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君卿

第十四章 所求

    后宫这一番算计,所引起朝廷上的事情,幕知意并不在知晓,前几日的高烧才刚刚褪去,身体并没有完全的恢复,心中焦虑自己的母妃被算计的事情,才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现在事情解决了,疲倦的感觉顿时袭来,还没有撑着回到芷云宫,幕知意身体就已经摇摇欲坠了,还好身边的白鸢看出了幕知意的不对劲,急忙扶住。

    “公主,奴婢这就去叫太医,”白鸢担忧地状态不佳的幕知意,就准备让身边的人去传唤太医。

    “不用,先扶我回去,不要让人看出不对劲来”,刚刚请安回来的妃嫔们还没有走远。

    “公主,可是您的身体”?

    “无大碍,听我的”,幕知意拿出了自己作为主子的气势,沉着的语气不容置喙。

    在白鸢的搀扶下,幕知意一回到芷云宫,就再也坚持不住,本来娇红的脸颊现在惨白一片,额头不停地冒着虚汗,轻微地叫着冷。

    白鸢在幕知意的身上放了好几床被子,希望这样可以帮助幕知意减轻一些冷意,看到自家的公主这样难受,她很想去告知秦贵妃传召太医过来看看,可是又不敢违抗幕知意的意愿。

    今日的幕知意成熟稳重,进退有度,加上她向来听自家公主的,所以只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幕知意的难受。

    折腾了许久,幕知意这才安静下来,白鸢细心了擦了擦幕知意的额头,没有之前那么烫了,这才放下心来,守在幕知意的身边。

    “唔”,苏醒过来的幕知意发出响声,守了一夜的白鸢立马反应过来,搀扶着幕知意做起来。

    “现在什么时辰了”?

    “辰时已经过了”。

    “扶我起来梳洗吧”。

    “公主,要不再躺会儿吧,时辰还早,你还病着呢”。

    幕知意摇了摇头,坚持起来,白鸢只好让守在宫外的宫女进来帮着幕知意梳洗。

    一夜的昏迷发烧,幕知意梦中前世和现在的记忆来回的穿梭,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现在好了之后,脑海清醒异常,仿佛整个大脑都处于放空之中。

    两个小宫女将幕知意昨夜汗水打湿的被罩换下来拿去洗,另外几个宫女从外面提来热水倒进净屋的浴池中,撒上花瓣,这才退出去。

    幕知意缓缓的褪下身上难闻的衣服,一双皎洁的玉足缓缓踏进浴池,修长的秀发披在肩后,姣好的身姿缓缓漫入水中,两个伺候的宫女轻轻敲打起幕知意的玉肩。

    从浴池出来,早就等候在外面的夏竹带着四五个宫女将架上新的公主府拿过来,轻柔的给幕知意穿上,复杂的花纹按照流云的方式缀以华贵的金线,蚕丝的白娟修整,量体而裁编织,配上绫罗的走绣,使人见之忘俗。

    自有两个嬷嬷将幕知意的头发盘绕起来,翠玉的簪子扣上,流纹的步摇挂起,花样的坠子头面放上,天生丽质的面容再配上相得益彰的装饰,仙姿卓卓,小小年纪就已经出落的窈窕,再过几年,怕是无人可与之比拟。

    幕知意刚梳洗完毕,准备叫夏竹摆上早膳,禅宁宫那边就来人传唤,说是太后召见。

    “嬷嬷,太后娘娘这次叫公主所谓何事啊,可否为奴婢透露一下,也好早做准备,避免惹恼了太后娘娘”,过来通传的因为幕知意正在洗漱,所以并没有没有直接见到幕知意,而是在外殿候着。白鸢负责作陪。

    太后虽然一直都很宠爱幕知意,可是幕知意以前很少去禅宁宫,几乎都是重要的日子才会过去一二。太后也知道幕知意的性子,并没有强求,今日亲自来叫幕知意很是少见。

    “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娘娘觉得昨日有些委屈了长公主,今日让长公主过去谈谈心,”禅宁宫的嬷嬷见着芷云宫的宫女也是知趣的,对自己也是很恭敬,这才多嘴了几下。

    幕知意恭敬的行了一个正正的宫礼,这才说到,“让嬷嬷久等了,我们这就起身吧”,对于太后身边的这些老人,幕知意很是尊敬,前世太后离世的时候,她身边的这些嬷嬷都选择了殉葬,愿意一直陪在自己太后身边,她们本可以被放出宫去,过自己的安闲日子的。

    “公主折煞我们了,我们只是这后宫中的一些没用的老骨头人,耽不起公主大礼”,嬷嬷见幕知意如此的知有礼,对自己这样一个老宫女很尊敬,很是满意。

    “嬷嬷尽心伺候皇奶奶,这礼是该受的,还请嬷嬷带路,莫让皇奶奶等久了”,幕知意乖巧懂事的样子,俘获了嬷嬷的认可,一路上嬷嬷也是将太后的喜好说了一干二净,还害怕幕知意记不住,多提了几次。

    “哎呀,哀家的乖皇孙来了,快到哀家这儿来,”刚到门口,皇太后温和慈祥的声音就想起。

    “可曾用了早膳”?

    “用了,可是到了皇奶奶这儿,又饿了”,幕知意扬起讨好的笑容说到。

    “正好,哀家让人准备了不少菜,有些应该符合你的胃口,陪我一起用膳可好”?

    “还是皇奶奶最好了”,幕知意看到太后旁边桌上摆的好几样菜品,都是自己爱吃的,自己这个皇奶奶对自己这个孙女儿很是上心。

    一顿早膳,吃的其乐融融,太后这边的膳食虽然清淡不少,做得却要远比其他宫的膳食要精细不少,味道也不是其他宫的御厨可以比拟的。

    待到下人将膳食撤下去,两位小宫女递上了香茗。

    品了一口微甘涩的茶,太后这才叹息了一句,“晋阳啊,哀家知道,昨天有些委屈你们母女二人了,惩治一个皇后简单,但是之后会有很多的麻烦产生,哀家不得不为大魏考虑”。

    “皇奶奶,知意不委屈,本来就是知意犯错了,要不是有皇奶奶的话,我的母妃有可能还会受罚,还要感谢皇奶奶袒护知意的错”。幕知意淡粉的嘴唇抿了一口茶,细眉俏雅的说到。

    “你啊,皇后是个死心眼,见不得别人好,哀家会给你一个交代,你说说,想要什么,哀家答应你”,太后还是觉得有些亏欠幕知意,毕竟女子的清白名声差点被太后毁了。

    “真的么?皇奶奶,这可是你说的,不可以反悔”,幕知意心中还在想着要怎样进入提前进入云台山呢,她要做很多事前,都无法避开云台山这个地方,前世自己也是在及笄之后,偷偷跑上云台山的,这次可以明正言顺的去云台山可以说解决不少麻烦。

    而太后正好有这个权利让她进入云台山,只要太后同意,自己的母妃和父皇一定不会强加阻拦。

    云台山的山长还是自己皇奶奶的亲哥哥,前世自己偷偷跑到云台山,隐姓埋名的成为云台山的弟子,后来自己被父皇接回皇宫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个仙风道骨的山长,居然还是自己皇奶奶的亲哥哥。

    幕知意欢欣喜悦的样子让太后也开心不少,“说吧,只要不是太过分”。

    “皇奶奶,那我可说了,你不能反悔”,不放心的幕知意还可以强调了一下。

    “你把皇奶奶当什么人了,说出去的怎么可能反悔”,太后佯装生气的样子,太后也很是好奇自己这个大孙女提什么样的要求,居然这样重视。

    “孩子么,喜欢的无外乎稀奇玩意和好吃的”,太后是这样想的。

    “皇奶奶,我想去云台山”,幕知意收起笑容,庄重的说到。

    “云台山”?太后也很是惊讶,幕知意居然是想要去云台山。

    虽然云台山在大魏很出名,大魏建国有十七个宰相,六个出自云台山,其他能人更是不在少数,不少的世家为了教育下一代,都选择将子弟送到云台山去。

    这些都很出色,可是对于皇家的公主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再去云台山学习,皇家有自己培养的太学府。

    云台山曾是一些隐士寻仙问道的地方,地势险要,山川奇险,风景优美,如同仙家福地,这样的地方并不值得人人趋之若鹜,云台山真正让世人热衷的是,百年前失意儒生宋方逑来到此地,经过一番查探,发现这是一方修生养性的好地方。

    就此落地生根,开创了云台山学派,加之这个地方道学昌盛,宋方逑便依靠自己的学识感悟,融合儒道两派,发愤著书,自成一宗,兼容并包的风气和仙气滋养之地,让云台山一举成为当世最为鼎盛的学派。

    不少天赋妖孽之人被云台山收容发掘,学成之后下山建功立业,彻底打响了云台山的名声,云台山走出了大魏名垂千古的六位贤相,这些走出去的学子也不遗余力地扶持云台山,使得云台山的盛况经久不衰。

    “晋阳,你可想清楚了,云台山离盛京可是远得很啊,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出这么远的门呢”?太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反对幕知意的要求,这个要求对别人来说可能有些困难,可是对她来说却并不算什么。

    要是以前的幕知意提出这样的要求,太后想都不想就会拒绝,外出求学,自古就不是女子因该承当的,以前的幕知意又是一个单纯的。

    可是这两日来,幕知意的变化,让太后有些动摇了。

    “皇奶奶放心,知意已经长大了,知意想要出去长长见识,我是大魏的长公主,我享受了这么久大魏百姓的供养,也该是时候,为大魏的将来付出自己的努力”,幕知意放下手中的茶杯,跪在太后面前,满脸真诚的说到。

    幕知意的话落在太后耳中,振聋发聩,注视着眼前这个孙女的样子,仿佛和自己年幼的样子重叠了起来,一样的倔强,一样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节。

    “你想去就去吧,我给云台山的山长修书一封,想必看在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那个醉心学术的长兄会卖几分薄面”,对于幕知意的表现,太后是越来越满意,以前是宠溺,现在却是欣慰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