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北乡,归来也

    好在当下是万历朝,官员不齐、皇帝也没有事事都把在手里更没有那么严格执行的规章,无可无不可,得了杨应聘老大人的准许后刘陵还真的成功把万两白银支取了出来。假若这种事情放在万历前的任何一个皇帝手里或者把户部财政都从一年一核改为一日一核的“察察之君”崇祯手里,都是不可能的。

    支领出了银子也并非无人监管,比如责任心极强的杨鹤,杨大御史就全程监督这笔钱的使用。好在杨鹤还算清廉,户部看在杨应聘的脸面上也只克扣了一成。三千两银子购置了所用之物,至于工部,尚书都是空缺的,有了杨应聘的背书花了千两银子便得了准许。工匠却是不准挑剔的,最穷苦的兵匠选了百余人,又由刘陵一人发银十两便被告知要被发往边镇——由工部向边镇派出工匠倒是常事。被选中着唯有无不如丧考妣,有的选择带家人同往——假若他们知道是要去何处就不会这样选择了,有些则干脆将这“上路钱”留给家人,自己孤身前往。民间工匠比于官府的工匠要难招许多,毕竟若是不在匠籍不能随意发配,若要强征需要朝堂旨意。刘陵连哄带骗,编出了给锦衣卫制械的谎言都因为百姓畏惧官府反悔进去便如卖身没有招到多少。最后还是杨鹤出马,使了些刘陵的银子找了些承天府的吏目硬是查出了不少使手段从官府匠籍中脱身的工匠,半是强迫下一人十两银子将这些各行各业的人才发往了刘陵处。杨鹤为刘陵“操劳”如此自然是得了些好处的,现银和刘陵做主的吃喝玩乐好处不下千两。杨鹤虽然进言刚直也心怀忠义,但却非杨涟般一根筋,很识变通,也很认好处——前提是不违本心。

    末了,却是漕工最好招。虽然没到大量灾民涌入,大量漕工甚至因为拉不到活饿死的时候,但这些漕工大半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来此贩卖力气却是很难活好。刘陵交给陈庭去沧州招工的要求也很简单——身体健全无恶疾,不信罗教白莲等邪教,不要各种漕帮的头目和打手——这时还没有形成运河藏兵百万的统一漕帮而是小帮林立。陈庭办事很是得力,八百两银子就从混的最差的漕工中招了千人,其中百十人还带着家人刘陵也一概接纳。问及陈庭招兵时所用理由时,陈庭笑着答道:“登州道招兵”。刘陵先是一愣,后也笑了起来,“你倒是把我忽悠人的本领学得有模有样。”原来大明北方海域基本都属登州道,陈庭此话虽未说谎,却“坑害”这些漕工不浅。

    转眼间诸项事务均已解决,武将的告身也已经下来,从此以后便要遵守武将不得擅离信地的规矩了来京不便。交游中,刘陵没有结交到新的官员,反倒是结交到了一个后世颇具骂名如今身为进士在京游宦的人——阮大铖。阮大铖家境殷实,他如今也是新承家主之位,而阮家在商贾中一向颇有影响力。刘陵看上了阮大铖能帮助他构建由库页岛向内地的商路,将岛上的高价值物品卖出换回必需品;阮大铖固然知道东珠、毛皮(此刻除刘陵还无人知晓岛上黄金紫金矿产)贸易的巨大利润,但他真正结交刘陵的原因还是为了结交杨鹤这位东林前辈,此外也不无来蹭刘陵如今因对后金战绩获得的声誉的原因。来京第七日,也是留京最后一日,刘陵用剩下的两百多两银子宴请杨鹤、阮大铖,也请跟自己来京的锦衣卫手下另列一席。其中海波,那个萨尔浒大战中被吓尿裤子的小锦衣卫最终决定了退出,剩下人在刘陵极力拉拢、答应用岛上日后产出付给比锦衣卫高一倍俸禄的条件下和镇抚司传来的希望让他们留下风声的压力下,都最终选择了继续追随刘陵到苦叶岛上担任卫所指挥。这一宴,既为了交好杨鹤、阮大铖,也为了报答追随自己的锦衣卫成员,海波也在列,只是一直低着头,有些愧赧的样子没有和其他前锦衣卫成员说话。

    桌上酒都是陈酿精品,菜也是山珍海味,一方面是钱到位了,另一方面也是酒楼老板不敢糊弄杨鹤这位御史大人。刘陵先举起酒杯,敬向杨鹤,又敬阮大铖,口中必溢美之词,先祝杨鹤报国志向得成才华尽展,又祝阮大铖仕途顺利,又祝大明国势昌隆皇帝万寿无疆。话语滴水不漏间迎合两位当朝进士,在这个文贵武贱的时代能得两位进士不嫌弃同列酒席已经是万分赏脸,更不要说杨鹤身居高位还帮助他许多。酒过三巡,刘陵自称逐渐变成了小弟——既合乎身份贵贱也合乎年龄,毕竟刘陵才刚过二十。三人从辽事到朝政逐渐无事不言,两位进士大人对朝政的评论也越发深入,宴会的主角自然始终是杨鹤,无论刘陵还是阮大铖都要巴结的对象。说来杨鹤倒是于自己性格相合,并非一味刚直,却有道德底线,并非不择手段之人。至于阮大铖,贪图权势,但在私交上也是急公好义之人。

    很快宴会将散,刘陵却将一个纸条塞给了阮大铖。纸条所言大抵未来或有权阉兴,及使形势不对不可全盘托付于之,如有未来圣主拨乱一定要积极倒阉。纸条中还格外单独写了一个名字,左光斗。其中所述不甚明确,大概意思却能让阮大铖看懂。至于原因,只有托于神鬼图谶了。当下他自然会疑惑甚至嘲笑于纸条所言,但将来若是能助其一臂之力,定能让他成为刘陵一大助力。

    末了,刘陵、跟随他的前锦衣卫成员、押运监察的杨鹤、四百匠人一千运河纤夫及他们的家人,五十万石的军粮,种子器械等都上了朝廷派来运送的三艘大福船,万历爷后来慷慨批示的其中两艘在运完后直接交给苦叶卫以为运兵之用。一行人共同驶向遥远的北方,那个已经被刘陵和手下将士当做半个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