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决于庙堂(下)

    与太和殿大朝的鼓乐喧天不同,刘陵初到时乾清宫前只有数名值守的龙骧卫兵士,其后到达的也只有首辅方从哲、兵部尚书杨应聘、吏部尚书郑继之、御史杨鹤数人而已。人到齐后,很快便由大太监陈矩带入宫中。仪式虽简,场面虽小但在万历朝,谁都知道这才是帝国的枢要、国家大事真正决定的地方。

    方从哲具于最前,刘陵跟在末尾,一行人向幕后见礼——对于万历来说,上一次礼仪性的早朝已经算很勤政了,再上午朝更是难堪的负担。更何况万历帝此时身体确实已经不怎么硬朗了,这一点只要是个朝官都十分清楚,只是大家都在做自己的布置而心照不宣罢了。

    如往常一样,由首辅主持内朝。内朝首先处理的是最重要的自然是辽东战事和关于熊庭弼的奏疏,刘陵自知这等军国大事在这看似宽松实则森严的内朝轮不到自己发言,便只是在后眼观鼻鼻观心默默不言。其后处理的是大明各地水旱灾情和西北“贼寇”,几位大员说得云淡风轻,刘陵却深知频繁的水旱灾害和沉重压迫下的流民起义和溃兵落寇已经在敲响大明的丧钟。虽刘陵只处繁华京师,万历末年甚至乞丐都不甚多也没有粪便遍地排吴淤塞的景象,但听小民抱怨粟子小麦价格的上涨已经让刘陵感受到了危机感。再处朝堂听此时政,更让刘陵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结合后世历史和当下明庭轻视的态度,刘陵不禁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感慨。

    一项项政事在诸重臣达成一致后,都由陈矩将皇帝的批示:“可”传回,随着最后一项议程完成所有人的目光射向了刘陵。就在这时,突然陈矩手捧两卷奏折走出,“陛下想让你们看看这个”,说完还有意看了一眼刘陵,刘陵不禁心中一紧。如果是看奏折前刘陵还心存一分侥幸,看完后便知火已上身。这正是两份向他问罪的奏疏,之所以不用弹劾,是因两位官阶都比刘陵高而且都不止是要让刘陵丢官而是要他的姓命。

    一份说的很直白,言称他所得头颅都是大军拼命厮杀所斩杀的,只是让刘陵侥幸所窃夺冒功,又用以欺君,正是田尔耕的问罪折。另一份则隐晦说的刘陵手下根本没有所谓整合的军士,所有战功、传奇的经历、乃至留守孤岛的将士、进贡的女真都是虚构的用来邀功取赏的罢了。有甚者,还在影射这一切都是刘陵和后金勾结的一个巨大的阴谋,并援引决事比例,暗示应诛杀刘陵九族。全篇辞藻华丽,想象力更是丰富无比,至少可以和后世阴谋论者比肩,看其署名更是让刘陵吐血三升——明末最大的佞臣之一姚宗文。此人先后毁谤熊廷弼、袁崇焕并在赶孙承宗下台过程中起了不小作用,可以说明末辽东三杰,乃至让他祸害了个遍。并且多次辽东大败如丢失辽沈等背后都有他的关键因素,偏偏这位大人十分擅长钻营从户科给事中一路升到了左都御史,每次大败他都能趁机捞上一笔。若不是后来多疑的崇祯采取重典驭下之策严查下给他揪出,他还不知道能为满清入关大业做出多少贡献。

    眼下却不是愤慨的时候,刘陵若是此时敢反控这二位大人怕是今日午门外便能加个塞给他办了。刘陵当下把从朝鲜使臣金尚贤处学来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活学活用,末了提出若朝庭有疑自可遣御史往查有无军众,弱无甘受汤钺、此外还将岛上抄录的在岛士兵和阵亡士兵名单双手举过头,用感人的声调请求给这些大明英雄家中发下抚恤或者军饷、给岛上将士运去粮食这样自己死而无憾。假若两位佞臣在场指这份名单是后金给的,而请求御史上岛更是诱杀御史或许还真可以让刘陵辩无可辩,好在他们不在。在场的诸位大臣看来是信了的,几息后,幕后传来了万历爷的声音:“尔之言,朕便信了,兵部尚书和杨给事中可提早便在保你。派御史巡苦叶倒是有几分可用处,便着杨鹤去吧,正为天使昭我天朝威德于努尔干都司。立卫、抚恤事便由杨兵部协理,所耗钱粮记于出帑振辽之五十万两之内。尔便专作那卫指挥使吧,字尔言。”万历皇帝的话语中不乏敲打自己交结朝廷高官之事,乃至于为自己定下来软军令状。而且若事实经刚直的杨鹤查证于自己所言不符的话,等待自己的自然是人头落地,钱粮自然也不会丢在岛上。但总归,万历身为皇帝召见了自己一个小小准卫指挥使,更亲自准允了对自己的支持,也足见辽东大败后万历兴复之心多么迫切对自己多么宽容。万历虽不勤政,施政上有些随性,争国本、立福番这个帝国的大吸血鬼上也做错了不少,但到底是一代雄主,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明。

    经朝堂之决,刘陵心中重担放下了大半,但来京事情毕竟还没办完,甚至最重要的“套现”部分仍未实现。很快刘陵换了一个地方又拜倒在地,正是兵部大堂。“老夫带兵多年,岂能不知将士亡故后家人生活没有着落之苦楚。但内帑发银抚恤兵饷便有这些,又怎可你部便得多他部便少?便是这些将士着实表现非凡,士伍折损抚恤并尚存者军饷合万两并发士伍家中并告以其情,已可以说是老夫这么多年来仅有的了。”“岛上立军,只能按照卫所农兵计,最多因其边远且担负抚恤女真部族负担免其租税,此后自无军饷。至于这次斩首三千,赏银核万五千两,老夫自去找王户部(王德完)说项。小子,老夫边事一生,临了了,助你一把,莫让老夫失望。”杨应聘能做到如此有多难刘陵自知,能得此恩,又受国恩,虽非身荣华富贵但此信任难得。回想起穿越前人情种种,刘陵也不禁酸了鼻头,说来奇怪,刘陵不觉自来此世不由得便常以这个时代人的角度思考。此般后刘陵反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只唯唯连声。

    正当杨应聘转身欲回后堂时,刘陵忽又再拜请:“请允支赏银万两,购置耕牛、种子、百工器械,并请民间工匠、医匠与工部所属制兵匠。杨应聘没有回身,只回过一个“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