其所呢?玉也还是玉啊?”

    “那与一块石头又有何异?”施引举起玉杯,迎着天光细细看着。

    “这块白玉无瑕,难得的材料,我总希望完美之物不要被折损辱没,所以不舍假他人之手,这也是一种贪心啊。”

    “我听说,您最近有个学徒了,他若能学到几分您的技艺,也能帮帮您的忙啊。”唐柳道。

    “你是说小周?这孩子的确不错,就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现在还没来。”施引抬起头,“你可知道吗?”

    唐柳坐直了身子,看着施引:“大人,我知道。”

    她却并没有说小周在哪里,而是话锋一转:“昨天荣国公的小儿子江尧被刺死于大理寺前街,小周当时在场。”

    施引放下玉杯,沉默地看着唐柳。

    良久。

    “也许是时候,换个人来试试手。”施引将手中玉杯推到唐柳面前,从桌案之旁一个小小炭炉上拎起铜壶。

    粗茶褐红的水色落在白玉杯中。

    施引伸手拈起杯子,随意泼掉,又倒满。

    “请你喝杯茶。”

    唐柳伸手端起玉杯,一饮而尽。

    施引看着她:“玉琢磨而成器,打碎了便连石头都不是了。”

    唐柳站起身恭敬行礼:“大人,我今日来是为谢你为我雕琢玉牌,现在喝了这杯茶,自是更懂您惜玉之心。”

    施引笑了:“那这玉杯也送予你吧。”

    他站起身,缓步走出工坊的门,逆光里,唐柳发现施引的身形比自己想的还要高大些。

    “多谢!”唐柳扬声道。

    “我只是一个匠人,识玉胜过识人。”施引停住脚步,“我却知道若隐若现,半明半昧,疑幻疑真,如半脱胎的玉,方是最好时候。”

    说完,他也没有回头,不疾不徐地走了。

    唐柳却也没急着走,又坐了下来。茶炉上水声咕嘟,她又居然又拎起铜壶给自己倒上一杯,一个人坐在满是水凳石料木案的工坊里品起茶来。

    粗茶并不甘醇。

    四周无声,冯老伯都不见影子。

    唐柳静静地坐着,喝了三杯茶之后,将玉杯擦干,真的收进自己怀中,顺着来路走到大门口。

    冯老伯不知何时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冯老伯,我走啦!”唐柳笑嘻嘻地先开口。

    冯老伯也笑了:“唐小姐慢走。喜欢我们的茶,以后便常来坐坐。”

    唐柳笑道:“好说,那下次我来吃饭。”

    冯老伯闻言一拍脑门:“哎呀这都快晌午了,看我糊涂的。”

    唐柳哈哈一笑,出门前却看了看一碧如洗的天空,忽然道:“接下来恐怕又有风雪,冯老伯和施大人也多加保重。”

    冯老伯眉目低垂,应了声是。

    唐柳迈步出门。

    宅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