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四时生息

    过完春节,很快苦叶卫又开始了紧张的操练。农历二月,先是海上冰层融化又是陆上积雪逐渐化开。北国春日已至,因冬季耽搁的事务自然要提上日程。

    划属第三战兵营,也就是张立万部的五百士兵登上了一艘福船驶往了努尔干的临时港口,另一艘福船上则是粮食、各类器械和当下几乎所有的火药。

    火热的开荒也随着化冻开始,战兵以司(百人队)为单位,配发耕牛种子和其他农用器械,每司在库叶岛南部相对优质的土地上开荒千亩,至于张立万部,自然在努尔干区域开垦。开荒之地为公田,但分给士兵耕种,每人领受十亩。当下只能由兵士自行耕种,日后若人口有补充则可以让战兵完全从耕作中解放出来,将田土划给农兵及家属耕种。刘陵立规,所有田土收两成为租税,其余归属耕作者。若日后由农兵代耕,再出一成归其所属战兵。

    另一面,准备贸易之物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赵英部继续全岛捕猎高价值野兽,取皮毛乃至熊鞭、胡鞭等,野参也在其搜寻范围内;以粮食交换岛上女真部落捕捞的东珠,所有外贸渠道在刘陵手上,自然能得相当大的差价利润;宣教队、一些工匠领两个女真千总队进山,在金沙溪淘洗金沙,勘探挖掘山中珍贵的紫金。一般的金沙由金匠熔炼成为标准纯度的金条,直接用作对外支付的货币,紫金则由挑选的技艺过关的工匠制成几种饰品并雕刻上精细的花纹。这些紫金当前刘陵不准备直接拿来与阮大铖来岛船队交易,而是留日后去大明腹地经营之用。至于白银,虽然发现了几处储量和纯度一般的银矿,但不值得将当下岛上稀缺的人力投入。

    同时为满足岛上精盐需求,在这阳光并不十分充足的岛上刘陵选择了让五十名相关工匠煮海为盐。产量不甚高,但大概是够岛上之用,还可以到女真部落换些鱼来腌制咸鱼。

    三月,中原的暮春,岛上春耕正忙时一片片帆影出现在了海平面上。刘陵亲往码头迎接,当先下船的是一名皮肤黝黑、一头皱纹的老头,其名钱幕,是阮氏家族的跑海商队之长,早先于刘陵在北京见过。

    “钱兄不辞辛苦万里而来,刘某感激不尽。”刘陵说着迎上来。

    “小人不过是阮氏一家奴尔,怎敢与主家家长之兄弟以此相称!”

    刘陵只是笑笑,问道:“在京时所托的货物可曾带来?”

    “族长对此嘱托颇多,小人自然不敢懈怠,还请指挥使大人上船亲察。”

    见满船的棉花、简单的家具、一些精铁锭、一些丝绸布、碗、碟、军用水壶、衣物、做好的棉被、粮食、各色油漆、现银锭……当初刘陵所托几乎全部齐全,甚至……还有五十多名满脸惊恐、经过航程折腾显得有些憔悴的扬州瘦马,当是从培养处买下的。刘陵稍一惊讶,也便明白了什么意思。既然来了,自然不会送回去,但刘陵也不可能允许营妓这等出现,而是要让有功的兵将能够在此成家。至于形式,自然是择相应的有功将士,与这些扬州瘦马相亲。这种形势在当下若放在中原有些惊世骇俗,但放在这岛上却是顺理成章。

    刘陵满脸笑容,“你带来的我十分满意,接下来也来看看这些我们岛上的特产吧。”首先被抬来的是整整两箱东珠,一箱上品令一箱中虽不那么硕大、圆润和光泽也称不上次品,看得钱幕惊讶的合不拢嘴。随后抬来的是十多箱毛皮、其他动物身上的珍贵部位和一些年份不是很高的人参——高年份的人参自然是要后日送礼之用。看到鹿茸还好,当看到整箱的熊鞭、虎鞭时钱幕的嘴都有些抽搐。最后被抬上来的则是一整箱金条,为展示之,刘陵还刻意让兵士搅动一番。这看得见多识广的钱幕都合不拢嘴。

    “大人是主家的友人,我自不能诓骗。就大人这些货物而言,即使我把这十船货物、瘦马、现银全部交付也抵不得大人这些物品的价值。毕竟小人的船小,这次装的还多是些不值钱的粗笨物件。”

    “既与阮家做生意,看在与阮大铖交情上也不会斤斤计较这些的。若这次多赚些,便多买几条船,下次多运些货来换。还是要些实用的货物,这些是清单,莫为了不让我卫吃亏便运些不实用的细软来。这其中土豆和地瓜务必多搞些种子来。”刘陵又小声道:“若能拐些造船匠来,更是好事,瘦马——若船鱿鱼也可带些来。”

    转眼数月农事忙,到了秋收的季节——岛上气候严寒自然无夏收一说。这数月间,苦叶卫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刘陵和火器工匠共同商议下研发出了一种新式火铳,定名为神机铳。该铳与崇祯后期的燧发鲁密铳颇有相似处,但也存在不同。神机铳枪管长达六尺由于,相当于后世一点七米,分双层铳管。内径约后世十毫米,在这个时代明军三眼铳等口径普遍在三十毫米以上,只有鲁米铳口径于之相当。内管由单根精铁棍由水力带动钻孔完成,为了便于制造,直接完全钻穿而不保留不钻穿的部分。外管则由烧红的熟铁锻打成薄片,直接卷于内管上后淬火。此外,其与其他明军火铳都不同的是整个枪管不分段制造再焊接,最大程度保证了枪管强度、枪管内径的光滑和重量最小化。采用这种工艺后,整个神级铳枪管径才相当于明军常用火铳口径。而明军常用鸟铳由于做工不精、工艺落后多气泡加上怕炸膛常枪管壁厚有甚于其粗大的口径。整枪管虽然长度两倍于明军制式火铳,重量却轻于旧式火铳。在枪击设计上,神机铳根据刘陵对于历史上燧发鲁密铳的工艺制造,只是优化了燧石打燃,让火星更能深入枪机。至于其木制枪托和扳机构造,刘陵则参考了现代步枪。其弹头设计上,为了保障其飞行稳定性和破甲性能,刘陵采纳了一名叫做苏木的工匠的建议,设计类似后世手枪弹头。这名出自工部的工匠不但提出了意见,还制作出了能快速浇注铁水铸造这种标准子弹的模具。刘陵与其交谈一番,发现其对火铳的制作颇具独特的见解且有些组织才能,便任命他为火器工匠的长官。在考察火药坊时,刘陵则找到了一名祖上在戚家军中制造颗粒火药和火药纸包的工匠,狄明。在刘陵的鼓励下,他甚至鼓起勇气提出了自己的一种构想:“颗粒药包虽好,总需用牙咬开倒入还要单独倒引药。我想在纸包底直接加入易燃的引药,在上面压上颗粒火药,配上新设计的枪机枪管当可直接射出子弹。刘陵也觉得眼前一亮,便让他在首支抢造好后便试试,在一旬日后刘陵便接到了成功的喜讯。

    当下无论是神机铳,一体化药包还是新式枪弹均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最近一月,神机铳更是实现了旬产百支以上,很快就能换装所有火铳兵。新式火铳最大射程略超过了鲁密铳,达到了三百步,破甲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七十步,即使面对拿来实验的建虏三层重甲也能实现五十步破甲,比建虏的三棱破甲重箭的破甲射程还要远十步。

    其余如多种冷兵器的制造,内衬棉甲的普及自然顺利进行,在刘陵构想的棱甲和骑兵重甲、武器上也有了突破,只是还未制作出完整的样品。

    在船只制造上,以造船工匠为基础吸纳了一些女真人和一些因为女真汉语水平提高而多余的原宣教员组建了基本的造船队伍。有了一定技艺的训练和磨合,此时正有七艘苍山船在建,到了春天再来时想来就可以投入使用。待积攒下足够的造船经验和用木,造船速度还可以进一步加快。

    除此以外,最振奋人心的事情有四。一者,在四月,刘陵举行了大明第一次相亲仪式,选出的五十名战斗英雄与五十名自小受训如何为人妻妾的扬州瘦马结成连理。其中就有当日张峰口中的王哥,因为当初北上时先后斩杀六名建虏被评功,不但成了小旗长,还有了半辈子没有娶上的娇美新婚妻子。这等场合虽为了当事人感受未让全军现场观看,但仅仅是听闻便让一众光棍明军热血沸腾。

    二者,在秋日来临时,阮大铖的船队在钱幕的带领下再次到来。这一次,足足来了二十多艘海船。钱幕用上次贸易的全部盈利购置了七条海船,阮大铖听闻后则又掏钱购置了六条船还采买了大量的实用货物、煤炭和土豆地瓜,还顺船带来了两百名匠人。这一遭再次极大的改善了岛上的生活,人人都住上了家具齐全的瓦房,衙署群也逐渐扩建,苦叶卫的建设再次加速。“阮大铖这个朋友真的不白交”刘陵都禁不住感叹道。

    三者,虽然长白山的女真部落如历史上一样被后金征服,但张立万却成功稳定了对努尔干区域几个女真小部的控制,还用一边粮食拉拢一边武力威胁的方式确立了苦叶卫对三江平原的统治。

    四者,自然是今年的大丰收。尽管南边的大明受灾颇多,苦叶卫却取得了一次令所有人满意的收获。亩产二百斤虽然不算多,但放在这极北之地已经相当不错,加上接近两万亩的种植面积相当可观。加上刘陵发放军粮作为军饷,现在粮食有余的军户已经可以用多余的粮食去换些捕猎队上缴的肉类和贸易带来的丝绸、佐料改善生活了。秋收后,刘陵还开放了银粮互换,允许了商品贸易的出现,只是还未允许商户和中间商的出现。在此刺激下,苦叶卫越加繁荣。

    这一年的祥和和繁荣,离不开熊总督在辽东挽狂澜于既倒,重整辽东军备和后金形成对峙之势。也得益于万历的病重乃至驾崩后朝堂的混乱,根本没有人再想到要这个小小的北方卫所出兵辽东。

    但刘陵深切知晓,这一切平静,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平静,是辽东最后的稳定,也将是苦叶卫不直接面对后金兵锋的最后的日子。

    狂风暴雨,就要在来年,公元1621年,天启元年,到来。

    (本卷完)